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长春版含答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31586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长春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长春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长春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长春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长春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长春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长春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60分钟10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shyng tu zh yn sh j l q dio nng chu lyu b li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6分)沸腾(fif)唾手可得(tuchu)骰子(tug) 蛮牛(mnln)熬粥(oo) 手绢儿(junjun)三、用“”标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4分)人至义尽()鼻青脸种()斤斤有味() 挑肥捡瘦()四、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5分)1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2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3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是时候还早。( )4他惊异得喊起来了

2、,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5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五、按要求答题。(6分)1一天没吃饭,可把我饿坏了。(改成夸张句)_2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改为陈述句)_3大家都说元宵好吃。(改为双重否定句)_六、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6分)1故乡的元宵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汪曾祺。()来源:学科网2腊八粥开头一句话“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中的三个“孩子”意思相同。()3故乡的元宵中,故乡的元宵节并不热闹,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所以作者很不喜欢故乡的元宵节。()七、下列诗(词)句分别描写的是什么节日?(4分)1爆竹声中一岁除,

3、春风送暖入屠苏。()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八、阅读乐园。(26分)来源:学科网(一)儿时中秋夜随着年岁的增长,走过的地方多了,吃过的月饼也风味各异。但再贵再甜的月饼,都不如记忆中童年时代的月饼好吃。 其实细细想来,童年的月饼做工很粗糙,材料就是面粉和糖,有的里面夹着花生,有的里面夹着肥肉,用一层油纸包着。尽管如此,我还是期盼中秋节的到来,期盼着中秋的月饼。 那时每当中秋之夜来临,一家人聚在一起,晚饭后,母亲把月饼拿出来,我们兄弟两人一人一个,衣兜里还装着花生和糖果,撒欢着跑向村里的晒谷场。晒谷场上早已聚集了许多小伙伴,大家把各自的月饼拿出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往嘴巴里送。有的小伙伴眼馋别人

4、家的,提出要“分享”,于是,你吃一小块我家的,我尝一小口你家的,滋味似乎真的不同。 吃完了月饼,我们开始玩各种游戏。无须灯光,天上的那轮又大又圆的明月就是我们天然的灯光。晒谷场旁边的草垛是我们极好的藏身之处,大家闹啊,笑啊,整个晒谷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而父辈们则聚在晒谷场旁边的老枫树下,聊天、喝茶、抽烟说古道今。母亲们和姑娘们也聚在一旁,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一边手里还在忙活着打毛线、钩白色衣领。夜色渐浓,父母们招呼着自家的孩子回家了。热闹的晒谷场顿时冷清下来,村庄也逐渐沉入静谧之中,只是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月辉一碧万顷,洒满整个山村。许多美好的事情都成了记忆中的往事。中秋还是那个中秋,月饼已

5、不是那时的月饼。吃着现在时髦的月饼,却怎么也品尝不出儿时的味道。1. 给第五自然段的“”里加标点。(2分)2请用“_”画出与文章第一自然段相对应的句子。(2分)3作者儿时的中秋之夜有哪些美好的回忆?请写一写。(4分)_4现在的月饼种类繁多,为什么作者却说品尝不出儿时的味道呢?(3分)_(二)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话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

6、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现了。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

7、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6分)(1)所有的人家。()(2)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来源:学科网(3)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2概括这个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_3重阳节有哪些习俗?(3分)_4桓景为什么要与瘟魔对战?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_来源:学科网ZXXK十、快乐习作。(35分)

8、题目:_,真有趣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一种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内容要具体,语言要流畅,400字左右。答案: 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一、输赢投掷眼屎吉利曲调浓稠腊月玻璃二、fitutumnojun三、人仁种肿斤斤津津捡拣四、1.稠密2.猜测3.准备4.惊奇5.喧闹五、1.示例:一天没吃饭,饿得我前胸贴后背了。来源:学_科_网Z_X_X_K2每个人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3大家没有不说元宵好吃的。六、1.2.3.七、1.春节2.中秋节八、(一)1.、。2中秋还是那个中秋,月饼已不是那时的月饼。吃着现在时髦的月饼,却怎么也品尝不出儿时的味道。3和小朋友“分享”月饼。在晒谷场上和朋友们玩。父辈们在树下闲聊。母亲们和姑娘们在树下边聊天边干活。4儿时的月饼里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二)1.(1)家家户户(2)披星戴月(3)不分昼夜2桓景的父母和许多乡亲们害瘟疫去世了,桓景决定拜师学艺除去瘟魔。经过刻苦练习,最终把瘟魔打败了。3重阳节有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等习俗。4桓景想为民除害,让百姓健康地活着。他是一个勇敢,愿意为他人献身的人。九、思路点拨:先选取一个自己觉得“真有趣”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记叙或描述节日的盛况,要突出“真有趣”的特点,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来。例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