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人教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11539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人教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年级上册语文第 6 单元教案(人教版)20 古诗两首学习目标1、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生字,会写“孟、浩、陵”等七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3、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4、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从中感受友爱、友情的温馨。教学重、难点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课前准备1、搜集并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 12 首;J22、预习这两首古诗,了解李白与王维的生平;3、课文插页的挂图。第一课时对联导入,揭示课题1、师吟诵一对红楼梦中的对联,并写下来:“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 ”2、导语,揭题。人生苦短,在漫漫

2、人生路上,除了亲情之外,还有一种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友情。有人说,友情是真挚且宝贵的。的确,正如对联中所说的,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录。今天我们所要学习内容便与友情有关。(师板书课题)学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初读古诗,读准读通。a、生试读,诵读(注意“孟、陵、辞”的读音)。b师范读(也可录音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想:古诗描述了一件什么事?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2、学法“引路” ,自学古诗。a、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我们应怎样来学习古诗?b归纳如下学习方法:知诗人 解诗题 理诗句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3、 “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 。 J3a、指名简介李白。 b说说诗题给了我

3、们哪些信息? c指名学生朗读,注意咬音的准确。 4、明诗意。a、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古诗。b、查字典或借助课文提供的注释,把它们“移注”到诗行中,读懂诗句的意思;记下不懂的问题,标注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全班交流。5、入诗境,悟诗情。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从具体的诗句中体会到的?6、围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 提示:指导各组采用不同的汇报形式,如:介绍李白与孟浩然;说诗句意思,用逐句朗读逐句解释的方法;抓住“黄鹤楼” “之”烟花” “尽唯见”等重点词,解释、朗读、品味;抓课文插图,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画面,小组合作将李白与盂浩然在黄鹤楼边

4、依依惜别的情形表演出来等。)7、小组汇报、交流。(提示: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来想象烂漫的春天景象,并能用一小段话描写下来,当场点评。)8、诵读诗句,体会情感。J4a找出一对近义词( 孤 唯) ,想象:当时李白伫立在岸边,他可能做了些什么?b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李白与孟浩然的心情。c、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拓展延伸,自主学习1、出示唐朝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 a、罢:完了;完毕。b柴扉:柴门。2、出示自学要求。a、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该诗。b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学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尝试赏读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

5、的思想感情。3、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作业1、背诵两首古诗。2、预习送元二使安西 。第二课时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上节课所学的两首古诗。J52、在浩如烟海的诗歌王国里,有关友情的古诗也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又要和同学们一同来学习两首古诗。“内外联动” ,扩大“容量”1、先出示课文中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再出示唐代高适的诗: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 董大:高适友人,生平不详。曛:太阳落山时的余光,这里指昏暗的意思。2、学生按照上节课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这两首古诗。3、学生交流、汇报。(形式自选。可先说第一首,也可先说第二首,更欢迎两

6、首一起说。)a、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意境。b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故人”与“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一样吗?分别指谁?c “故人”一词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的哪个词相似?体会两位诗人与友人别离时的心态一样吗? 为什么?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自由 “选点” ,进行“练笔”J61、请学生就这四首古诗做一番赏析,从中品读出友情的珍贵。2、师出示小练笔要求:自由选择下列的一道题,进行描述性的练笔。a、当时李白伫立在黄鹤楼边,目送着好友的船渐渐远去的帆影,请展开合理想象,把李白的神情、

7、动作等描述下来。b王维与元二借酒饯行,请想象一下,当时二人会有怎样的表情流露,并会说些什么。c、请用具体、生动的文字,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场景描述下来。3、学生练笔,师课堂巡视。4、师生点评学生练笔。课堂总结请学生们尝试用一句话谈谈自己对友情的理解。作业1、默写送元二使安西 。2、修改课堂小练笔。作业板书设计下(去)(西) 黄鹤楼扬州 (东)J7(湖北省) 送元二使安西劝更友情 教学反思 21 搭 石学习目标1、认识“谴、惰、俗”等 7 个生字。会写 “洪、暴、猛、涨”等 1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猛涨、裤子、平稳、平衡、联结、清波荡漾、理所当然、有序、伏下”等 1

8、1 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3、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教学重、难点品味由 “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J8课前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2、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课文插图,乡亲们协调有序走过搭石的图片。(有条件的可制成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激趣引入,质疑定标1、激趣导入(出示几幅有关桥的图片,或课件展示桥的图景。)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桥?你们知道桥的作用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搭石 ,作者没去赞美雄伟壮丽的大桥,没去描绘古老的桥梁,而想念

