高中物理奥赛之热学—3.5典型例题分析

上传人:Evi****ep 文档编号:121246702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奥赛之热学—3.5典型例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奥赛之热学—3.5典型例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奥赛之热学—3.5典型例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奥赛之热学—3.5典型例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奥赛之热学—3.5典型例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奥赛之热学—3.5典型例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奥赛之热学—3.5典型例题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精品教案学案35典型例题分析AB薄膜d图3-5-1例1、绷紧的肥皂薄膜有两个平行的边界,线AB将薄膜分隔成两部分(如图3-5-1)。为了演示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刺破左边的膜,线AB受到表面张力作用被拉紧,试求此时线的张力。两平行边之间的距离为d,线AB的长度为l(ld/2),肥皂液的表面张力系数为。解:刺破左边的膜以后,线会在右边膜的作用下形状相应发生变化(两侧都有膜时,线的形状不确定),不难推测,在ld/2的情况下,线会形成长度为ABTTCD图3-5-2的两条直线段和半径为d/2的半圆,如图3-5-2所示。线在C、D两处的拉力及各处都垂直于该弧线的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显

2、然式中为在弧线上任取一小段所受的表面张力,指各小段所受表面张力的合力,如图3-5-2所示,在弧线上取对称的两小段,长度均为r,与x轴的夹角均为方,显然而这两个力的合力必定沿x轴方向,(他们垂直x轴方向分力的合力为零),这样所以因此说明对本题要注意薄膜有上下两层表面层,都会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例2、在水平放置的平玻璃板上倒一些水银,由于重力和表面张力的影响,水银近似呈圆饼形状(侧面向外凸出),过圆盘轴线的竖直截面如图3-5-3所示。为了计算方便,水银和玻璃的接触角可按180计算,已知水银密度,水银的表面张力系数。当圆饼的半径很大时,试估算厚度h的数值大约是多少(取一位有效数字)?图3-5-3分析

3、:取圆饼侧面处宽度为x,高为h的面元S,图3-5-3所示。由于重力而产生的水银对S侧压力F,由F作用使圆饼外凸。但是在水银与空气接触的表面层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水银表面有收缩到尽可能小的趋势。上下两层表面张力的合力的水平分量必与F反向,且大小相等。S两侧表面张力可认为等值反向的。解:由于090,有 例3、在连通器的两端吹出两个相同的球形肥皂泡A和B后,如图3-5-4,关闭活栓K,活栓和则依旧打开,两泡内的空气经管相通,两泡相对平衡。(1)若A泡和B泡的形状小于半球,试证明A泡和B泡之间的平衡是稳定的。若A泡和B泡的形状大于半球,试证明A泡和 KB图3-5-4图3-5-5B泡之间的平衡是不稳

4、定的。(2)若A泡和B泡的形状大于半球,设两管口的半径均为,A泡和B泡的半径均为。试问当A泡和B泡分别变化成何种形状时,两泡能再次达到平衡,设空气因压缩或膨胀所引起的密度变化可以忽略。分析:开始时,A泡B泡均小于半球,泡半径应大于管半径。若因扰动使A泡缩小,则泡半径增大,表面张力应减小,A泡内压强变小,这时B泡内气体过来补充,使A泡恢复扰动前的形状,重新达到平衡。对于A泡因扰动稍增大,或B泡因扰动稍增大或缩小的情形可作同样分析。若A、B泡形状相同,均大于半球。因扰动使A泡缩小,则泡半径变小,表面张力相应增加,A泡内压强变大,使气体从A泡到B泡,A泡缩小和B泡增大后,扰动将持续发展。总之,当A泡

5、和B泡的形状大于半球时,其间的平衡是不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当A泡缩小到半球形状时,即当时,A泡半径最小。若再收缩使形状小于半球时,A泡半径再度增大,根据上面的分析,A泡内的压强将再度下降。当A泡小于半球,B泡大于半球,而两者的半径相同时,两泡内的压强再次相同,这又是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解:(1)见上面的分析。(2)新的平衡状态为A泡小于半球,B泡大于半球,两者半径均为r,图3-5-5,有解得r=3.04cm例4、在相互平行的石墨晶格上,原子排成正六角形栅格,即“蜂窝结构”如图1-5-6(a)所示,平 图3-5-6面上原子间距为m,若石墨的密度为,求两层平面间的距离。(碳原子量为12)解:显然应

6、根据晶格模型进行研究,把晶格平面适当平移,使上下层原子正好对齐,这时原子系统可看成如图3-5-6(b)那样,每个原子属于6个不同晶胞,因此一个晶胞中12/6=2个原子,石墨中的原子数是个。晶胞数是上述原子数的一半,故一个晶胞的体积是晶胞的底面积是 说明在晶格模型的计算中,初学者往往把晶胞所包含的原子数搞错,误认为石墨晶胞包含了12个原子。这里的关键是要分析其中每一个原子是哪几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仅只能算其1/n个原子。例5、用圆柱形的杯子做“覆杯”实验,杯子的半径为R,高度为H,假定开始时杯内水未装满,盖上不发生形变的硬板后翻转放手,由于水的重力作用,硬板将略下降,在杯口和平板间形成凹的

