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159563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 古诗词默写填空(1)_,波澜动远空。(王维汉江临泛)(2)紫萚青林长蔽日,_。(欧阳修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3)_,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4)“留白”是文学作品中的常用手法,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_,_”两句就是用此种方法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5)李白行路难中以山川险阻比喻世路艰难的句子是:_,_。二、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2.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锃亮(cng)蓦然(m) 星宿(s) 卷帙浩繁(

2、zh)B. 祈祷(q)愠色(yn)贪婪(ln)翘首以盼(qio)C. 倏忽(sh)脸颊(xi) 作梗(gng)扣人心弦(xun)D. 裨益(p)龟裂(jn)笃信(d) 言简意赅(gi)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骄娆花卉慷慨激昂跌荡起伏B. 浮燥伶仃出谋画策断章取义C. 端祥恻隐莫名其妙浮想连翩D. 斑斓揣摩无关宏旨销声匿迹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要学会选择。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淡定超然?A. 冷静运筹振

3、作精神谦虚谨慎B. 振作精神冷静运筹谦虚谨慎C. 谦虚谨慎振作精神冷静运筹D. 振作精神谦虚谨慎冷静运筹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刚进入正月,一场暴雪袭击了十堰,平日繁华的城市立时万人空巷。B.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C. 运动会上,他摔倒后爬起来奋力追赶,最终超越了所有对手,成为后起之秀。D. 想要写好作文,我们必须学会在街头巷尾捕风捉影,从日常小事中发现生活之美。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文明城市的评选,十堰广大市民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弘扬。B. 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要构建

4、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更要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C. 几年来学校大力推进社团建设,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了普遍提高。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7. 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很快,冲积平原上的大太阳又莅临了,阳光迅速蒸干了舞者衣服上的雨水。风来了,云朵在大片大片的稻田里投下急速变幻的阴影,风吹得男女舞者的衣袂猎猎作响。年轻的舞者在上面跳了一支又一支现代舞,就在金黄色稻穗的包围中。雨来了,稀疏的雨点打在旁边的稻穗上,激发出更浓的香气,舞者在突来的雨点中举起高竿走动、跳跃、轻挥。舞者

5、沉稳踏地,用一种闷闷的、倔强的身体语言,倾诉对大地、对稻米的深爱。-选自林铭子人民日报稻田里的现代舞A. B. C. D. 8. 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繁多,例如分别记述春秋战国史事的左传和战国策都是国别体史书的典范代表。B.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中“聊斋”是作者吴敬梓的书斋名,“志异”指记述奇异的故事。C. 中国现代小说成果斐然,如老舍的骆驼祥子、鲁迅的朝花夕拾、巴金的家春秋等都是其中的经典名著。D. 戏剧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威尼斯商人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三、诗歌鉴赏(本大题

6、共1小题,共4.0分)9. 阅读陶渊明的饮酒,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本诗内容上主要是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C“问君何能尔”是询问朋友选择隐居之地的原因,“君”是对友人的敬称。D全诗结句“欲辨已忘言”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而无奈的心态。(2)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0. 阅读曹刿论战,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7、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

8、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_A何以战万钟于我何加焉B既克,公问其故故不为苟得也C衣食所安安求其能千里也D下视其辙其如土石何?(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所以对于交战的过程略写。B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三问三答,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取信于民”。C文中塑造的鲁庄公仅仅是一个“肉食者鄙”的平庸的国君形象。D写乡人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热忱,写庄公对比突出曹刿的远谋。(4)作为杰出军事将领的曹刿和杰出起义领袖的陈涉有很多相

9、同的特点,请任选其中一个特点具体分析。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11.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红山楂矫友田 校园的西北角儿,有一小片山楂林。那是多年以前,一些毕业前的学生栽种的。到了秋天,那些山楂树上,就挂满了绿色的“弹珠”。渐渐地,那些绿色的小果儿,开始泛出红晕,像女孩羞涩的面孔,躲在叶丛中,注视着一些青春朝气的身影。 一些淘气的同学,在山楂果儿还未熟透的时候,便会偷偷采摘一把,然后带到教室里,像儿时弹琉璃球一样弹着玩。即使那些喜欢吃零食的女生,也不屑将它们塞入口中;因为她们的口袋里,从来就不缺口香糖、话梅果儿。偶尔,她们只是相互恶作剧地将那些酸得发涩的山楂果

