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4521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探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钻探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钻探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钻探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钻探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探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探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汇编(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整理.工程院质量管理制度(草)2一 目的2二 范围2三 职责2四 质量控制方案24.1 钻探工程质量六项指标控制24.1.1岩矿心采取率与岩矿心整理24.1.2 钻孔变曲度与测量间距34.1.3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44.1.4 孔深误差的测量与校正44.1.5 原始报表填写54.1.6 钻孔的封闭与检验54.2 提高钻探质量的措施64.2.1 提高岩矿心采取率的措施64.2.2 预防钻孔弯曲的措施64.2.3 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的措施74.2.4 降低孔深误差的措施74.2.5 做好原始记录的措施74.2.6 提高封孔质量的措施74.3 冲洗液与护壁作业84.3.1 冲洗液的选择84.3

2、.2 润滑冲洗液94.3.3 优质泥浆104.4 冲洗液的管理124.5 护壁作业134.5.1 护壁与堵漏方法的选择134.5.2 水泥选材134.5.3 灌注水泥技术质量要求134.6 套管154.6.1 下套管地质条件154.6.2 下套前的准备工作164.6.3 下套管必须遵守的规定164.6.4 起拔套管必须遵守的规定16五 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流程16工程院质量管理制度(草)一 目的为保证本院质量管理制度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钻孔质量符合市场需要,特制定本则,且该制度适用施工过程的全面质量。二 范围适用于本院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三 职责3.1项目施工现场负

3、责文件的执行。3.2工程技术部监督文件的执行。四 质量控制方案4.1 钻探工程质量六项指标控制 4.1.1岩矿心采取率与岩矿心整理 1.要求取心的岩层,全孔平均采取率一般不得低于65%。 矿化带、重要标志层以及矿层与顶板交界处以上和矿层与底板交界处以下各三五米范围内的岩层,平均采取率一般不得低于75%。 不要求取心的岩层,不计算采取率。 2.可采的薄矿层(厚度小于四五米),每层平均采取率一般不得低于75%。 厚度较大的矿层,从矿层与顶板交界处开始,依次每五或十米矿层的平均采取率一般不得低于75%。 3.某些情况下,岩层、矿层的平均采取率需要高于或低于上述规定以及某些孔段的岩层需要分层计算采取率

4、时,按需要和可能的原则,可在设计中提出具体指标。 4.岩(矿)心采取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岩(矿)心采取率=各回次岩(矿)心长度的累计数 各回次取岩(矿)心进尺长度的累计数100% 式中的进尺和岩(矿)心长度,系指在固体岩(矿)层中的实际进尺和取出的岩(矿)心长度,除设计要求外,不包括废矿坑、空洞、表面覆盖物、浮土层、流砂层的进尺及取出物。 5.由机台负责将岩心清洗干净,自上而下按次序装箱,在岩心上用漆或油浸色笔写明回次数、总块数和块号(松软、破碎、粉状及易溶的岩矿心应装入布袋或塑料袋中),用铅笔填写岩心牌,放好岩心隔板,并妥善保管。 4.1.2 钻孔变曲度与测量间距 1.一般钻孔不同孔深的各测

5、点实测顶角与开孔设计顶角之差不得超过下表范围: 测定孔深(米)100200300400500600允许顶角差(度)直孔24681012斜孔369121518 注:孔深大于600米的钻孔,其弯曲度允许顶角差,可根据地质目的要求与钻探施工状况具体商定。 2.定向钻孔不同孔深各测点的实测顶角与该点设计顶角之差的范围,可根据具体情况由地质与探矿部门共同确定。 3.某些易斜地层中,虽经采取多种防、纠斜措施,钻孔弯曲度仍达不到上述规定时,可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由探矿与地质部门协商,另行确定指标。 4.关于测量间距。应依据地质设计或实测钻孔顶角小于或等于5。时,每钻进一百米测一次顶角(不测方位角);大于5

