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244140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生名义下的地 方分权体质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引文中“共生名义下的地方 分权体制”指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制 D郡县制2、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国家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君主统而不治;大夫们很重要,不是因为其 职位,而是因为他们是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的家长。”这主要反映了( )A宗法观念的延续 B分封体制的完善C君主权力的式微 D官僚政治的建立3、有学者指出,中国选择皇位继

2、承人的主要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从而常 常把不能胜任君主这一“至圣至明”角色的幼童、白痴和昏庸无能之徒推上皇位。这段话揭示了 ( )A君主政体的缺陷 B皇位世袭制的弊端 C宗法制度的桎梏 D中央集权制的危害4、针对“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某学者指出,由秦到清,中国基本实行小县制,很少达到“地方百 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通过乡里组织的普遍设立而延伸到农村社会 基层。该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A民间社会发展有限 B基层自治卓有成效 C县府管理能力不足 D县域经济长期滞后5、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非天子之 利也

3、,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对材料中郡县制解读正确的是( )A导致秦短命而亡 B有利于君主专制 C不利于巩固政权 D更有利于百姓6、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 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侯,复坐置官属”的现象。这 一现象(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C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7、据史载,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从公元 1260 年到 1273 年,先后在京兆、利州、兴元三地往返迁易治 所,其管理地区有时包括四川、甘肃,有时则各自分出别立“

4、行省”。这体现出() A元朝设行省的目的不明确B广阔疆域是行省设置之根源C行省职权有一个变动过程 D元朝部分行省的结构变化8、宋初文书写道:“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 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朝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 57 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 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 )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B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C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9、明大学士李东阳疏言“内阁与瑾(宦官刘瑾),职掌相关,凡调旨撰敕,或被改再三,或径自窜 改,或持归私室,假手他人

5、。臣虽委曲匡持,而因循隐忍,所损已多。”李东阳所述主要是由于( ) A内阁只是内侍机构 B宦官职掌裁定权 C皇权至高无上 D丞相制度被废除10、乾隆帝认为:“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并标榜,“前代所以亡 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无一仿佛者”。 上述材料表明乾隆帝时期( )A政治统治比较清明 B官员管理比较严格C注重对官员的控制 D善于提高官员品德11、梭伦将民主因素引入雅典城邦时说:“一个统治者的最大光荣是创造一个民众的政府。”他相信没有人是值得完全信赖的,因而提出对所有行使权力者的行为实行有警觉的控制。这体现了古 代雅

6、典对()A民主和平等的追求 B官员权力的有效监督C直接民主毫无控制 D私人权利的肆意践踏12、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与以选举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治有着根本的不同。在雅典人的思 想中,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分析里,选举所代表的不是民主政治,而是贵族或精英政治,民主政 治的根本原则是平等。”这一平等原则在雅典政治生活中主要体现为( )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B实行抽签和轮流执政C定期召开公民大会 D全面推行陶片放逐法13、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无法实现社会普遍正义。“民主制 使智慧边际化”,在柏拉图眼里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意味着,雅典民主() A容易导致政治动乱B

7、充分保护了平民的民主权益 C政治决策过于随意D忽视了参政者的品德和能力14、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 18 岁的 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说明雅典()A. 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 B. 注重权利意识的培育C. 注重责任意识的提升 D. 注重程序的公平公正15、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 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A. 注重实际不崇尚理论 B. 主要是私法而非公法C. 奠定近代欧洲法律基础 D. 需要不断发展完善16

8、、1642 年 6 月,英国议会向国王查理提出了十九个命题,宣称查理接受这些命题就能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它要求所有国王的顾问和某些官员的任命应当得到议会的赞同,法官应当享有安全保障,议会的成员应当免予被拘捕,国王的特权不应包括私人指挥任何武装力量,以及在英格兰采 取保卫新教的各种措施,等等,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A导致了克伦威尔的独裁 B推动了分权理论的发展C奠定了君主立宪的基础 D责任内阁开始逐渐形成17、20 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 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 的指示。材

9、料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C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 D行政权力日益膨胀18、英国史学界对 1832 年议会改革后的议员成分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工业、商业和知识界等“中等 阶级”的议员,在议会中所占比例约四分之一;贵族(及其子弟)和地主议员占议员总数的一半以 上。这反映出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 )A抑制了“中等阶级”的发展 B加速了贵族政治的瓦解C推动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D使工业资产阶级控制了英国政权19、美国制定 1787 年宪法时,北方州代表想让国会有管理贸易的权力;但是,南方各州反对,他们害怕国会运用这个权力来结束奴隶买卖。最终双方

10、达成共识,即国会在 1808 年之前不会讨论禁止奴隶买卖。这个方案( )A体现了美国宪法民主的精神 B以妥协折中的方式维持了美国统一C彰显了美国结束奴隶制的意愿 D充分暴露了美国奴隶社会的本质20、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约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 B美国的民主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C确保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D为保证三权分立机制的有效运转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每小题26分,22题16分,共40分)21、官僚体制是中国古

11、代重要的行政管理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成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 卿朝士,名儒辈出士人在政府里渐渐占到地位,一半是凭借武帝时董仲舒、公孙弘诸人所 创建的种种制度,一半是读书博通之士在政治上所表现的成绩,究竟比贵族军人和商人们来得 强。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宰相杜范认为:“凡废置予夺,(君主)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 当,给、舍得以缴驳,台、谏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富弼对宋神宗言:“内外事多陛下亲批,虽事事皆是,亦非为君之道。况事有不中,咎将谁执? 必致请属交走,货贿公行,此致乱之道,何太平之敢望!”程民生论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