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虚词研究浅析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4107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虚词研究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汉语虚词研究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汉语虚词研究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汉语虚词研究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汉语虚词研究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虚词研究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虚词研究浅析(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汉语虚词研究 虚词是对实词而言的。虚词跟实词比起来,数量要少得多。就汉语来说,常用实词大约一万个左右,而常用虚词只有二三百个。但虚词的重要性,就总体说不亚于实词,就个体说则大大超过实词。它在语言中起着“经络”的作用。虚词在各种语言里都占极重要的地位,而在汉语中尤其显得重要,这一点历来谈论汉语虚词的论著都谈到了。这是因为汉语就其语法来说是属于分析型的,它“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既没有俄、法、英诸语言里那种形态标志和屈折变化,也没有日、朝、蒙、土耳其诸语言里的各种黏附形式。这样汉语的虚词就要担负更为繁重的语法任务,起着更为重要的语法作用。虚词在语言中的实际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

2、, 帮助表达实词之间的某种语法或语义关系。例如:(1)木头和桌子都搬走了。(联合关系) 木头的桌子都搬走了。(修饰关系)(2)他满意得笑了。(动补关系) 他满意地笑了。(修饰关系)(3)张三把李四说了一通。(受事)张三被李四说了一通。(责备、数落,施事)张三对李四说了一通。(陈述、诉说,与事)第二, 帮助实词添加某种语法意义。例如:(4)我看见他拿了 /着 /过 两个苹果。(分别表示动作行为的实现或完成、持续、经历)第三,帮助改变词语的表述功能。例如:(5)吃吃的 红红的 (陈述指称)第四、 帮助表达某种语气。例如:(6)他有儿子了。 /他有儿子啦! /他有儿子吗?虚词研究一直成为汉语语法研究

3、的重要组成部分。虚词重要,需要加强研究,但不好研究,这是因为虚词所表示的是语法意义,很虚灵,很不容易把握,而在用法上,又有极强的个性, 就是同属一类的词,即使意义接近,在用法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虚词研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虚词用法的研究,一是虚词意义的研究。该怎么研究?重要的是要了解掌握虚词研究的方法。本章就围绕研究虚词的用法和研究虚词的意义这两个方面以实例着重介绍说明虚词研究的方法。 81 关于虚词用法的研究 上面说了,虚词研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虚词用法的研究,一是虚词意义的研究。相对说来,虚词的用法好研究一些,只要我们能有一个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观念,并能从各个方面去进行细致的考察分

4、析,说明某个虚词具体该怎么用,在使用上有什么特点,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又有得当的研究分析方法,就能较快、较容易地了解、掌握一个虚词的用法。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汉语虚词的用法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考察、研究(陆俭明1980;陆俭明、马真1985,1999): (一)句类 “或者”和“还是”这两个连词都能在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中起连接作用,但是“或者”只用于陈述句,“还是”则用于疑问句。例如:(1)a她或者明天,或者后天去广州。 b你或者小张明天上午值班。 c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你走的时候带件雨衣或者带把雨伞。 (2) 她明天还是后天去广州? 你还是小张明天上午值班? 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你是

5、带雨衣还是带雨伞?例(1)a和b都是陈述句,c是祈使句,句中的“或者”都不能换成“还是”;例(2)则都是疑问句,句中的“还是”绝不能换成“或者”。再如语气词“吗”和“呢”,如果在句末出现,那么“吗”只能在疑问句末尾出现,绝不能在非疑问句末尾出现。例如:(3) 她明天回来吗? 你昨天值班了吗? 今天下午有雨吗?例(3)末尾的问号“?”绝对不能换成句号“。”。可是语气词“呢”则既能用于疑问句末尾,也能用于陈述句末尾。例如:(4) 我们明天去什么地方玩儿呢?(5) 我去她家的时候,她们正在吃饭呢。例(4)是疑问句,例(5)是陈述句。即使是用于疑问句末尾,二者也还有所不同:“吗”只能用于是非问句的末尾

6、,“呢”则正相反,只能用于非是非问句,即除了是非问句以外的其他疑问句,包括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反复问句。再拿程度副词来说,不同的程度副词对句类的选择也不一样。王力先生(1943)将程度副词分为两大类:绝对的程度副词和相对的程度副词。绝对的程度副词指无所比较而泛言程度的副词,如“极、十分、非常、很、怪、太”等;相对的程度副词指相比较而言程度的副词,如“更、还(h6i)、最、顶”等。相对程度副词可以用于比较的句式,绝对程度副词就不能用于比较的句式。例如我们可以说: (6)比较起来,茵子更最聪明。 (7)跟小王他们相比,小张更能干些。 可是不能说: (8)*比较起来,茵子极很太聪明。 (9)*跟小王

7、他们相比,小张极很十分能干些。 原因就在于例(6)一(9)都是表示比较的句式,例(6)、(7)里用的是相对程度副词,所以能说;例(8)、(9)里用的是绝对程度副词,所以不能说。相对程度副词中的“更、还”和“最”还有区别“更、还” 能用于“比”字句,而“最”则不能用于“比”字句。请看:(10) a玲玲比红红更还聪明。 b*玲玲比红红最聪明。(11) a今天比昨天更还热。 b*今天比昨天最热。反之,“最、顶”能用于“在中上里,名词语+程度副词+形容词性词语”句式中,而“更还”则不能。例如:(12) a在中青年学者中,张巍的学术成就最大。 b*在中青年学者中,张巍的学术成就更还大。(13) a在我们

