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160614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56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市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市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市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市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2 页 高二 上 期末语文试卷高二 上 期末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 共 12 0 分 1 下列词语读音 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脂肪 zh 巨擘 b 震憾 得鱼忘筌 B 庇佑 b 岑寂 c n 拮据 赍志而殁 C 付梓 z 桎梏 g 圭臬 锱铢必较 D 讥诮 qi o 绸缪 m u 噩梦 陈词滥调 2 下列诗句中的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催短景 景 景致 霜雪霁 霁 雪停止 B 诚既勇 诚 诚实 心不惩 惩 惩罚 C 将进酒 将 请 恣欢谑 谑 玩笑 D 东南坼 坼 分裂 皆列土 列 排列 3 下列各句对诗人的描述正确的一项

2、是 1 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 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 其诗富有浓郁地域色彩 2 他是中国诗歌史上山水诗歌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被赞为 诗中有画 画中有 诗 3 他的五言咏怀组诗隐晦曲折 意旨深远 这一类型的诗歌是黑暗政治下用诗 歌进行抗争的新形式 4 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 反映现实生活 内容博大精深 风格沉郁顿挫 5 他被余光中用现代诗反复 寻觅 是 被霍霍的飞碟接到传说里的诗人 A 屈原 陶渊明 王维 李白 杜甫 B 屈原 王维 阮籍 杜甫 李白 C 陶渊明 王维 鲍照 杜甫 李贺 D 屈原 陶渊明 阮籍 李白 白居易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他撰写的小说 水浒

3、传 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是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小说 B 契诃夫是俄国 19 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与美国小说家欧 亨利 法 国小说家巴尔扎克并称为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第 2 页 共 22 页 C 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 风俗画家 他的小说 边城 是一支湘西生活的 牧歌 反映了 优美 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D 2017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是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 他的代表作品有 群 山淡景 或译为 远山淡影 长日将尽 被掩埋的巨人 等 5 下列对诗歌的评价与诗歌类型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 它的语言朴素自然 活泼生动 内容多为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2 它

4、深受民歌的影响 疏朗明白 不尚雕琢 在慷慨情怀的基础上具有清新刚 健的风貌 3 鲁迅评价它的代表作 则其言甚长 其思甚幻 其文甚丽 其旨甚明 4 它所阐发的 诗言志 美刺 比兴 以及 温柔敦厚 的诗教观 对后 世影响很大 5 它被誉为 五言之冠冕 惊心动魄 一字千金 A 汉末五言诗 诗经 楚辞 汉乐府 建安诗歌 B 楚辞 古诗十九首 建安诗歌 诗经 汉乐府 C 诗经 楚辞 汉乐府 建安诗歌 古诗十九首 D 汉乐府 建安诗歌 楚辞 诗经 古诗十九首 6 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景色 依一年时序的先后 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甲 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 乙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丙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

5、在清溪何处边 丁 水际轻烟 沙边微雨 荷花芳草垂杨渡 A 甲乙丙丁B 甲丙乙丁C 丙丁甲乙D 丙丁乙甲 二 默写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8 0 分 7 默写诗句 完成下列各题 1 杜甫 蜀相 中用 描写祠堂景色 以乐景写哀情 2 书愤 中 诗人用典明志 抒发了大志落空 壮志未酬的愤懑与悲怆 而李白则用 来一吐长安三年的郁结之气 表达对权贵的蔑视 3 李煜的 虞美人 一词中以水喻愁 将抽象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4 读到屈原 国殇 中 两句时 我们仿佛看到了楚国将士 披坚执锐的雄姿和战车交错 短兵相接的激战情景 5 古诗词中 芳草 斜阳 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 范仲淹的 苏幕遮 两句 就是借 芳草

6、斜阳 来表达诗人的乡思离情 6 范仲淹的 苏幕遮 和毛泽东的 沁园春 长沙 均描写了秋江之景 前者用 秋色连波 描绘出迷离空濛 寒凉凄清的秋波 后者则用 漫江碧透 营造出了澄澈空明 昂扬奋进的氛围 第 3 页 共 22 页 7 辛弃疾的 菩萨蛮 化用屈原 楚辞 湘夫人 中的 目 眇眇兮愁予 句 抒发了一怀愁绪 最后听闻鹧鸪的啼声 使他愁上加愁 三 诗歌鉴赏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5 0 分 8 阅读下列诗句 回答问题 塞下曲 其五 李白 塞虏乘秋下 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 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 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 少妇莫长嗟 沈德潜在 唐诗别裁 中赞叹 边月随弓影 胡霜拂剑 花 为 笔