7、薄水层,如图3-5-7所示。假定水对玻璃和平板都是完全浸润的,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纸板重为mg,大气压为,水的密度为,则为了保证“覆杯”实验成功,装水时,杯内所留的空气体积不得超过多少?dFOFR图3-5-7图3-5-8图3-5-9解:如图3-5-8表示板与杯口间水层的大致形状(为求清晰,图中比例已被夸大)。其中虚线表示整体轮廓,实线则划出其一小片分析其受力,图3-5-9则是俯视平面图。设内凹的薄水层深度为d,由于完全浸润,它就等于凹面的直径,所取出的水液面宽度为l,则它受力如下:f附着层水对凹面的表面张力,有上(杯沿)下(硬板)两个,其大小为,方向垂直于l水平向外。和划出部分相连的凹面其他部

8、分的水对该液面的作用力,方向沿圆周切线方向,大小为,两力合力大小为F液面内外压力差,其方向水平指向圆心,大小为(其中为大气压,p为内部水压强)。mg图3-5-10在受力平衡的条件下应有得 如果以硬板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3-5-10,平衡时有即 p是水内部的压强,它应等于杯内气体压强加上由水重所引起的压强,若杯内气体压强为,原来装水后空气层厚度为h,则 进行覆杯实验后,硬纸板是盖住杯口的,这时杯内气体压强就等于大气压即,体积,“覆杯”放手后,由于硬纸板受重力作用,板下移距离d(即前述水层厚度),使杯内气体体积变为,压强就变为,由玻意耳定律得 把代入可求得板重为mg时,水层最大厚度 由式可得将式代

9、入即可得到极限情况下杯内原来的空气柱厚度,因式子过繁,就不将d值代入了。说明当杯子倒转放手后,如果杯内装满水而无空气,则大气对平板的向上压力将远大于杯内水及平板重,因此平板紧压杯口,但如果原来杯内有空气,其压强等于大气压,翻转杯子并放开平板合,水与板重将使板下移,杯内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只要条件合适,大气压力有可能承受住杯内气体压力(小于)与水、板重之和。然而,气压减小量是与气体体积增大量有关,而体积增大则决定于板与杯口间水层的厚度,而该层最大厚度则与表面张力引起的附加压强有关。据此反推,即可得到解题思路。高考必背物理公式质点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 - 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10、。2.变速直线运动:- 其中:s表示位移,表示平均速度,t表示时间。3.匀变速直线运-基本公式: 导出公式: 纸 带 法 : 4.平抛运动:沿V0方向 沿垂直于V0方向(竖直)- - -各量方向-位移:-速度:其余量的求法:-位移: -速度: -时间:5.匀速率圆周运动:-基本公式:-运动快慢-线速度: 其中:s为t时间内通过的弧长。-转动快慢-角速度: 其中:为t时间内转过的圆心角。-周期: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力的表达式1.重力-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 ,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 2.弹力-不明显的形变-用动力学方程求解; 明显的形变-在弹性限度以内,满足胡克定律:3.摩擦力-静摩擦力- 最

11、大静摩擦力:其中:为最大静摩擦因数。-滑动摩擦力- 其中:为动摩擦因数,FN为正压力。4.力的合成和分解-合力的大小:其中:为F1与F2的夹角;-合力的方向:6.核力: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间的作用力。 强力、短程力7.电场力:-库仑力: -电场力:8.安培力:-当;当。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9.洛仑兹力:- ; 若;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 2.牛顿第三定律-3.万有引力定律 G=6.67*10-11牛顿米2/千克2 条件:均匀球体或者质点。4.星体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 卫星绕行星的环绕速度:-其中:M为行星的质量。卫星绕行星的公转周期:

12、-其中:r 为轨道半径=R+h黄金替代:-其中:R为地球半径;g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用近轨道卫星的周期表示行星的密度:- 双星问题:它们之间的引力提供了他们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角速度:-向心力:- 到圆心的距离:- 同步通讯卫星:在赤道正上方36000千米处;角速度、周期与地球的相同;卫星变轨:内小(近心)外大(离心)。动量、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定义式:-改变量: 2.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的动量的增量为零; -第二个物体的动量的增量等于第一个物体的动量的减小量; - 常用具体等式: -条件-系统:能量1.功-恒力功:;-变力功: 2.滑动摩擦力功:是路程;且滑动摩擦力功生热E3.功

13、率:-平均功率 -瞬时功率其中:F为牵引力。4.动能定理:-其中:5.重力势能:6.机械能守恒定律-物体:或者条件-系统:-条件:只是系统内部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不产生其它形式的能。电场中的公式1.库仑定律:-其中:K是静电力常量K=9.0*109牛顿.米2/库仑22.电场强度:定义式: 其中:q为试探电荷,对于电场中的某一点有:,普遍适用。量度式1: 其中:Q为场源电荷,r为该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量度式2: 其中:U为两点间的电势差,d为距离,只适用于匀强电场。3.电势差 - -电场力做功: 4.电势能 -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5.某带电粒子只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6.静电场中平衡导体:-等势体: -内部场强为零: 。7.电容器:-电容定义式: ;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其中在这里是介电常数;电容器的两极板与其它断开时,电量不变,且有: 与d无关。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时,两极板电压不变;它两端的电压等于与它并联的电路的电压, 在稳恒直流电路中与它串联的电阻是无用电阻。8.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当9.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偏转: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竞赛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