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共知识试题库(论述题)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23436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知识试题库(论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知识试题库(论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知识试题库(论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知识试题库(论述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知识试题库(论述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知识试题库(论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考试公共知识试题库(论述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论述题1.怎样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答案要点:(1)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中,客观规律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能动性,只会导致实践中的失败。(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客观实际、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发现和掌握客观规律,积极进行变革事物、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3)总之,我们在实践中,应当以积极的工作热情和冷静的科学态度统一起来,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努力奋斗。2结合实际

2、如何理解“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答题要点:把矛盾的观点、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运用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就形成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两点论”是矛盾分析方法的通俗表述。“两点论”方法要求在分析任何事物、任何矛盾的时候,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根本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既要在诸多矛盾关系的对立中把握它们的统一、渗透、转化,又要在复杂的矛盾群中把握它们的差异、排斥甚至对立,全面地研究矛盾的复杂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不是均衡论,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

3、,它要求抓住根本矛盾、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把它们作为解决其他矛盾的出发点。结合实际(略)3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谈谈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答案要点:人们从一次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是有限的,要想认识一个复杂事物,必须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同时,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发展过程之中,这决定了人们的实践和认识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类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和总规律。认识的辩证发展原理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4.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谈谈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案要点:(1)我国

4、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始终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3)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一指导思想,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国民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答题

5、要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有其客观必然性。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即使在同一种所有制经济中,也存在多种实现形式。在不同的实现形式中,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职能、利益存在着差别,他们获得收入的方式也必然不同。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除按劳分配外,经营收人、资本收益、技术和劳动力价值等收入分配方式都适应和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6. 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答

6、案要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运动观,深刻地阐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我们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无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坚定不移地从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7.如何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答案要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其次,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7、是源和流的关系。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首先,认识的直接任务是获得真理,其目的在于用真理性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其次,实践目的对整个认识过程的产生、发展和方向,起着制约、定向和指导的作用。最后,如果认识脱离了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再好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联结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纽带,既有普遍性又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而成为检验一切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8.怎样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答题要点: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必须深入实际,

8、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基本前提。第二,所掌握的感性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而不能是虚假的。第三,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正确有效的加工制作。9.为什么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答案要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中国共产党正是遵循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根据自己民族的具体情况和特殊条件决定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只有坚持把我们的一切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才能敢于同任何外来压力作坚决而不妥协的斗争,才能坚持

9、独立自主的立场,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尤其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0.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答案要点: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

10、公,执政为民,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11为什么说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2)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

11、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3)只有经济大大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1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答案要点: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实际略13.如何深刻理解科学发展

12、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答案要点: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和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各方面的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要注重经济建设持续的高速发展,又要注重自然

13、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总而言之,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对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应有状态和方式。结合实际(略)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到统筹兼顾?答案要点:所谓统筹兼顾,就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要求我们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结合实际略15.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答案

14、要点:我国的对外开放,就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正确贯彻对外开放政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第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第三,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使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16.论通货膨胀的治理答:应采取以下政策进行治理: (1)紧缩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收入政策。 (2)物价政策。在通货膨胀形成过程中,垄断企业往往推

15、波助澜。因此,通过制定反托拉斯法限制垄断高价,是不少发达国家价格政策的基本内容。 (3)供给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时,还应当考虑供给方面。从供给方面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给微观经济主体松绑,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限制,让企业更好地扩大商品供给。 (4)币制改革。如果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上述任何一种反通货膨胀措施都不能扭转局势,整个货币制度已经处于或接近崩溃边缘,那么,唯一可以采取的对策就是实行币制改革。币制改革的一般做法是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对新币制定一些保证币值稳定的措施。17.试述现代企业制度 答:现代企业是拥有产权,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建立现

16、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1)产权清晰;(2)权责明确;(3)政企分开;(4)管理科学。 (二)现代企业的形式 按照不同的标准,企业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经济成分划分,可以分为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根据产业部门划分,可以分为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其他服务业;根据企业规模划分,可以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任何企业都建立在一定的财产基础之上,具有不同的法定产权形式:(1)业主制;(2)合伙制;(3)公司制。18.试分析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答: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目的是有效利用可供选择的有限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