6、。时,每钻进五十米测一次顶角和方位角。定向钻孔和在易斜地层中钻进的钻孔,根据施工需要,应适当缩短测量间距。 4.1.3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1.在以清水为冲洗液的钻孔中,每班至少观测水位12回次。每观测回次中,提钻后、下钻前各测量一次水位,间隔时间应大于5分钟。以泥浆为冲洗液的钻孔中,一般可不进行水位测量。 2.钻进过程中遇到涌水、漏水、涌砂、掉块、坍塌、缩径、逸气、裂隙、溶洞及钻具掉落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记录其深度。 3.在地下水自流钻孔中,可根据水文地质的要求接高孔口管或安装水压表测量水头高度和涌水量。 4.孔内发现热水,应测量孔口水温及井温。 4.1.4 孔深误差的测量与校正 1.在下列部

7、位必须校正孔深 (1)每钻进100米、进出矿层时(矿层厚度小于5米时,只测量一次)。绳索取心钻进时因提钻长度不等,可参照上述要求及时进行测量; (2)经地质编录人员确认的重要构造位置及划分地质时代的层位; (3)下套管前和终孔后。2.孔深误差率小于千分之一时不修正报表;孔深误差率大于千分之一时要修正报表, 孔深经修正后即为达到指标要求。孔深误差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孔深误差率= (校正前的孔深-校正后的孔深) 校正后的孔深1000 4.1.5 原始报表填写 各班必须指定专人在现场用钢笔及时填写原始报表,要做到真实、齐全、准确、整洁。 4.1.6 钻孔的封闭与检验 1.终孔前探矿部门根据地质部门提

8、出的实际钻孔柱状图和封孔要求编写封孔设计,经分队(大队)技术负责或分队(大队)长批准后,交机台执行。 2.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封孔要求 (1)见易溶、易蚀、易流散、易被破坏的工业矿层(如油、气、卤水、矿化水、可溶盐、硫铁矿、自然硫等)、含水层、含水构造的钻孔均须在顶、底板上下各五米范围的隔水层处,用3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抗硫酸盐水泥封闭; (2)见除了上述之外的其他固体矿层,但未见含水层和含水构造并且孔位低于侵蚀基准面的钻孔,可用325号以上的水泥(按水灰比0.5)或其他隔水材料封闭钻孔最上部隔水层与透水层交界处; (3)矿层不厚或矿层与矿层、矿层与含水层较近时,可一并封闭; (4)需要进

9、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或对农田灌溉有利的钻孔,可暂不封闭。但对矿床充水有严重影响的钻孔,必须封闭; (5)孔壁严重坍塌或孔内有遗留物堵塞,无法处理时,可以只封上述部位以上的孔段。 3.封孔后必须在孔口中心处设立水泥标志桩(用水泥固定)。机长将钻孔封孔设计和封孔记录表送交地质、探矿部门存档。 4.根据需要,经地质与探矿部门共同研究,可选择少量钻孔进行封孔质量检查。4.2 提高钻探质量的措施 4.2.1 提高岩矿心采取率的措施 1.根据各矿区地质条件、岩矿层的物理机械性质和技术因素,正确地选择取心方法和工具。 2.各类专用取心工具必须妥善保管,使用前要认真检查,每次用后要清洗检查、注润滑油。 3.取心困

10、难的岩矿层中,应尽可能选用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进。 4.在取心困难的矿层中钻进时,应限制转速、压力和泵量,适当控制回次进尺长度和时间。 5.钻进时回次进尺不得超过岩心管长度。 6.在矿层、矿层顶底板和重要标志层中,岩、矿心没有采取上来时,须专程捞取,不应继续钻进,必需钻时不得超过0.5米。捞取岩、矿心时应尽量采用喷反、无泵或钢丝钻头等有效方法。 7.退取岩心时要细心,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地破碎,并严格防止岩、矿心上、下顺序颠倒。 4.2.2 预防钻孔弯曲的措施 1.不准使用旷动的立轴(导管)。 2.开孔时,应选用锋利的钻头,主动钻杆不得有偏摆,轴心压力要均匀,要随钻孔加深而加长岩心管。 3.在易斜岩

