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六周周考试卷201902220277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3201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六周周考试卷201902220277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六周周考试卷201902220277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六周周考试卷201902220277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六周周考试卷201902220277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六周周考试卷201902220277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六周周考试卷20190222027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六周周考试卷201902220277(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阜阳三中阜阳三中 20162016 级高三年级第六次周考地理试卷级高三年级第六次周考地理试卷 时间 90 分钟 一 单选题一 单选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分 共计共计 6060 分分 图为 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A 时期 B 时期 C 时期 D 时期 2 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 B 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 C 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 D 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3 下图为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 读图判断 所代表的省份依

2、次是 注 迁入指数 某地区迁入人口数 全国各地区迁入人口数的总和 A 辽宁 江苏 湖北 贵州 B 贵州 湖北 江苏 辽宁 C 江苏 辽宁 贵州 湖北 D 湖北 江苏 辽宁 贵州 为缓解城市环境问题 北京市和南京市各规划建设 5 条 通风廊道 图 A 为北京和南 京 1 月 7 月风向玫瑰图 图 B 为南京市 通风廊道 规划示意图 读下图 完成下列小题 4 两地 1 月最大风频风向差异明显的直接原因是 A 海陆分布 B 纬度位置 C 地形阻挡 D 地转偏向力 2 5 为保证治污效果 北京的 通风廊道 应规划为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放射状 D 环形式 6 下列关于南京市 通风廊道 规划

3、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多为东北 西南走向 与 1 月最大风频一致 有利于冬季雾霾的扩散 B 南京市的 通风廊道 沿途多绿地 水域 有利于形成五个景观大道 C 形成 狭管效应 加大风速 提升空气流动性 起到净化城区空气的作用 D 利于城市热量的散发 起到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 总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下图为我国 2005 2014 年抚 养比变化图 完成下列各题 7 图中信息反映了 A 总抚养比呈持续下降 B 2010 年前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C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D 2010 年后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 8 我国于 2015 年开始实

4、施 全面二孩 政策 预期 2025 年比 2014 年 A 少儿抚养比明显上升 B 人口总抚养比明显下降 C 老年抚养比明显下降 D 劳动年龄人口明显增多 城市人口集聚度是指城市人口集中程度 其集聚优势区位的变化受交通 低价 环境因素等 影响 下图是我国城市人口集聚优势区位转移规律示意图 回答下列题 9 处于第二阶段的城市可能出现 A 郊区城市化现象 B 逆城市化现象 C 城市中心空洞化现象 D 再城市化现象 10 下列城市可能处于第三阶段的是 A 海口 B 大理 C 北京 D 郑州 3 家住我国东部某三线城市的王女士 准备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 王女士考察了数家 楼盘 并选取了四组做了下

5、表 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1 高楼林立的城市中 如果布局不当 楼房之间经常会因 狭管效应 出现瞬时强风 表 四个小区中 最容易出现瞬时强风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我国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中规定 七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按此标准 并 考虑材料中容积率与建蔽率之间的关系 计算一下下列楼盘必须设置电梯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 城市规划中哪类功能区的建蔽率最低 A 工业区 B 风景区 C 住宅区 D 商业区 城市天际线是指站在城市某处环顾时 看到的一条天地相交处的分界线 又称城市轮廓 下 图为北京主城区的天际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北京的城市天际

6、线在市中心附近下凹 其主导因素是 A 自然地理条件 B 历史文化因素 C 经济发展水平 D 交通运输状况 15 北京城市天际线如碗状下凹 其附近 A 交通压力较小 B 逆城市化现象显著 C 土地价格较低 D 污染物不容易扩散 毛竹生长迅速且繁殖能力强 适生的温度为最冷月平均气温4 8 年降水量1200 2000mm 最适宜水热搭配良好 干湿季节明显 四季较分明的地区 读世界竹子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 各题 4 16 图中最适宜毛竹生长的地区是 A B C D 17 甲地无竹子分布的丰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洋流 C 太阳辐射 D 地形 18 茂盛的竹林和发达的地下茎 在地下水平生长的茎

7、其上又长出新根和竹芽 系统 可能 会使其生长地区 A 土壤肥力提高 B 地下水位下降 C 植物物种减少 D 地表径流增大 服务外包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 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 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的一种管理模式 下表是三个国家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潜力对比表 数 字越大 潜力越大 读表 完成下列各题 国别 因素 中国 爱尔兰 甲 语言 4 5 5 政府支持 5 4 3 人力资源 5 3 3 基础设施 2 4 5 教育体系 4 4 5 工资成本 5 3 1 19 下列关于甲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化水平高 服务业比重最低 人口增长速度快 5 A B C D 20

