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0901112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16457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9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090111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090111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090111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090111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090111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09011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09011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南宁三中南宁三中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 一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 一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2018 10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60 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不给分 1 夏启篡位 他从制度上确认贵族家族世代垄断首领职位的特权 标志着王权的第一 次胜利 材料中的 第一次胜利 是指 A 出现 天下为公 的局面 B 确立了王位世袭制 C 实现了原始民主 D 首创王权专制政治 2 周代的 庙 是指祭祀祖先的场所 比如家庙 太庙等 坛 是指用来祭祀各种神的 场所 比如祭天 称为天坛 祭

2、地 称为地坛等 周代 庙 的地位高于 坛 礼记 规定 宗庙为先 这集中表明周代 A 宗法制未完全确立 B 祖先崇拜占据 重要地位 C 神权已与王权分离 D 祭祀旨在宣扬 君权神授 3 孝经 记载 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 忠孝观念在中国古代深入人心 成为中 国的道德本位 这一观念源自于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宗法制度 D 礼乐制度 4 据 春秋左传 记载 王后无适 则择立长 年钧以德 德钧以卜 王不立爱 公卿 无私 古之制也 材料表明 A 礼乐制度规范贵族行为 B 传统政治中的理性考量 C 嫡长子继承制受到冲击 D 年龄德行决定王位继承 5 公元前 705 年 周桓王伐郑 大败 被

3、射中肩膊 郑庄公未乘胜追击并遣使慰劳桓王 公元前 554 年 晋师侵齐 半路听说齐侯死 闻丧而还 这表明当时 A 儒家思想左右统治者决策 B 等级制度得到 了有效维护 C 周王室权威尚未受到冲击 D 礼乐制度仍影 响政治生活 6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 没有封国封爵 没有公侯伯子男 2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 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 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材料所描述的时代应该是 A 西周 B 春秋 C 秦朝 D 唐朝 7 秦始皇规定 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 要避讳 文件上逢 皇帝 始皇帝 等字 句时 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 皇帝独尊 B 皇权至上

4、 C 皇位世袭 D 避讳制度 8 元朝人胡三省说 秦置御史 掌讨奸猾 治大狱 御史大夫统之 他认为御史大夫 的重要职责是 A 执掌奏章 下达诏令 B 统领百官 处 理政事 C 监察官员 审理大案 D 草拟诏书 审 议执行 9 学者钱穆指出 其实 宰 和 相 在春秋时代也仅是封建贵族的家臣 但到秦汉则化 私为公 变成了正式的政府执政官 这反映了 A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 专制皇权的空 前强化 C 从世卿世禄制到军功爵制的转变 D 中央集权的高 度发展 10 中国古代的 乡里 发端于先秦 秦汉时期乡里体制趋成型 举凡地方赋役征派 狱讼 治安 婚丧祭祀 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 被称为 治民

5、之基 由此可知 秦汉 乡 里 A 属于地方自治机关 B 职官由中央直 接任免 C 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 履行宗法与行 政职能 11 杰里 本特利 新全球史 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 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 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 该帝王符合 中间路线 的举措是 A 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 B 中央推行中外 朝制度 3 C 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D 世袭与军功爵 制共存 12 西汉初年 就封国的官制而言 王国的傅 相由中央任命 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史的 任免权 而相 总纲纪 统众官 这一措施 A 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B 导致封国威胁 到中央集权 C 是 无为而治 具体体现 D 促

6、进了地方经 济恢复发展 13 钱穆在 国史大纲 一书中指出 西汉武帝时 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 而丞相杨敝事先 并不知晓 或曰应关白 关白 禀告 丞相 光谓 此内朝事 无关外朝也 材料 说明当时的丞相 A 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削弱 B 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 C 已完全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D 开始接受外朝官员监督制约 14 汉代初年 二千石以上官任职满三年 可举子弟一人为郎 在有市籍的商人之外 家资 满 10 万 文帝时减为 4 万 可任郎官 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时即可由郎官中选用 这 表明汉初 A 因长期战乱官员严重匮乏 B 依政治需要选官形式多样 C 世卿世禄体制尚未被打破 D 商人入仕优化了官僚

7、体制 15 东晋南朝时期 有司选举 必稽谱籍 而考其真伪 不熟悉谱学的不能居吏部之职 这是由于 A 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B 品行成为选官依据 C 官员选任日益严格 D 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16 唐文宗太和九年 835 年 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 禁断 私人 印历日版 因为在剑 南 淮南道等地 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 其印历已满天下 有乖 违背 敬授之道 此举是为了 A 抑制民间商业活动 B 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C 垄断雕版印刷技术 D 维护中央统治权威 17 唐朝时 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 甚至参与包括宰相 在内的大臣的任命 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 宰相掌文 枢密掌武 这从

8、本质 上反映了 4 A 中央集权逐渐衰落 B 二府三司制雏形出现 C 宰相成为宦官附庸 D 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18 表 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宰相人数 曾祖 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北宋 71 南宋 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表 1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 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 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选官制度功能 弱化 19 元大德九年 中书省下达公文 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 泛滥咨禀 的做法 然而 对 重事并创支钱粮 仍重申 必合咨禀 的旧制 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 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

9、兼顾 B 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C 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D 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20 据记载 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 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 朝廷审理核定 到明清两代 知州 知府 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 这种变化反映 了 A 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专制皇权趋于顶峰 D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二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40 分 21 40 分 古今中外 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 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 不同的 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有天下 裂土田而瓜分之 设五等 邦群后 布履星罗 四