11、层地区施工,应根据地层、见矿深度等条件合理设计开孔角度和弯曲强度,已掌握钻孔弯曲规律的矿区应设计受控定向孔。要尽量选用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进。必须采用钢粒钻进时,应尽量用喷反钻具并使用小直径钢粒、少投砂、必要时降低轴心压力,控制钻进速度。 4.深孔钻进时,应尽量采用钻铤加压。 5.遇到片岩地层、倾斜岩层、破碎带、软硬互层时,应使用锋利的钻头和长、直、重、厚、刚的钻具(如大岩心管小钻头的倒塔式钻具、肋骨岩心管等),有条件时也可试用冲击回转钻进。 6.扩孔时要带内导正器,换径时要带外导正器。粗径钻具要用综合式异径接头连结,其中心线必须一致。 换径时导正管要长于4米,第一回次的小径岩心管长度要短于1米

12、。 4.2.3 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的措施 要及时观测水位及其他应测项目;水位观测的基准点必须一致,读数要准确,测绳不得任意割接。 4.2.4 降低孔深误差的措施 1.机场使用的木尺或铁尺必须保持两端平齐,刻度准确、清楚,并注意经常校正。 2.丈量机上就时应停止立轴回转,基准点必须一致,并应准确丈量,及时记录。 3.加减钻具必须用钢卷尺丈量尺寸。 4.校正孔深丈量钻具尺寸时必须使用钢卷尺,并将丈量结果逐根记录在班报表上。 4.2.5 做好原始记录的措施 记录员应认真负责地做好当班的各项记录,机长(或综合记录员)要每天校对原始记录,发现错误要及时修正,无误后签字自存并定期移交统计部门保存。 4.

13、2.6 提高封孔质量的措施 1.封孔前必须准确掌握封闭段孔深及隔离塞(架桥)的位置,正确选用有一定强度的架桥材料,并将其固定牢靠。 2.使用泥浆做冲洗液的钻孔,应根据情况自下而上清洗封闭段孔壁上的泥皮。 3.水泥必须用清水搅拌均匀,水灰比应小于50%。 4.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泵送、导管注入和注送器注入水泥浆的方法,水泥浆出口距隔离位置的距离应小于0.5米。 5.注浆过程不要中断,封闭长度在5米以内时不得提动钻具;水泥浆灌注完毕,要准确掌握替浆的清水用量,不得过多。 6.用套管护壁的钻孔,应先封好套管下部各封闭段后再起拔套管。4.3 冲洗液与护壁作业4.3.1 冲洗液的选择 必须根据岩层特点

14、、钻进方法、钻孔深度、工程要求正确选择冲洗液的类型,确定冲洗液的性能。 1.完整、孔壁稳定的地层,采用清水做冲洗液。 2.较完整、有轻度坍塌的地层,采用优质泥浆或只加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烯酰胺等)的无固相冲洗液。 3.破碎、裂隙发育、掉块、坍塌,或有不同程度的漏失的地层,采用不同性能的优质泥浆做冲洗液。没有漏失时可适当提高泥浆比重;轻微漏失时可用增粘泥浆或堵漏泥浆;严重漏失时先堵漏。 4.未胶结或胶结很差的松散覆盖层,采用优质泥浆(钙处理泥浆、聚丙烯酰胺泥浆等)做冲洗液,覆盖层较薄时可快速钻穿,然后下套管封隔。 5.片岩、千枚岩、页岩、粘土等水敏性地层,遇水膨胀、剥落、易缩径掉块、坍塌、超径地层,应采用优质泥浆做冲洗液,并要严格控制失水量或在泥浆中加抑制颗粒分散的试剂。 6.岩盐、钾盐、芒硝、天然碱等水溶性地层,易溶于水或泥浆,既扩大了孔壁,又污染了泥浆,应采用与该岩矿层可溶性盐类相应的饱和盐水泥浆做冲洗液。 7.大裂隙和岩溶等洞隙性地层,易产生冲洗液漏失、钻具在空洞内折断等现象,应采取堵漏、充填、封闭等措施,如投粘土球、灌水泥、下套管等,进行充填堵漏后并选用相应的冲洗液。 8.含高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