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709中国书画篆刻创作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1211911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709中国书画篆刻创作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709中国书画篆刻创作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709中国书画篆刻创作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709中国书画篆刻创作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1 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答案】舅:丈夫的父亲。 2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答案】(1)鄙:边邑,用如动词。(2)陪:增加(土地)。 3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答案】毙:倒下去。 4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答案】以为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5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答案】跻:登。称:举起。 6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呼? ” 【答案】丈夫:男子的通称。 7 犹缘木而求鱼也。 【答案】缘:攀登。 8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答案

2、】觉:醒。 9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答案】执事:办事人员。这是客气话,实际指秦伯本人。 10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 【答案】(1)为:研究。之:到,往。(2)翻译:有个研究农家学说,叫许行的人,从楚国到滕国去。 二、名词解释11隶变 【答案】隶变是指由小篆经过一系列形体的改变从而成为隶书的过程。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有隶变,才有今天的汉字。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 12

3、声训 【答案】声训是汉语训诂学术语,又称音训。它是指通过语音分析词义,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推求字义的来源,说明其命名的原由。声训可分为四种:同音、双声、叠韵和音转相近。声训起源很早,先秦古籍中时常可以见到。汉代应用较广,刘熙的释名就是声训的专书。当时的声训,有时是出于主观臆测,尤其是关于事物命名的解说,不可尽信。直到清代,才有了较为精密的方法,运用“因声求义,音近义通”的原理来研究训诂,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3衍文 【答案】衍文是一种校勘学术语,又称“衍字”,简称“衍”。它是指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来的字或句子。批注者认为这些字在这里使得意思不通,应该是在刊行的过程中有失误或

4、是有人故意加上去的。“四书”里有很多这样的地方。如“汉水以为池”,“水”为衍文。造成衍文的原因很多,如字形相似而衍,汉书. 窦田灌韩传:“窦婴、田蚡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策而各名显。”王念孙指出,句中“名显”专指灌夫。不包括窦、田二人,前面不应有“各”字; 有的因涉及上下文而衍,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王氏以为,句中“曰”、“称”同义。 三、分析题14解释语法现象。(1)齊侯曰:“豈不榖是爲,先君之好是繼。”(2)我之懷牟,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3)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4)是以君子遠庖廚也(5)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答案】(1)两个分句中的宾

5、语“不榖 、“先君之好”前置,古代汉语中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复指宾语,“是”也要放在动词之前。(2)分句“其我之謂矣”中宾语“我”前置,古代汉语中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之”复指宾语,“之”也要放在动词之前。(3)分句“一言以蔽之”中宾语“一言”前置。(4)远: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远。(5)夫人: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看做夫人。 15寫出加下划线的字對應的今字或正字。(1)趟盾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竟乃免(2)使有司寬政毀關去禁薄斂已責(3)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4)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5)乃使人興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 【答案】(1)“竟”一一“境”,边境。(2)“责”一一“债”,债务。(3)“辟”一一“僻”,僻邪。(4)“属”一一“嘱”,告诉。(5)“谕”一一“喻”,告知,使明白。 -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