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学校网络舆情监管实施办法

上传人:路** 文档编号:121132767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大学学校网络舆情监管实施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xx大学学校网络舆情监管实施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xx大学学校网络舆情监管实施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xx大学学校网络舆情监管实施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xx大学学校网络舆情监管实施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大学学校网络舆情监管实施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大学学校网络舆情监管实施办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大学学校网络舆情监管实施办法为进一步加强xx大学网络舆情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保持清新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一条 学校办公室是网络舆情管理单位,事件责任部门是舆论引导处置的第一责任人。第二条 本制度中所称的网络舆情,指可能或已经对我校形象、对师生产生负面影响的网络报道、言论和虚假信息。第三条 学校成立网络监管队伍,各部门、学院的负责人为本部门的网络信息安全责任人,并由各部门指派专人担任本部门网络舆情管理员,具体负责本部门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第四条 网络舆情监测(一)以学校网络

2、监管队伍为主,建立上下贯通、分级监控、全面覆盖的舆情监控网络,对网上舆情实施全天候监控。(二)监测对象主要是经常出现涉及xx大学相关舆情信息的各主要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网络论坛(百度贴吧)、微博、微信等发布的有关报道、帖子以及跟帖、转贴。(三)监测内容主要是对学校的意见、建议、投诉、咨询、评论等。(四)学校师生员工不得查阅、复制或传播下列信息: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2.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3.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4.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5.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6.损害学校声誉、形

3、象的不实言论。第五条 网络舆情研判。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教育信息技术与资源建设中心及各部门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及时上报,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学校办公室负责分析判断事件的级别和程度,并对舆情走向做出预判,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一般事件处置,由事件部门和学校办公室部负责,结果上报学校。重大事件处置,由校分管领导牵头进一步展开舆情研判,研究制定应对和处理舆情的具体方案,明确舆情处置时间、程序和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第六条 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重在引导,对可能出现热点问题的事情要切实保障大家的知情权,以坦诚的态度,如实反映事实的真相,争取

4、理解、信任和支持。除涉密事项外,能公开的尽量公开,营造对学校发展有利的积极健康的氛围。第七条 网络舆情控制(一)了解掌握突发或重大事件详情,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势态;反应迅速、步调协调、应对有力、化危为机,及时妥善处理矛盾与问题。(二)一般性突发事件和网络热点事件,相关单位根据学校办公室的意见,必须一天内进行初步处置和回应。重大突发事件和网络热点事件,经有关部门对事件进行综合调查和详细核实后,必须半天内进行初步处置和回应,并由学校确定的新闻发言人负责发布。未经许可,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相关信息,不得接受校外媒体采访。(三)积极寻求互联网管理部门的支持和相关网络媒介的配合,引导舆论。第八条 需要组织网上舆论引导的,学校网络评论员应积极参与网络互动,客观、准确地进行舆论引导。第九条 将每次网络舆情的处置情况汇总报送学校办公室备案,建立公关危机案例库,并定期分析和通报。第十条 落实网络舆情监控管理责任制。对迟报、瞒报和漏报网络舆情,失职、渎职、擅自发布虚假信息报道,导致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学校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