7、端点染 遂成奇彩 请对诗句 边月随弓影 胡霜拂剑花 进行赏 析 四 语言表达 本大题共 2 小题 共 10 0 分 9 按照时序先后 写出四句写景的古诗句 不得与本试卷所引诗句重复 春 夏 秋 冬 10 微写作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校园内风景优美 四季如画 请以 招凉榭 少年湖 紫 藤苑 幸福桥 等校园风景为题材写一首小诗 古诗 现代诗均可 五 现代文阅读 本大题共 2 小题 共 22 0 分 11 阅读下列文段 完成各题 材料一 唐诗的语言 事实上 唐诗给人们留下的一般印象 不但比它以前的历代诗歌容易 理解和感受 而且比它以后的宋 元 明 清的诗歌也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这难道 不值得我们注意吗 历

8、史上也有不少作家们简单地理解了这一特点 以为只要文字 浅显明白就行了 其结果浅显明白固然达到了 而语言的丰富性和形象性则往往显 得不够 而唐诗语言的特点 正在于不仅仅是浅出 而乃是 深入浅出 这中间 的相互关系 其实正因其 深入 所以才得以 浅出 因此不仅是晓畅 而且 是丰富 不仅是易懂 而且是意味深长 这里的 丰富 和 深入 也仍然指的是 艺术的精湛 历史上也有过这样的一些作品 形象的感染力很强 而思维的概括性却很弱 例 如一些艺术感很浓而艰深费解的诗篇 这些诗篇所含有的思想性也许较强 也许较 弱 总之 语言表现上都是朦胧的 具体的如李贺的某些作品 这也就是说深入而 不浅出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9、 而艺术的主要特征就是富于形象 诗歌语言能不能够深入形 第 4 页 共 22 页 象的领域 事实上关系着诗歌能否充分地占领它的艺术领域 但是语言首先又是要 建筑在概念基础上的 这也就要求深入浅出的高度统一 诗歌语言为了适应这个要 求 因此形成它自己特殊的语言形式 一种富于灵活性 旋律性的语言 以便于丰 富的想象与清醒的理性 直觉的感性与明晰的概念之间的反复辩证交织 一种仿佛 带有立体感的语言 明朗不尽 而不是简单明了 也正是这内在的要求 才形成它 外部完整统一而有节奏感的形式 诗歌的节奏形式并不是外加的装饰品 也不是仅 仅为了易于背诵这样一种简单的目的 唐诗出现在社会发展与诗歌语言发展都是古代

10、历史上最好的时刻 这正是一个春 风得意开花结果的季节 它超过了以前 也超过了以后的一段时期 我们今天来回 顾一下这段历史事实 将是有益的 隋唐的统一 南北文风的交流 是唐诗语言成熟的社会条件 这首先就表现在诗 歌形式的进一步成熟 七言诗开始进入了全新的局面 五言乃是介于四言与七言之 间的形式 五言 七言相得益彰 共领了此后的诗坛 也便在这个时候 出现了唐 诗的高潮 七言与五言比较起来 是一种更显得俚俗而易于上口的诗歌节奏 这是因为五言 的上半行还具有四言的节奏性质 所以就更文雅些 持重些 而七言的彻底性正是 语言的一种进一步解放 诗歌形式的真正意义 本来是一种语言的解放 它的规律 性 统一性

11、节奏性 乃是属于一种掌握法则后的真正自由 而这个法则又是建立 在日常语言的现实基础上的 从 楚辞 开始的全新的语言的诗化 到此才达于成 熟的高潮 它的明快流畅 也正是它的彻底性的实现 于是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活 泼 这成熟的过程 自然也还有社会原因 六朝时代是弥漫着贵族气息的 我们只 要回顾一下门阀全盛的东晋 所保存下来的玄言诗 多数正是文雅的四言 也可想 见更接近于生活口语的七言 在当时的诗坛上是难得立足的 等到隋唐统一 基本 上结束了门阀制度 才彻底地改变了面貌 但是东晋之后 门阀势力却已在逐渐削 弱 鲍照之后 七言诗事实上也在一点一滴地发展着 特别在北朝民歌中 情况更 远胜于南朝 这些都是

