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冬阳童年骆驼队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5548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冬阳童年骆驼队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冬阳童年骆驼队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冬阳童年骆驼队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冬阳童年骆驼队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冬阳童年骆驼队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冬阳童年骆驼队人教新课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冬阳童年骆驼队1.走近作者林海音人生标签:中国女作家、编辑和出版人,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作者名言:走人生的路程就像爬山一样,看起来走了许多冤枉的路,崎岖的路,但终于到达山顶。生平简介:林海音(19182001),原名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苗栗人。林海音自幼在北京长大,所以她很喜欢北京,并根据她在北京的生活点滴创作了城南旧事。1948年到台湾。1967年后创办纯文学月刊。作者作品:散文集窗;小说集城南旧事(成名作);长篇小说春风晓云等。文学风格:林海音创作的个人风格,是在其民族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那就是:朴素、自然、淡雅。2.拓展阅读这篇课文时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

2、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小说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而来的骆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流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课文分析】本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怎样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这些看似小小的却很有童趣的事,像一个一个的镜头,随着作者娓娓的叙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那样的美好。它可能有一点

3、单调,但是有了骆驼队,有了清脆的铃铛声,有了对骆驼队的思念,一切又变得妙不可言。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发育还不是很成熟,感受活泼激越的情绪比较容易,而要体会本文这种悠远伤感的情绪就比较困难,这就增加了情感理解上的难度。林海音的这篇文章虽好,但对于小学生却不太容易领悟,教学时教师需要多加引导。【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可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营造情感基调;通过自主学习一件件趣事,理清文章脉络;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逐渐加深情感体验;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回忆自己曾做过的傻事、

4、趣事,曾有过的奇思、妙想,充分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毡帽、优质、咀嚼、交错”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3.指导学生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来源:学科网ZXXK【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2.指导学生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借助工具书,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参照自主

5、预习卡做好预习。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约5分钟)谈话导入: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送别的音乐轻轻响起)2.看来,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出示课题)3.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1.交流小时候有趣的事。2.齐读课题。3.说一说从这冬阳

6、、童年、骆驼队这三个词语当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深情的音乐在教室里缓缓流淌,营造出淡淡的怀旧情思。教师细腻真挚的语言,“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经意间,把大家融进了课文的意象和情感空间,为下面的深入学习做铺垫。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约10分钟)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自由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1.学生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自由朗读课文。2.学生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字词的疏通为课文的理解扫清了障碍。明确四个片段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大意。三、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约20 分

7、钟)1.引导学生把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自己的感受。2.引导学生品读“学骆驼咀嚼”的片段。思考: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3.引导学生分析“想象驼铃用处”的片段。思考:对于驼铃的作用,“我”和爸爸的看法完全不同,你喜欢哪种看法?文中多处写到驼铃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吗?1.把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自己的感受。2.学生品读“学骆驼咀嚼”的片段。思考: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析“想象驼铃用处”的片段。思考:对于驼铃的作用,“我”和爸爸的看法完全不同,你喜欢哪种看法?文中多处写到驼铃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8、吗?来源:学#科#网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去理解文本,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我”对骆驼的喜爱。同时,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 “我”的天真和可爱。四、总结学法,布置作业。(约5 分钟)1.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2.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1.学生归纳学习方法。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归纳学法,为下文的学习做准备。教学过程 第2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来源:Z.xx.k.Com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回顾学法,复习导入。(约5分钟)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

9、. 指导学生回顾:我们是如何进行学习的?1.学生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收获。2. 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通过回顾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二、迁移学法,回忆童年。(约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阅读课文,还有哪些画面映入了你的眼帘?来源:学|科|网Z|X|X|K2.指导学生朗读并分析“想替骆驼剪毛”的片段。3.引导学生品读“追问骆驼去处”的片段。思考: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 “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从这个片段你体会到了什么?相互交流讨论。1.学生思考:通过阅读课文,还有哪些画面映入了自己的眼帘。2.朗读并分析“想替骆驼剪毛”的片段。3.

10、学生品读“追问骆驼去处”的片段。思考并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汇报阅读收获,老师适时点拨,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与表达,这正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三、继续品读,怀念童年。(约10 分钟)1.引导学生谈一谈: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学骆驼咀嚼”“想替骆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自然段。2.指导学生品读下面两句话,体会作者的情感。(1)“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2)“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1.学生

11、谈一谈: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学骆驼咀嚼”“想替骆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2.学生读教师出示的两个句段,交流自己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品读感悟,不仅可以降低理解难度,也可以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四、总结全文,珍惜童年。(约5分钟)教师总结:正是和这篇课文一样,城南旧事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感受,所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后来,它被拍成了电影,又深受观众的喜爱。(再次响起送别)让我们伴着深情的音乐,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学生配乐朗读课文最后两段话。这一环节照应了开头,再次深化本课主旨。在配乐朗读中,共同把情

12、感推向了高潮。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约5分钟)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六、课堂板书。学骆驼咀嚼来源:Zxxk.Com冬阳童年骆驼队 想象驼铃的用处对骆驼的喜爱想剪骆驼毛 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追问骆驼去向七、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主要是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引导是建立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让学生运用阅读、理解、分析、想象、归纳概括的方法深入探究,感悟作者对骆驼的喜爱之情和对纯真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与此同时,通过配乐朗读,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之中,从而把

13、情感推向高潮。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精彩片段师: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老师说一句话,看谁能理解“这篇文章语言质朴,耐人咀嚼”。请你来吧,还没发过言呢!生:意思是对文章反复体会。师:可以,请坐!那,咱们就来走进这篇文字。 (课件出示: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师:谁来把这段课文读一遍?来请你吧。生:挺流利的!如果能注意一下这些词的读法会更好。来,老师示范一下。谢谢同学们!谁还来读?好的,请你!(一名学生朗读)师:听你朗读是种享

14、受。谁愿意向她挑战?(一名学生朗读)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我们都听呆了!当时,看呆了的小英子几岁呀?(五岁)五岁的孩子有多高?(用手比划)差不多这么高。当时,五岁的孩子看呆了!这个“呆”字让你感受到什么?生:这个“呆”字让我感受到英子善于发现周围的事物,并对它们充满了好奇,有着一颗好奇的心。师:是啊,她观察得多仔细呀,这是在用心地感受生活。老师相信,只要你们也能这样留心周围的事物,用心感受生活,也能够写出好的作品来。说不定,还能够成为优秀的作家呢!接着找同学说说。生:我感受到了小英子的幼稚纯朴!生:我感受到了小英子的可爱!生:我感受到了小英子的天真!生:我感受到了小英子看得非常出神!师:是啊,她忘了周围的一切,觉得自己就是骆驼!生:我感受到小英子对骆驼咀嚼的好奇!师:是啊,看呆了的英子多可爱呀!这就是孩子,看到骆驼就会模仿,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喜欢和家长谈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