10、周于天下 轮运 而辐集 合为朝觐会同 离为守臣扞 捍 城 秦有天下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废侯卫而 为之守宰 地方长官 据天下之雄图 都六合之上游 摄制四海 运于掌握之内 此其所以 为得也 5 柳宗元 封建论 材料二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 我们可称秦汉为 第一帝国 隋 唐宋为 第二帝国 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 世族力量强大 第二帝国则大规模 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 造成新的官僚政治 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 南的水田地带 黄仁宇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三 论中国政治制度 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 也是一大变动 但宋之于唐 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 一切因循承袭

11、有变动的 只是迫于时代 迫于外面一切形势 改 头换面 添注涂改地在变 纵说它有变动 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 周 与 秦 建立的制度及其影响 18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 第二帝国 在政治结构 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 方面与 第一帝国 相比 发生的主要变化 10 分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钱穆对宋朝政治的评价 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观点加以论证 12 分 高一月考 一 历史参考答案 1 B 启继承了大禹的王位 开启了我国历史上王位世袭制 故 B 正确 A 和 C 是夏以前的 原始社会 D 是秦始皇创立 2 B 宗法制是西周三

12、大政治制度之一 故 A 项错误 题干中 周代的 庙 是指祭祀祖先 的场所 坛 是指用来祭祀各种神的场所 周代 庙 的地位高于 坛 礼记 规 定 宗庙为先 推知宗庙地位高 故 B 项正确 西周时期 神权与王权没有完全分 离 且题干未提及 故 C 项错误 君权神授的 神 指代上天 与题干无关 故 D 项错 误 3 C 依据所给材料中 忠孝观念在中国古代深入人心 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 并结合所学 6 知识判断 宗法制是一种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 C 正确 禅让制是原始社 会时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与材料无关 排除 A 王位世袭制是指按血 缘关系传承王位 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 排除

13、B 礼乐制强调规则和礼仪 这与材料 信息无关 排除 D 4 B 从材料 年钧以德 德钧以卜 王不立爱 公卿无私 古之制也 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已 经确立了一整套的权力继承的原则 一些特殊的情况都已经有了细致的规定 这体现了 一定的理性成分 故 B 项正确 ACD 项与史实不符 故排除 5 D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末期 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 A 项错误 从材料中周王伐郑受伤 和晋师侵齐 可知等级制度遭到破坏 故 B 项错误 从材料中周王伐郑受伤 可知周王 室权威受到冲击 故 C 项错误 从材料 郑庄公未乘胜追击并遣使慰劳桓王 半路 听说齐侯死 闻丧而还 可知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仍然存在 故 D 项正确 6

14、 C 没有封国封爵 没有公侯伯子男 说明废除了分封制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 不解 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 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说明对于儒学采取压制措 施 秦在地方上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并且焚书坑儒 打压儒 学 故 C 项正确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 是按照封国封爵进行 故 A 项错误 春秋时期 是百家争鸣时期 儒学并不是被打压 故 B 项错误 唐朝是重用儒学时期 故 D 项错误 7 B 避讳制度和材料中的 逢 皇帝 始皇帝 等字句时 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是 为了表明皇帝地位特殊 不可僭越 从本质上体现了皇权至上 故答案为 B 项 皇权独 尊也是为了表明皇权至上 排除

15、A 项 C 项材料不能反映 排除 D 项不符合 本质上 的要求 排除 8 C 执掌奏章 下达诏令材料没有涉及到 故 A 项错误 统领百官 处理政事是丞相的职 责 故 B 项错误 掌讨奸猾 治大狱 表明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官员 审理大案 故 C 项正确 草拟诏书 审议执行是唐朝三省的职责 故 D 项错误 9 A 由材料可知 宰 相 春秋时期是封建贵族的家臣 体现出贵族政治特点 秦汉 时期变为正式的政府执政官 体现官僚政治特点 故 A 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 宰 相 性质的变化 无关相权与皇权的关系 故 B 项错误 世卿世禄制是夏商周时期的选官制 度 军功爵制是战国时期的选官制度 与材料中时间不符 故

16、 C 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 宰 相 性质的变化 无关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 故 D 项错误 10 D 治民之基 体现了管理百姓的作用 不是自治性质 故 A 项错误 秦汉时期乡里 体制 不属于中央官制任免的范围 故 B 项错误 狱讼治安 婚丧祭祀 选举教化 7 多数属于政治管理的范畴 故 C 项错误 地方赋役征派 狱讼治安 婚丧祭祀 选举 教化 既包含有宗法的职能 也有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 故 D 项正确 11 C 根据题目中 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 可知探讨的是中央和地 方的关系 即地方政治制度问题 御史大夫是中央监察机构 刺史是西汉时设立的地方 监察机构 故 A 项错误 中外朝制度是西汉时期形成的中央机构形式 故 B 项错误 郡 国并行制是西汉初设立的郡县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地方行政制度 符合题意 故 C 项正 确 世袭制和军功爵制是古代选官制度 故 D 项错误 12 A 由材料 相由中央任命 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史的任免权 可知西汉初年对封国 权力的制约 防范封国的权力膨胀 故 A 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对封国权力的制约 故 B 项错误 材料强调制约封国权力而非无为而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