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161687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天津市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天津市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天津市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天津市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天津市宝坻区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 (1)念天地之悠悠, _ ! (2) _ ,欲上青天览明月。 (3)伤心秦汉经行处, _ 。 (4)赤壁中“ _ ,铜雀春深锁二乔。”二句抒发了作者空有才情而难遇良机的感慨。 (5)诗显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 _ ”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但愿人长久, _ ”的美好祝愿。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畸形(j) 眼 翳(y) 宽 恕(sh) 颔首低眉(hn)

2、B. 胡 髭(z) 绯红(fi) 诘责(ji) 广 袤无垠(yn)C. 睥睨(b) 彷徨(png)酷 肖(xio) 长 吁短叹(x)D. 污 秽(su) 姮娥(hng)鞭 挞(t) 脂粉 奁(lin)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不记其数冥思暇想谈笑风生天翻地覆B. 相形见拙川流不息见异思迁申张正义C. 再接再厉义愤填膺栩栩如生截然不同D. 正襟微坐惟妙惟肖迎刃而解自出新裁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国家队的一位有什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B. 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C. 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使用的东西D. 这种种子要不

3、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讨论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学习不仅需要牢记,更需要 融会贯通,举一反三B. 姚明成功的背后,不知经历了多少 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与难以想象的付出C. “鸟巢”的建成,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一宏伟的建筑令人 叹为观止D. 云南百年大旱发生后,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十分关注灾情,全力援助灾区, 众志成城,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6.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A.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B. 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C. 细小的

4、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7. 下列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A. 藤野先生-鲁迅-现代B.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C. 与朱元思书-吴均-宋代D.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奥地利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3.0分)8.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然后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又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5、,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 俟其欣悦 媵人持 汤沃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6、体之奉不若人也。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你从作者的求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的秘诀? (4)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3.0分)9.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 究 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

7、,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

8、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 轻 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病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

9、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究竟: _ ;轻薄: _ 。 (2)作者所说的“做人的训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 。 (3)“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是我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说明了什么? _ 。 (4)为什么说母亲“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请举例说明。 _ 。10.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

10、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一毛钱。”“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价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近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

11、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12、。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 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跟我同行的两个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 我 一 点 儿 也 不 懂 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

13、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 (3)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读后的感悟。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0.0分)11. 根据提示,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某一天或者某一刻,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在不经意间荡起你心中的涟漪,激起你生命的震撼。那可能是一种温暖绵软的感觉,你可能会舌尖甜甜,嘴角翘翘,忍不住想笑;也可能是一种略微潮湿的感觉,伴着一丝酸涩或刺痛,难以自抑地想哭。 请

14、以“瞬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要贴近生活,关注内心,言之有物。要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答案和解析1.【答案】独怆然而涕下;俱怀逸兴壮思飞;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东风不与周郎便;留取丹心照汗青;千里共婵娟【解析】(1)独怆然而涕下 (2)俱怀逸兴壮思飞(重点字:逸兴) (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重点字:阙) (4)东风不与周郎便(重点字:郎) (5)留取丹心照汗青 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娟) 本题为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连续性默写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 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识记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