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119170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1、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据史载,明清时期,建宗祠、修宗谱、定族规的风气极为兴盛,几乎没有不立祠堂的宗族。安徽歙县棠樾鲍氏是明清著名的商人世家,资财雄厚,其宗祠建于棠樾村口,祠前石路上至今耸立着七座由明清两代帝王御赐匾额的石牌坊,足见当年之壮观。祠堂祭祖是宗族最重要的活动,族中16岁以上的男子必须出席祭礼,族人违犯族规家法,要在祠堂以祖先的名义执行处罚。这说明A 宗祠兴盛与当地经商风气直接相关B宗族势力发展对中央集权明显不利C传统礼教因宗

2、族势力发展而焕发生机D中国古代具有家国一体的文化特质2下面两幅图主要反映了A宗法制度遭到了很大破坏B由分裂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分封制度产生了双重影响D分封制的崩溃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3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B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4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

3、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秦始皇此举的主要意图是A建立保密制度 B震慑谋反之徒C维护皇帝权威 D削弱丞相权力5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 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C监察官员,审理大案 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6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 宣政院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枢密院7“他们凭藉祖先的余荫凡州郡掌管选举诠叙的官吏,如中正、功曹之类,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而且由中央到地方的高级长官亦由他们包揽独占,使一般平民不易有参加的机会

4、。”材料反映的是A科举制形成的必然性 B察举制引发社会动荡C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 D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8表 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表 1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9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种做法A使中书省地位超越尚书省 B有利于防范宰相的擅权C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能 D说明监察机构日益完善10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

5、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铺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11“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A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妨碍皇权高度集中C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强化君主专制统治12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

6、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A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 B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C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 D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13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

7、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14下图为中国国宝圆明园鼠首和兔首。据香港报道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当年从北京圆明园掠走的十二生肖青铜兽首像中的鼠首和兔首。引发中国抗议,轰动全球。文中“当年从北京圆明园掠走”与哪一事件相关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1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马尾海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16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割占土地 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勒索巨额赔款A B C D 17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某条约第十

8、款规定:“上谕以诸国人民遇害被虐各城镇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该规定反映出A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侵华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18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材料评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A金田起义 B北伐 C定都天京 D西征19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

9、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A 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资政新篇未实现20太平天国一方面宣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另一方面对四书、五经也只是删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把儒家思想中的基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都保留了下来。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仍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局限 B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C以“拜上帝会”为理论武器 D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21辛亥百年第一乐章:“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

10、铸就的“民族丰碑”是A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C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D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22严泉在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中写道:在责任内阁制国家里,当政府与议会发生异议时,政府拥有解散权,即有权提前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立法机关。而临时约法却没有规定解散权,形成一种单向的权力制约关系。这表明临时约法A降低了国家行政权力 B赋予议会过大权力C政体的构建存在缺陷 D目的在于维护共和23下面的漫画创作于20诅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吋的社会背最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A对五四运动爆发的漠然 B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C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 D

11、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24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25在国民党二大上,时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在闭幕词中说:“我们所做的工作, 是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广东要在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前,至少能够把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都放在本党主义领导之下。”为此,中国国民党A兴师讨逆,发动“二次革命” B挥师北伐,推进国民革

12、命C宁汉合流,完成国家统一 D联共抗日,维护民族独立26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的陕北,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候,中国工农红军A 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国民党的“围剿”C 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D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27下图邮票纪念的历史事件A确立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总方针 B标志着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完成C红军从此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堵 D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28有学者指出:“虽然1688年革命缺乏前一个时期的丰富多彩的细节,但其结果对英国本身的发展和英国成为欧洲强国都更具有确定性和决定性的意义。”据此可知,“光荣革命”A使英国找到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B保留了英国的君主制传统C开启了温和地实现社会变革的方式D实现了议会对权力的控制29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A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B两党角逐内阁局面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