12、文学史上大家所熟悉的 这里就不详加叙述了 七言诗在这南北文风交流的高潮上 就如一个翻江倒海的弄潮儿 成了天之骄子 北朝作家温子昇的 捣衣诗 所谓 蠮螉塞边逢候雁 鸳鸯楼上望天狼 前人 评之为 直是唐人 这便是南北文风交流的先声 而南朝作家则从学写七言的 燕歌行 开始 妙尽关塞之状 也为唐代的边塞诗打下了基础 诗歌语言到 此 便真正进入了 深入浅出 的天地 像 弯弯月出挂城头 北斗七星横夜 半 楼前相望不相知 一贵一贱交情见 这么接近于生活口语而又如此 形象的语言 便是唐诗语言上最不可及之处 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 又是日常生活的 这种语言的更深的基础 则是唐人的现 实生活 唐代从分裂中获得统一

13、又摆脱了六朝门阀势力的残余 使得唐帝国如日 中天 走上古代封建社会的高峰 一种生活的信念 高瞻远瞩的气概 青春的旋律 少年人的精神 朝气蓬勃地展现在眼前 所谓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不 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丰富而健康的生活气息 反映着时代的生活本 身就近于诗 扬州时有下江兵 兰陵镇前吹笛声 夜火人归富春郭 秋风鹤唳石头城 王维 同崔傅答贤弟 新丰美酒斗 第 5 页 共 22 页 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王维 少年行 这些生活的画面 只能是唐人的 这种诗歌的语言 也只 能是唐代的 如果说先秦时代曾经是百家争鸣的时代 唐代便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 代 音乐 舞

14、蹈 绘画 雕刻 书法 无一不在向顶峰发展 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鼓 舞着生活 这就必然带来了对于新鲜事物的敏感 丰富了生活中的想象的飞翔 唐 诗的语言不过是唐代文化生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它是诗的 也 是生活的 其不同于一般的语言 只是它更为深入于形象的领域 语言的诗化 正如语言本身所具有的 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它的语法 一是 它的词汇 以前者为基础的如五七言形式的成熟 虚字可以省略 新鲜的表现手法 等等 使得语句更精练 更自然 更解放 而后者则是它的丰富的语汇 这些语汇 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 也是基于生活而形成的 一个诗人写一首诗 很少都 同时由他自己来创作诗的形式 诗的语法

15、诗的词汇等 而是基于前人以及他自己 在这方面所累积的无数成果而创作的 杰出的诗人之不同于一般人 往往在于他更 善于吸取累积的成果而进一步加以创造性的运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一首成熟的诗 歌 都可以说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收获 而词汇的累积 则更非一朝一夕之事 所谓诗的词汇 并非在生活的词汇外另外有什么词汇 那种词汇也是偶然有的 则近于典故的性质 当然也不完全同于典故 如金波之为月光 银海之为雪景 芙蓉之为羽帐 玉箸之为眼泪等等 写诗时虽可以适当地用这些 究竟主要不能依 靠这些 正如写诗主要不能依靠典故一样 诗歌中的形象最好是直接从事物本身得 来 所以 诗品 序 说 思君如流水 既是即目 高台多悲风

16、 亦唯 所见 清晨登陇首 羌无故实 明月照积雪 讵出经史 观古今胜语 多 非补假 皆由直寻 这至少说明了最平常的真理 而诗坛的普遍繁荣 正是要建 立在这最平常的真理之上的 可是一般生活语言中的词汇怎样能成为富于诗意的词 汇呢 这仍然是与实际的生活分不开的 1963 年 11 月 4 日 节选自林庚 唐诗综论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诗比后世诗歌水平更高 唐诗既语言浅白 又富于形象性和丰富性 B 李贺的某些诗艺术感很浓 思想性较强 语言朦胧 但仍可算作 深入浅出 C 诗歌语言要富于灵活性和旋律性 这是为诗歌内在的理性表达服务的 D 唐代是文化与艺术的高峰 生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给诗歌创作者带来了丰富的 想象力 2 根据材料一 关于七言和五言的表述 概括得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五言诗歌和七言诗歌是唐诗高峰期的主要表现形式 B 七言比五言更文雅和持重 C 北朝民歌中的七言诗比南朝民歌的七言诗多 D 七言诗形式上的成熟与南北文风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 材料二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 既不能舍弃语言 又不应被概念和逻辑性所局限 这就 要有特殊的处理办法 诗歌因此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