8、班上,要数李小慧最聪明。 b*在我们班上,要数李小慧更还聪明。 (14) a在我们家里,奶奶最疼我。 b*在我们家里,奶奶更还疼我。原因是“更、还”只能用于两项比较,不能用于多项比较,而“最”正相反,它只能用于多项比较,不能用于两项比较。程度副词“还(hai)”,既能表示程度高,大致相当于“更”(如“他比我还高”),不妨记作“还1”;也能表示程度浅,大致相当于文言虚词“尚”(如“相比之下这个房间还干净”),不妨把它记作“还2”。值得注意的是,“还”表示不同的程度时,反映在所适用的句类上也有差异。表示程度深的“还1”只能用于“比”字句,或在对话中含有强烈对比意义的句子,不用于别类句子;而表示程度

9、浅的“还2”则正相反,绝不能用于“比”字句,可以用于别类句子。例如: (15) 这个房间比那个房间还干净。 小王比小李还高。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 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16)“这个房间够干净的。”“那个房间还干净。” 你说小王高?我觉得小李还高。例(15)是“比”字句,例(16)是含有强烈对比意义的对话,句中的“还”都属于“还1”,不是“还2”,句中的“还”可以改写为“还1”,而成例(17)、(18):(17) 这个房间比那个房间还1干净。 小王比小李还1高。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1多。 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1多。(18)“这个房间够干净的。”“那个房间还1干净。” 你说小王高?我觉

10、得小李还1高。 但不能改写为“还2”,所以下面的例(19)、(20)不成立: (19)*这个房间比那个房间还2干净。 *小王比小李还2高。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2多。 *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2多。 (20) *“这个房间够干净的。”“那个房间还2干净。” *你说小王高?我觉得小李还2高。 再如: (21)这个房间还干净。 这件衣服还合适。 它的身体还行。 例(21)不是“比”字句,句中的“还”是“还2”,不是“还1”,例(21)里的“还”只能改写为“还2”,即下列例(22)成立:(22)这个房间还2干净。 这件衣服还2合适。 他的身体还行。 如果改写为“还1”,句子就不成立,请看:(23)*

11、这个房间还1干净。 *这件衣服还1合适。 *它的身体还1行。 (二)词类这里所说的词类,既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大类,也指大类下面的小类,包括从语义上分出的小类。虚词对词类的选择更带有普遍性,这一点已有不少人注意到。人们常举的例子是表示并列的连词“和”跟“并”,它们所连接的成分在词性上就有区别“和”主要用来连接名词性词语,例如:(1)哥哥和弟弟 火车和飞机 文学和艺术也可以有条件地用来连接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其条件是,由此形成的联合结构不能独立或者说不能直接充任谓语。(陆俭明、侯学超19)例如: (2) a游泳和散步对身体都有好处。 b这件事我们还需要调查和研究。 c采购和运送的人都找齐了。

12、d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和了解这一带的生态情况。e*这个问题我们调查和讨论了。 f *昨天晚上她们唱歌和跳舞。 (3) a高傲和自卑是同一种心理状态的不同表现而已。 b你现在缺的就是谦虚和谨慎。 c便宜和耐用的电器都比较受欢迎。 d*她谦虚和谨慎。 e*这种产品便宜和耐用。例(2)各句中都包含有由“和”连接动词的联合词组,但ad句都能说,因为a句里的“游泳和散步”是作主语,b句里的“调查和研究”是作宾语,c句里的“采购和运送”是带“的”后作定语,d句里的“考察和了解”是作述语,它们都不是直接作谓语;而e句和f句里的“调查和讨论”、“唱歌和跳舞”都直接作谓语,所以那两个句子都站不住。例(3)各句中

13、都包含有由“和”连接形容词的联合词组,但ac句都能说,因为a句里的“高傲和自卑”是作主语,b句里的“谦虚和谨慎”是作宾语,c句里的“便宜和耐用”是带“的”后作定语,它们都不是直接作谓语;而d句和e句里的“谦虚和谨慎”、“便宜和耐用”都直接作谓语,所以那两个句子都站不住。连词“并”则只能用来连接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不能用来连接名词性词语。对词类的选择性其实不限于连词“和”跟“并”。“而且”和“并且”,从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看,可以说没有什么差别,都表示递进关系;它们在连接分句上也没有什么差异。但是当它们用来连接词语时,对词类的选择就呈现不同的倾向。“而且”一般倾向于用来连接形容词性词语,而“并且”一

14、般倾向于用来连接动词性词语。请看:(4)他买的家具便宜而且实用。他的脸黑而且瘦。 她的眼睛很大而且很亮。 (5) 他们立即研究并且制订了具体的防汛应急措施。 该研究中心去年承担并且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他们揪我的头发并且恶狠狠地打我。 例(4)“而且”连接的是形容词,例(5)“并且”连接的是动词性词语。 例(4)如果将“而且”改为“并且”,句子就会让人感到别扭,特别是当连接的是单音节形容词时。请看:(6)?他买的家具便宜并且实用。 *他的脸黑并且瘦。 *她的眼睛大并且亮。 而例(5)里的“并且”如果换用“而且”,也会让人觉得不大顺口、贴切。请看: (7)?他们立即研究而且制订了具体的防汛应急措施。 ?该研究中心去年承担而且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他们揪我的头发而且恶狠狠地打我。“的”和“所”在现代汉语里都是结构助词,其作用都是形成一个名词性结构由“的”形成的结构叫“的”字结构,由“所”形成的结构叫“所”字结构。“的”和“所”除了所附着的位置有区别以外 (“的”具有后附性,“所”具有前附性),还有很重要的区别。这区别就是“所”只能跟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而“的”则没有这种限制“的”既能跟动词性词语构成名词性结构,也能跟形容词、名词性词语构成名词性结构。请看:(8) a考察的/ 买的/ 研究的 (动词+的) b干净的/ 好的/ 便宜的 (形容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