10、儿咬碎,而后,将它们吐掉。 他的性格有些孤僻。总是喜欢独自到那片山楂林旁,静静地思考,或者阅读。每次,见到滚落在教室墙角的山楂果儿,他就会弯腰拾起,并将它们保存起来。 尽管学校总务处的负责人,早已在山楂林旁竖上了“切勿采摘”的牌子,但是那些喜欢恶作剧的学生,仍会趁着晚自习的时候,悄悄下楼去采摘。 一天,他们的班主任带着一份通知书走进教室,她是一位身材胖胖,面容温善的中年教师。通知书的内容,是安排他们班在下午的时候,将那一片山楂林砍掉。 听了之后,他蓦地站了起来,不解地问:“张老师,为什么要砍掉那些山楂树呢?” 他莽撞的举动,令同学们感到有些惊讶。而张老师并没有生气,她只是温和地一笑,解释道:“

11、因为经常有一些不自觉的同学,去采摘山楂果儿,并扔得到处都是,校领导对此很恼火-” 下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拥向那一小片山楂林,惟有他呆在教室里。有些同学发现他的眼里竟闪动着泪花 从此,那片山楂林从校园里消失了。他变得愈加沉默了。时而,同学会发现他失魂落魄地站在那一个空荡荡的角落,在思考着什么。年终的联欢会,眼看就要举行了。为了将联欢会办得隆重一些,几名班干部经过磋商,决定将班费全部用来装饰教室,而食品和饮料啥的,则由同学们自备。 联欢会那天,各式各样的水果、饮料和小食品摆满了桌子。他带来的礼品,竟是一兜大煞风景的山楂果儿。 几个舍友都清楚那些山楂果儿的来历,那是他在同学们砍完山楂树之后,独自到现

12、场,一个一个从地上捡起来的。然后,他将那些山楂果儿洗干净,放在更衣橱里“捂红”的。 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去拿一颗酸酸的山楂果儿吃,尽管它们已经红得那么诱人。同学们竞相登台表演节目,待到他上台的时候,他说他要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多年以前,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他们一家只靠山上的那片山楂林子维持生计。每天,他的父母都要上山侍弄那一片山楂林子,期待着秋天果儿红时,能够有个好收成。 果儿熟时,他的父母就会将采摘的山楂果儿挑到几十里的山外卖掉,再用所得的钱维持生活和孩子的学费。然而几年后,山楂果儿的身价陡然跌落了,很少有人喜欢吃山楂了。在山楂红了的时候,小男孩再也见不到父母那挂满汗珠的笑脸。 天蒙蒙亮

13、的时候,父亲便挑着一担山楂果儿到山外去了。当天黑父亲赶回来时,筐子里的山楂果儿常常是原封不动。 父亲经常蹲在那一片山楂林旁,一袋接一袋地抽着旱烟。终于有一天,父亲狠了狠心说:“咱们把那山楂树砍了吧-” 母亲苦苦哀求道:“咱不能犯傻呵,山楂林可是娃儿的学费。俺想过了,咱可以把山楂果儿做成糖葫芦卖,或许还能多卖几个钱哩。” 于是,母亲学会了做糖葫芦。晚上,她忙着做糖葫芦;白天跟丈夫一起,扛着插满糖葫芦的草靶,步行几十里到小镇上卖。 就这样,那些山楂果儿养活了他们一家,也把那男孩送入了大学。然而在去年冬季一个风雪交加的一天,扛着草靶的母亲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了,再也没有醒来 讲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

14、哭了;继而,他拿起一颗山楂果儿,塞入嘴里咀嚼起来,说:“你们也许不知道,她就是我的母亲” 此时,张老师站了起来,她也拿起一颗红山楂吃了起来,眼里噙着泪花说:“这红红的山楂果儿,就是父母的心呵!来,让我们重新体味一下父母的心吧!” 转眼之间,那一兜红红的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了。 最后一个节目是张老师的,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我是你们的老师,也喜欢你们叫我一声妈妈!”(选自当代)(1)仔细阅读这篇小小说,补充完成下面对故事情节的概括。玩山楂-拾山楂-_-护山楂-忆山楂-_(2)作者为什么要以“红山楂”为题?试从情节和主题方面加以分析。(3)说说文中“他”在联欢会上讲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小说开篇描写同学们玩山楂,并与“他”对比突出其与众不同,暗示“他”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