8、甲国吸引服务外包产业迁入的最大优势是 劳动力丰富廉价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消费市场广阔 A B C D 下图为 丹麦两种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 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A 区域的重要出口农产品有 A 牛肉 面粉 B 葡萄酒 红肠 C 乳酪 奶粉 D 花卉 水果 22 影响丹麦 A 与 B 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水源 B 科技 C 劳动力 D 热量 题文 读我国某地区某农事安排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23 下图中最能代表该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A B C D 24 对该地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A 秸秆 燃烧 还田 B 秸秆 堆置 自然腐烂 C 秸秆 薪柴 能源

9、D 秸秆 沼气 能源和肥料 图甲为美国某农场经营模式图 图乙为美国部分农业带 区 分布 图 回答下列各题 6 25 该农场位于图乙中的哪一个农业带 区 A a B b C c D d 26 图 5 中 a b c 农业带 区 共同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地势平坦广阔 土壤肥沃平 亚热带湿润气候 水热条件好 交通运输便利 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A B C D 棉花原产于印度 耐旱 耐盐碱 喜光照 15 世纪甲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 但其棉花种植业 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图为甲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限制该国棉花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温和 棉花需求量小 B 终年温和多雨 光照不足 C 地

10、势低平 涝渍严重 D 劳动力少 种植成本高 28 最适宜在图示岛屿 发展的农业生产类 型是 A 水田农业 B 迁移农业 C 种植园农业 D 乳畜业 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 夏季 上山放牧 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7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30 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水源不足 B 土壤贫瘠 C 洪涝频繁 D 气温较低 第第 IIII 卷 非选择题 卷 非选择题 二 综合题 二 综合题 共共 404

11、0 分 分 31 图 16 和图 17 分别表示 2000 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 占总量比重 读图和表 2 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 2000 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省区排名 省 市 四川 湖南 安徽 江西 河南 贵州 流 出 占总量比重 16 1 10 6 10 6 8 6 8 3 6 1 省 市 广东 浙江 上海 江苏 北京 福建 流 入 占总量比重 35 5 8 9 7 2 5 6 5 6 5 6 1 据图分析 2000 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 6 分 2 据表 2 分析 2000 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 并说明主要原因 4 分 8 32 读图文材料

12、回答下列问题 14 分 自吴越时期 为了便于蓄 灌 排和区间运输 人们在杭州 嘉兴 湖州地区筑东西向的 横 塘 南北向的 溇港 逐步形成了 横塘纵溇 的水系结构 杭嘉湖地区植桑养蚕历史悠 久 塘边植桑 桑叶喂蚕 与北方蚕区一年养蚕 2 3 次相比 本区一年养 4 5 次 桑蚕养 育工序复杂 需投入较多的劳力 唐朝以来 丝绸业一直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 1 分析杭嘉湖地区养蚕的有利条件 2 简述下图所示农业循环生产的过程 并说明其对环境问题的有利影响 9 33 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6 分 地处南太平洋的新西兰领土由南岛和北岛组成 面积 26 8km2 人口 439 万 2010 年 山区 面

13、积约占全国四分之三 新西兰牧场广布 畜牧业发达 是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 但粮 食不能自给 2014 年 1 1 月 习近平主席访问新西兰 加强两国农牧业合作成为访问的重要 议题 下图为新西兰有关地理事物分布图 下表为新西兰与西欧地区奶牛牧场系统比较表 1 分析新西兰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 2 与西欧地区相比 新西兰乳畜业需要发挥那些优势 克服哪些不足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5 CBADA 6 10BCAAC 11 15BCBBD 16 20 DBCAD 21 25 CDBDD 26 30 BBDBA 31 1 从产业结构看 向二 三产业转化 1 分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二 三产

14、业快速发展 经济效益高 吸引力强 2 分 从转移的空间看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 10 地转化的同时大量向外流动或迁移 1 分 就地转化是因为离土不离乡 可同时兼顾农业生 产活动 向外流动或迁移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2 分 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 主要由中西部省区流向东部沿海省区 或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 2 分 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 较多的就业机会 较好的生活环境等 2 分 32 1 地处亚热带 桑蚕生长速度快 产量高 桑树种植广 饲料丰富 栽桑养蚕历史悠 久 生产经验丰富 人口稠密 劳动力充足 河网密布 水运交通便利 丝绸产业规模较大 市场需求量大 答出 5 点即可 2 桑叶养蚕 蚕沙制沼气 蚕沙和沼气渣喂鱼 塘泥培肥种桑树 资源循环利用 提高利 用率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沼气提高能源利用率 缓解农村能源问题 减少滥伐树木 塘泥 培肥 提高土壤肥力 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减少土壤退化及地下水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33 1 国土面积小 山地多 平地少 耕地少 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不利于谷物和粮食作 物生长 畜牧业以舍外放牧为主 占居大量耕地 2 优势 远离大陆 受污染少 奶源质量好 投入少 成本低 不足 季节性强 产量不稳 国内市场小 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大 远离主要市场消费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