9、起家乡小河里那些不起眼的石头,(出示课文插图),这些石头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呢? 你们想了解吗?2、质疑定标。“搭石”这个词对绝大多数同学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想弄明白一些问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适时引导,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如:a、什么是“搭石”?b搭石是怎样铺成的?c、人们是怎样过搭石的?d为什么搭石留给作者这么深的印象?个性自读,自主感知J91、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语。2、第二遍:试着从课文中寻找同学们提出问题的答案,并提出自己通过努力但没能解决的问题。3、第三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并写上旁注,说明为什么喜欢。合作交流

10、,释疑解难1、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欣赏、评价。2、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相互帮助解决。3、全班交流,反馈。解决几个问题,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a、什么是“搭石”?b作者围绕着搭石描绘了哪几个生活场景?c、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搭石?练习1、识记生字,指导书写a、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特别注意俗(su)、绰(chuo) 、序(xu) 的读音。b交流识记方法,写字经验。(“ 涨、衡”左中右结构的布局;“惰”右上角是“左” ;“序”里面勿写成“矛” 。)c、练习书写生字。J102、抄写本课的词语,给生字表中的生字并扩词。3、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检查反馈

11、,复习巩固1、抽读生字卡片。2、听写部分词语。寻美悟情,晶读熏陶1、寻美,知情。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 ,有看得见的具体“美” ,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把你认为美的句段读给你的同桌同学听,并向他(她)谈谈你的体会。2、赏美,悟情。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受,赏美悟情。)例一:“上了点年岁的人 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 )从中体会老人的公益之心。例二:“每当上工、下工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a 看图,品读这段话,想象那优美动人的画面,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情景。 J11b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体会动作的协

12、调有序。c朗读,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例三:“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a “风景”是什么意思 ?b作者用文字向我们描绘由搭石引发的一道道风景,如果你是画家或摄影师,你会画下或拍下哪几道风景呢?你能给你的画或照片取个题目吗?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c、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如:背老人过搭石;相让;流动的画;紧走搭石)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a、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b赞颂了搭石什么精神?联结着乡亲们什么美好的情感?c、的结尾表面是赞美搭石的,如果改为以赞美“家乡人”作结的,你准备怎样写?请试写几句。3、诵美,传情。a、读一读,把你认为“美”的语段,高声

13、诵读,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b评一评:指名朗读,让学生在评议中增强语感。4、创美,抒情。a、有个作家说过“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其实,你我的生活也处处有美的存在,你发现了吗?12b学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课后延伸,拓展选做题:a、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b小练笔:把你发现的平凡生活中的美的事情或场景写下来。作业板书设计21、搭石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教学反思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 8 个,会写“峡、桂、移” 等 12 个字,能正确读写“海峡、桂树、移植、台湾、彼岸、袭击余震、满怀、空旷、暂停、同胞

14、、血脉”等 12 个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5、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课前准备1、收集两岸同胞互相关爱帮助的故事。2、一张中国地图(或制作课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谈话:搭石的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了人间的真情。今天要学习的却是从挽救生命的大事中去赞美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2、揭题。出示地图( 或课件),引导学生理解 “台湾海峡” ,适当讲解一些两岸现状,突出两岸同胞的亲情。指导写“湾、峡” 。整体感知1、自由读,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5、注意时、地、人、事这四要素)2、从地图上找出“杭州市”和“台湾花莲” ,理解“跨越” 。3、思考:“生命桥”在课文中指什么?自学生字词1、自学,互教互帮,借助拼音读准确。2、分类检查读音:a,8 个生字词;L 其他注音的字词。注意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如:暂(zan)、髓(sui)、绽(zhan) 、辗(zhan);14U 的拼读:躯 (qu)、腥 lv);多音字读法:间(jian、jian)。3、写字指导。9 个左右结构的字归一类,以 “峡、湾、脉”为重点;2 个上下结构的字,以 “暂”为重点;另一个为一类。4、指名分段试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学习一、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2、出示重点句,与课文原句对比阅读:这个刚满 18 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如果不尽快移植骨髓,将面临死亡。3、讨论:你觉得哪句写得更好?为什么?(师引导从“含苞的花朵“凋零” “惟有才能”等词句理解小钱病情严重,急需救助,体会生命的宝贵。)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原句。作业1、抄写生字。2、收集两岸同胞骨肉亲情的故事。第二课时情境导入1、出示课文插图。谈话:两岸同胞怎样全力抢救小钱的? 哪些地15方最使你感动?2、学生自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