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201809050151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2849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5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20180905015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20180905015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20180905015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20180905015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20180905015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20180905015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20180905015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甘谷一中甘谷一中 20182018 20192019 学年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学年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 物理试卷物理试卷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共共 1515 个小题 个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 分 共共 4545 分 分 其中其中 9 12 13 14 9 12 13 14 1515 是多选题 全选是多选题 全选 对的得对的得 3 3 分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选对但不全的得 2 2 分 分 有选错的得有选错的得 0 0 分 分 1 下列有关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 B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C 静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总是起阻碍作用 D

2、 静摩擦力只可以充当动力 2 将某材料制成的长方体锯成A B两块放在水平面上 A B紧靠在一起 物体A的角度如 图所示 现用水平方向的力F推物体B 使物体A B保持原来形状整体沿力F的方向匀速运 动 则 A 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两个力的作用 合力为零 B 物体A只受一个摩擦力 C 物体B对A的压力小于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 D 物体B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的作用 3 如图所示 倾角为 的斜面体 C 置于水平地面上 小物块 B 置于斜面上 通过细绳跨过光 滑的定滑轮与物体 A 相连接 连接物体 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 已知 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 则 A 物体 B 受到斜面体 C 的摩擦力一定不为

3、零 B 斜面体 C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 斜面体 C 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 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 D 将细绳剪断 若 B 物体依然静止在斜面上 此时水平面对斜面体 C 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4 如图所示 桌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的竖直挡板 现将一个质量一定的重球A与截面为三角 形的垫块B叠放在一起 用水平外力F缓慢向左推动B 使球慢慢升高 设各接触面均光滑 则该过程中 A A和B均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 B B对桌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C A对B的压力越来越小 D 推力F的大小恒定不变 2 5 如图甲 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 车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 物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 0 2 t

4、 0 时 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 其v t图象如图乙所示 g取 10 m s2 平板车足够长 则物块运动的v t图象为 6 物体在甲 乙两地往返一次 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为v1 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v2 则物体 往返一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A 0 B C 0 D 7 质量为的小球由空中 A 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 加速度大小为 在秒末使其加速度大 小变为方向竖直向上 再经过秒小球又回到 A 点 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 则以下 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返回到 A 点的速率 C 自由下落秒时小球的速率为 D 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 8 如图 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相

5、连 从滑轮到P和到Q的 两段绳都是水平的 已知Q与P之间以及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两物块的质量都是 滑轮轴上的摩擦不计 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其做匀速运动 则F的大小为 A B C D 3 9 如图所示 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c 是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 物块 M 穿在杆上 M 通过细线悬吊着小铁球 m M m 均相对小车静止 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为 若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到 3a 时 M m 仍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 则 A 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 3 倍 B 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增加到原来的 3 倍 C 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 3 倍 D M

6、受到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 3 倍 10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在第 2s 末回到出发点 B 质点在第 2s 内和第 3s 内加速度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 C 质点在第 3s 内速度越来越小 D 在前 7s 内质点的位移为正值 11 一辆汽车以 14 m s 的速度做直线运动 某时刻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 第一个 1 s 内位移为 12 m 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小于 14 m s2 下列说法 正确的 是 A 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12 m s2 B 5 s 内汽车的位移为 24 5 m C 汽车在第 2 s 内的位移是 10 m D 汽车在第 4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7、 1 m s 12 如图所示 斜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 b 两物体间用一根细线连接 在细线的 中点加一与斜面垂直的拉力F 使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两物体的受力个数一定相同 B a b两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相同 C a b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相等 D 当逐渐增大拉力F时 物体b先开始滑动 13 a 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它们的v vt 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加速时 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 2 s 时 a b两物体相距最远 C 6 s 时 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 4 s 时 a b两物体速度相等 相距 9 m 4

8、14 如图所示 倾角为 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 斜面顶端安有滑轮 不可伸长的轻 绳连接A B并跨过滑轮 起初A悬空 B静止于斜面上 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上的一点 使A 从竖直缓慢移动到虚线位置 在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B始终保持静止 则 A 绳子的张力一直增大 B 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C 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增大 15 如图所示 斜面体A静置于水平地面上 其倾角为 45 上底面水平的物块B在A 上恰能匀速下滑 现对B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使B能缓慢地向上匀速运动 某时刻在 B上轻轻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C 图中未画出 A始终静止 B保持运动状态

