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5人教新课标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5981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5人教新课标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5人教新课标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5人教新课标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5人教新课标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5人教新课标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5人教新课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5人教新课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莞”“姹”“嫣”三个生字,会写“姹”“嫣” 2个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如“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2通过指导朗读,使学生读出作者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的吃惊、赞叹的语气。3引领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从文中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并能够结合上下文与生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

2、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份特别大的礼,想知道是什么吗?环游世界,图片播放:中国(故宫、京剧、56个民族)、日本(和服、相扑)法国(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袋鼠)、美国(自由女神行为艺术)西班牙(斗牛)(图片集会)说说看,咱们都去了哪些国家?是什么让你一眼就认定了是那个国家呢?(标志性建筑、习俗)师:是的,每个国家正是因为风景不同,习俗不同,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情和民族魅力。这节课,我们跟随季羡林的文字走进德国,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齐读课题。(板书课题)二、预习交流,走近作者师:我们第一次认识季羡林,是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对话中,他告诉我们要多读书,今天我们读他写的文章,应该了解他与德国之间

3、的缘?谁搜集到了他去德国留学的资料?(课件出示: 1935年1946年,季羡林留学德国的哥廷根大学,历经近11年。留学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 1980年,季羡林因研究需要又一次来到德国。 继1935年,四十五年之后的1980年,季羡林再次踏上德国的土地,万千感慨,写下了这篇文章。)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课前大家都做了预习,课文能读正确、读流利吗?指学生读课文。2感知课文:课文这样读下来,就像季老先生在和我们拉家常,娓娓讲述着德国的风景民俗。重返哥廷根,当主人问到“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时,季老意味深长地说(出示)(齐读)“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四、品词

4、析句,感情朗读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美景的句子划下来。(板书:美丽)(一)找“花美”学生自由读,画相关语句。(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师:你从哪几个词上特别感受到了这份美丽?(预设:我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词感受到了花很多很美。)师: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什么意思?课前,有同学查过字典吗?师:从字典上的解释看,这两个词都是描写花的,(出示各种鲜花的图片)鲜花一团团,一簇簇,色彩如锦缎一样华丽,各种花儿争奇斗艳的景象,就可以称之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你积

5、累过哪些描写花的四字词语?(课件出示: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色色俱全 含苞欲放 百花齐放 芬芳扑鼻 芳香四溢 )师:再加上今天我们积累的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师:真是满目的春色,令人赏心悦目!师:姹和嫣还是要求我们会写的两个生字,大家看,这两个字都是女字旁,多形容女子的美丽,用在这个词中形容生:花的美(二)练“字美”师:是的,认真看老师来写:姹,女字旁关键是第一笔“撇长点短”,写得稍瘦一些,注意了右边正确的写法是个“宅”字,宅在家里,古代的大家闺秀就是这样的,足不出户。嫣,同样女字旁写得瘦一些,右边是焉,多用在文言文中作语气词。上面正,下面把“与”字的最后一笔横,变成四个点,一笔

6、左点,三笔右点。在你的课堂收获栏里,也认认真真地写一写这两个字。学生练写。(教师巡视,随机评价)师:如果写得自己满意了,顺便挑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词语积累下来。(三)品“花美”1.师:把词语放回句子中,再读。(范读)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那白得像雪的茉莉花。你呢?学生补充。师:把咱们的想象放进去,再读就更美了。生朗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2.师:季老只用了这样两个四字词,就把这美给描绘出来了,用词多精当啊! 师:除了这两个词,你还从哪个词感受到了“美”?预设:家家户户 花的海洋 应接不暇师:是的,这条街有,那条街有,一楼有,二楼也有,眼睛看都看不过

7、来。这就是师:作者走在街上有一种奇妙的感受,说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你知道,山阴道指的是什么吗?补充资料:原来山阴道是浙江绍兴古代的一条官道,道的两边,有花有树,有山有水,王献之在诗中曾经写道:“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季老走在这德国的街头,也有了这样一种如入山阴道的美妙感觉。(四)诵“花美”1.(配乐朗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师:(出示哥廷根街道图片范读)听着你的朗读,我们真的好像就来到了这德国的街头,不管是走过宽宽的街道,还是徜徉于窄窄的弄巷,

8、抬头向上看,学生读课文2.读着读着,你有没有感觉到走在这德国的街头,有些不一样的美丽呢?(板书:奇丽)奇特的美丽。这是德国独有的一种美。它就像一首奇丽的小诗。学生读课文3.多么奇丽的景色啊!那为什么德国这个民族会有如此奇丽的景色呢?(五)悟“神美”1.咱们联系着上文读一读,我请大家默默地读读第2自然段,写下自己的理解,勾画批注。请学生谈谈理解。2.在家中看,只能看到花朵的背影,满窗的绿色,却很难看到鲜花的烂漫。他们将花最美的一面给别人看,心里想着别人。是一家如此?还是一部分人如此?3.你看,季老先生在此连用了3个都,就把德国这种独特的养花方式写出了。我们一起读读,体会体会。齐读。4.人人如此,

9、无一例外,如此养花,多次令先生感到吃惊。于是(出示句子)(朗读)“我问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5.季先生对这样养花非常吃惊,女房东为何只是淡淡一笑?补充材料:德国的街道洁净得邪性,你躺在马路上打滚,决不会沾上任何一点尘土。家家的老太婆用肥皂刷洗人行道,已成为家常便饭。留德十年6.从“家常便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刷洗马路,已是家常便饭,这样养花,再平常不过。一切正是这样,这就像我们上车要排队,走路靠右边那样自然。这显然已是德国人的一种习惯和风俗了。原来这奇丽风景的背后,有着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啊!(板书:奇特)(引读)它奇就奇在,每一家都是这样(齐读

10、)“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难怪呢,季老先生要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7.“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8个字写起来简单,但是这种境界是很值得仔细体味的。谁能结合着课文,来谈谈你对这8个字的理解。五、回顾整体,拓展延伸1四五十年过去了,“我”又一次来到德国,那美丽依然没有改变。家家户户依然自己的花是让别看的这种境界依然是颇耐人寻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小结: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总结:风情的确不是一刹那的景色,它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一种风俗,一种文化,是积淀在民族血液里经久不变的东西。推荐阅读:季老的这篇课文,为我们了解德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打开了一扇奇特的窗。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留德十年重返哥廷根,相信会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