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将相和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55206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将相和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将相和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将相和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将相和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将相和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将相和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将相和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册第五单元教材说明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本单元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能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培养熏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单元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

2、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本单元教学,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四篇课文在这两个方面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比较感兴趣。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其次要注意适度拓展,举一反三。本单元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读原著,但可以查查有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知道这些名著的存在。名著的魅力是多方面的,只通过学习和阅读几篇课文,要让学生全面感受名著的魅力,是远远不够的。本单元教材无非

3、是引子和例子,主要目的还是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作准备,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本组教材的教学安排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2课时。18 将相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

4、文内容,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来源:Zxxk.Com2.学生自学课文,检查预习情况。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1. 学生预习课文:(1)读准生字词语,通读课文。(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三个小故事,分别是哪些小节?(3)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2.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解题1.板书课题:18 将相和 (1)读准“相”的音。(2)将相和中的“将”指谁?“相”又指谁? 板书:廉颇 蔺相如(读准“廉颇”的“

5、廉”和“蔺相如”的“蔺”的音。)(3)介绍时代背景:媒体出示图片师: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纷起。秦国凭借强大的武力,占据了巴蜀,吞并了魏国,还多次进犯赵国和与之相邻的楚国。老将廉颇十分了得,把守边关,威名远扬,使秦王想吞并赵国的野心无法实现。将相和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说明:从课题入手,理解题意,了解时代背景。2. 理解题意:课题中的“和”是什么意思?二、学生默读课文,自学媒体出示要求:(1)读准生字词语,读通课文。(2)课文主要写了哪三个小故事?分别是哪些小节?(3)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来源:学科网ZXXK三、检查自学情况1.媒体出示词语: 理屈 抵御 和氏璧 允诺 完璧归赵上卿

6、胆怯 侮辱 鼓瑟 击缶 负荆请罪 2.读准词语的字音。来源:Zxxk.Com( 特别关注“侮辱”,两个第三声连读时,“侮”读第二声)师解释“上卿”:古代高级官名,为高级长官,分上、中、下级。上卿是诸侯下面最高的官职,相当于宰相的位置。3.指名分节读课文:课文写了哪三个小故事,并说明这三个小故事的起止段落。(1-10;11-14;15-18)说明: 第十五小节学生可能会有分歧,让学生明白此段落主要写了蔺相如被封上卿,职位高于廉颇,与后文写到的廉颇很不服气密切相连,不可分开。4. 给三个故事拟小标题。结合板书: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负荆请罪5.根据小标题,选择一个故事概括大意。(完璧归赵:秦王知道赵

7、王有一块和氏璧,便写信给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池交换,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见秦王无意交换,就要与宝玉同归于尽,并巧妙地将宝玉送回赵国。 渑池会见: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让赵王为他鼓瑟并让人记录下来。蔺相如以死相逼,让秦王为赵王击缶。负荆请罪: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避开廉颇,廉颇知道后很羞愧,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 说明:概括故事主要内容时,要指导学生说清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6.这三个小故事能不能改变顺序写?(不可以。课文的三个小故事,每一个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有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

8、,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个完整曲折的故事。)说明: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四、学习第一段,通过人物言行的读议,了解人物品质。1. 廉颇不服,认为蔺相如就靠一张嘴,爬到他的头上去了,他说的对不对?蔺相如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一段。2.默读第一段。媒体出示:阅读要求: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划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圈圈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学生默读、勾画、思考。)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指导。(以下为重点要指导分析的句子) (1)出示第六小节师引导:蔺相如想了一会儿,他在想什么?联系上下文思考。(秦王就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肯

9、定无意换城,但秦国又那么强大,不答应他可能会派兵进攻。我是赵国人,应该为国家出力。宝玉一定要送去,但若秦王不守诺言,我就有责任将宝玉带回。)从中你感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爱国的,勇敢的)指导朗读蔺相如的这段话。(义不容辞,十分坚决的)(2)出示句子: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关注这句话里动词,从这些动词上你体会到了什么?(蔺相如誓死保护和氏璧)边做动作边练习朗读。理解“理直气壮”。文中,蔺相如的理由是什么?那为什么不说理呢?(理直气

10、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蔺相如的理由是秦王答应用15座城交换和氏璧,可现在没有履行承诺。而且,蔺相如已经看出秦王根本不愿交付15座城,以一人之力和秦王说理是完全没有用的)和氏璧虽然价值连城,但为了它蔺相如连命也可以舍去,他这么做就是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不能让秦王恃强凌弱。结合朗读指导。(3)出示句子: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

11、从来不讲信用的!” 引导学生从“化装带璧”、“大大方方”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指导朗读蔺相如的话。说明: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教会学生要理解蔺相如的品质,就要先划出描写他言行的句子,再找找句中的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体会。避免了传统阅读教学逐段讲解的弊端,通过品析句子让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丰满起来。4.教师小结:蔺相如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秦王的骗局,又抓住秦王爱璧的心理,机智勇敢地与秦王斗争,争取主动,赢得时间,做到完璧归赵。既保住了宝玉,又避免了一场战争,为赵国立下了大功。蔺相如真是机智勇敢。板书:“机智勇敢” 来源:Z+xx+k.Com5.师生合作读“完璧归赵”的故事。(生读蔺相如表现的内容)那么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五、作业:1.抄写词语(媒体出示)召集 商议 允诺 隆重 约定 胆怯 推辞 拒绝 能耐 诸位 和氏璧 无价之宝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2.有感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3。【板书设计】18 将相和 来源:Zxxk.Com 廉颇 蔺相如 完璧归赵 机智勇敢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