9、不变 关于放上C之后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受到的摩擦力增加了mg B 推力F增大了mg C 推力F增大了mg D 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了mg 第第 IIII 卷 非选择题 卷 非选择题 二 实验二 实验 探究题 探究题 每空每空 2 2 分 分 共共 1818 分 分 16 某同学做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 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 图钉 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 OB 和 OC 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 图乙中的F与F 两力中 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 实验时 主要的步骤是 A 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 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

10、纸 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 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 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 细绳的另一 端系着绳套 5 C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 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使橡皮条伸长 结点到达某一位 置 O 记录下 O 点的位置 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 按选好的标度 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1和 F2的图示 并用平行四 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 E 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 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记下细绳 的方向 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 F 的图示 F 比较 F 和 F 的大小和方向 看它们是否相同 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有重要遗漏的步

11、骤的序号是 和 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和 17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 Hz 它每 0 02s 打一次点 某次实验中得到匀加速 运动时的一条纸带 计数点间还有1个点未画出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 纸带在A C间的距离是 cm B点的瞬时速度为 m s C点的瞬时速度为 m s 拉动纸带运动 时的加速度是 m s2 最后三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三 计算题计算题 共共 3 3 小题小题 总分总分 3737 分分 18 118 19 9 题各题各 1212 分分 2020 题题 1313 分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计算式和物理量的单位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计算式和物理量的单位

12、 6 18 如图 a 所示 OA OB OC三段轻绳结于O点 轻绳OA与竖直方 向的夹角为 37 下方轻绳OC悬挂质量为m1 0 4 kg的沙桶 轻绳OB水 平 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 1 8 kg 的滑块相连 滑块处于静止状 态 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3 sin 37 0 6 cos 37 0 8 重力加速度g取10 m s2 最大静摩擦力按滑动 摩擦力计算 1 求滑块受到的摩擦力 2 若缓慢往沙桶中添加细沙 要使滑块静止不动 沙桶和沙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多少 3 若移去滑块 保持O点位置不变 用手牵引OB由水平位置绕O点向上逆时针缓慢转动90 求此过程中绳OB上拉力的

13、最大值Tmax和最小值Tmin 19 如图甲 乙所示 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 1 2 3 中间均用原长为L 劲度 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 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其中木块 1 被与传送带 平行的细线拉住 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 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 求 1 在图甲状态下 1 3 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多大 2 在图乙状态下 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传送 带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 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 此时细 线的拉力是多大 木块 1 3 之间的距离又是多大 20 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 经过 50m 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 25m s 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 间 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 经过

14、 60m 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 30m s 以后只能维持这速度 4 0s 设猎豹距离羚羊 x m 时开始攻击 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 1 0s 才开始奔跑 假定羚 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作匀加速运动 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 求 7 1 羚羊从静止加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 t1是多少 猎豹从静止加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 t2是 多少 2 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 x 值不能超过多少 3 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 x 值不能超过多少 8 高三第一次检测物理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B 2 C 3 C 4 D 5 C 6 C 7 D 8 A 9 BD 10 D 11 B 12 BC 13 CD 14

15、 AD 15 ACD 二 实验 探究题 16 1 F 2 C E 步骤 C 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步骤 E 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 点拉到位置 O 17 1 40 0 175 0 263 2 20 三 计算题 18 解析 1 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 由平衡条件可知 OB绳的拉力 对滑块 所以滑块受到的摩擦力 4 分 2 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由 得 4 分 9 3 若保持O点位置不变 将OB由水平位置绕O点逆时针缓慢转动 90 的过程中 BO和AO 的拉 力的合力始终与mg等大 反向 共线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 当BO竖直时 OB上拉力最大 最大值 Tmax m1g 4 N 2 分 当BO AO

16、时 OB上拉力最小 最小值Tmin m1gsin37 2 4 N 2 分 19 10 20 解 1 羚羊在加速阶段需时间 羚羊的加速度为 2 分 猎豹在加速阶段需时间 猎豹的加速度为 2 分 2 猎豹从开始攻击到减速的距离为 s 2 60 30 4 0 180m 而羚羊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为 s 1 50 25 4 0 1 0 125m 2 分 依题意应有 s 2 s 1 x 即 x s 2 s 1 180 125m 55m 2 分 3 猎豹在加速阶段运动距离为 s 2 60m 而羚羊在这段时间内运动距离为 m 2 分 依题意应有 s2 s1 x 即 x s2 s1 60 m 31 875mm 3 分 答 1 羚羊从静止加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 t1是 4s 猎豹从静止加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 t2 是 4s 2 猎豹要在其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 x 值应为 0 x 55 11 3 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 x 值应为 0 x 31 8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