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教新课标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55418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教新课标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教新课标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教新课标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教新课标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教新课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教新课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导学案设计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对学、群学功能,真正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学习流程关注基础知识,关注文本主题(即文本价值),关注语言形式及语言运用;学习活动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并分课时当堂检测、验收,确保学习目标高度达成。学习目标1.会读“山阴道上,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花团锦簇”四字词语,体会“山阴道上”的意思。2.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积累课文优美语言,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3.梳理文章结构,指导练笔。学习重点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积累课文优美语言,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学习难点梳理文章结构,练习写作。教学流程第一关:重视基础

2、知识(字词训练,人人当先)学生动手查工具书,选择文中恰当的解释。读好的词一组: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 方式:生练读,放进句子读一读。二组:借助图片理解 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说描写花的四字词语及古诗词第二关:朗读能力(我读你评,读出感情)1.小组练习读文。2.选派代表读文。3.整体感知,鸟瞰全文。第三关:阅读理解(入情入境,品味人物性格)1.默读课文,把体会深的句子画出来。2.理解品读感受深的句子。3.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4.选派代表在班内汇报。师小结:刚刚我们研读了2、3、4自然段,从内容上我们体会到德国人在养花问题上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第四关:把学习过程放慢(抓住疑难)1.第一自

3、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2.课文题目是关于“花”,而结尾却写作者思想的梦?3.梳理文章结构,指导练笔。第五关:学以致用(积累喜欢的句段)1.背一背。2.写一写。结合实际谈一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3.小练笔(1)教室里(2)交车上第六关:交流碰撞师:我们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创新探究,人人参与。我们的阅读步骤:鸟瞰解剖会通,一是全文会通,二是文内文外会通。五、教学反思(一)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反思1.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变,学生自主学习,人人参与,互帮互助,快乐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上多了孩子们自主读书的声音,多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问

4、题的声音,多了孩子们的笑声、掌声,一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孩子们禁不住说:“这么快就下课了。”不再盼着“怎么还不下课”。2.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改变,孩子读书的时间多了,孩子交流的时间多了,孩子训练的时间多了,孩子写的时间多了,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了培养。3.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意识强了,完不成作业的现象少了,优化完成作业的学生数多了,体现了比、帮、超的教学氛围,幼苗茁壮园丁喜,在课改的日子里教师累并快乐着。4.困惑:探索多元化展示形式,多元化展示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多元化评价,活学活用。(二)教师主导地位体现对驾驭教材能力的反思1.对高年级篇章的教学反思。在语文知识技能层面的教学中,中年级和高年

5、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不同的。中年级偏重段的学习,高年级则以篇章的学习为主。篇章的教学难点是什么?我觉得,不是全篇写了什么,而是全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组成一篇文章的。这种布局谋篇的能力培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需要在整体感知环节做好两件事:(1)清晰地梳理全文写了什么。(2)了解各部分之间在内容和逻辑上的关系。遗憾的是,许多阅读课在这两件事上做得都不够好:第一件事做得不细,粗略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仅仅是为了研读重点部分做准备,而第二件事几乎不去做。2.对高年级词句段教学的反思。高年级也有词句段的教学,它和中年级词句段的教学是有区别的,我认为高年级的词句段教学是在篇章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与中年级相比要求明显更高,任何一篇文章的词语、句子、段落,都与全文内容有紧密的联系,甚至只可以说,那些词语、句子、段落的意思或内涵是由文章整体决定的,忽略了篇章整体,对那些词语、句子、段落的理解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如何在高年级进行语段教学,本课教学也进行了探索,比如,对“家家户户”一词的理解,不是理解词语的含义,而是讨论为什么使用三次,而且这三次是分别放在三处描写里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