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1192636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单选题1 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始于( )A. 梁武帝B. 孝文帝C. 隋文帝D. 隋场帝【答案】C 2 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 )A. 相关课程B. 融合课程C. 广域课程D. 核心课程【答案】D 3 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 )A. 直观性原则B. 教育性教学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答案】D【解析】此题是对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考查。A.C 为夸美纽斯教学理论中的具体教学原则。B 是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讨论道德教育时所提出的一项

2、基本教育原则。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秩序。他认为,在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这种秩序保证了与众万物的和谐发展; 二是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也有其本身的法则。 4 下列不属于明朝中央官学的是( )A. 儒学B. 武学C. 宗学D. 国子监【答案】A 5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于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

3、的发展具有( )。A. 顺序性和阶段性B. 社会性和历史性C. 相似性和差异性D. 现实性和潜在性【答案】B,是马克思【解析】本题是考查对教育性质的认识。马克思的这段话出自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经典论述。这段话集中说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6 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A. 颁布千子癸只学制B. 确立男女同校制度C. 设立学部D. 创设京师大学堂【答案】C 7 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流派是( )。A 实用主义教育学B. 文化教育学C. 实验教育学D. 批判教育学【答案】

4、A【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基本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 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 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 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8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古典主义特征主要体现为( )。A. 推崇绅士教育B. 推崇经院教育C. 推崇文雅教育D. 推崇骑士教育【答案】C【解析】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意大

5、利,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古罗马文化的复兴为先导,继之以古希腊文化的复兴,这种文艺复兴迅速影响到教育界。人们从古希腊罗马著作中发现了一个崭新的美好世界,对人文学科的狂热崇拜迅速蔓延到整个意大利,一些不同于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世俗学校建立起来了,教师为世俗人士,教授的也是世俗的人文学科,打破了教会对教育领导权的垄断。一些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比如弗吉里奥的“通才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又译为博雅教育、文雅教育)”、他教育理论的实践者维多利诺的“快乐之家”(又称孟都雅宫廷学校建于1423年,是早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 9 “六学二馆”是哪

6、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 )A. 隋代B. 宋代C. 唐代D. 汉代【答案】C 10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采取“道德两难法”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其依据是人的道德发展具有( )。A. 阶段性、顺序性、差异性B. 阶段性、差异性、小平衡性C. 顺序性、差异性、不平衡性D. 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理论基础的把握程度。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由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的。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能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要求在每个儿童己有发展水平基础上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道德判断水平。这道题可以引用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理解这道题,用这样的途径理解就会发现题目简单很多。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11废除八股文的法令是什么时期颁布的? ( )A. 洋务运动时期B. 维新运动时期C. 清末新政时期一、单选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