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声单元双基双测(A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118960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声单元双基双测(A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声单元双基双测(A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声单元双基双测(A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声单元双基双测(A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声单元双基双测(A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声单元双基双测(A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声单元双基双测(A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声测试卷(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2019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初三期中)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D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答案】D【解析】A. 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故错误;B. 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错误;C.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传播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故错误;D. 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故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看见发令枪冒

2、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故正确。2(2019北京初二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教室内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同学们说话音调放低些C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因为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快【答案】C【解析】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错误;B教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错误;C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正确;D用超声波能清洗眼镜是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错误。3(2019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初二期中)在教室里,我们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回

3、声主要原因是( )A教室中讲话声音轻 B教室中人太多了C被墙壁吸收了,无反射 D教室内前后、左右的间距太小【答案】D【解析】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 ,因此区分开原声和回声最短距离是0.534m17m,在教室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所以我们的耳朵听不出说话声与回声,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故D正确。4(2019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初二期中)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 )A水下考古用声呐测水底情况 B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C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D预报海啸、台风【答案】D【解

4、析】A、水下考古用声呐测水底情况,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不符合题意;B、海豚是通过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来,再接收到,判断出物体的位置和大小,是利用了超声波定位的原理,不符合题意;C、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也是利用了超声波回声定位,不符合题意;D、海啸和台风发出的声音频率都低于20Hz,次声波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建筑物、掩蔽所、坦克、船只等障碍物,科学家可以用仪器监听到海浪、台风和地震时产生次声波,预测海啸和台风,符合题意。5(2019黑龙江达呼店镇中学校初二期中)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C戴上防噪声

5、的耳塞 D在市区种草植树【答案】D【解析】AB、限制建筑工地的工作时间、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可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在市区种植花草树木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故选:D。6(2019黑龙江达呼店镇中学校初二期中)吹笛子发声主要是由( )A笛子的竹管振动发声 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C演员的嘴唇振动发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B【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吹笛子时,笛子中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故选:B。7(2019山东初二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

6、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答案】D【解析】A. 因为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说明真空中不能传播,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琴弦绷紧的音调高,松弛的音调低,不断用手指改变对小提琴琴弦的控制,是用手指改变琴弦的松紧,从而可以控制琴弦的音调,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 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 B超是利用超声来工作的,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8(2018黑龙江初二期中)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

7、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答案】D【解析】A、响度是由物体的振幅决定的,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减弱进入耳朵的声音,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C错误;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正确。故选:D。9(2019吉林初二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答案】A【解

8、析】A、振动可以发声,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不同,歌手的声带结构不同,音色不同,所以我们根据歌手的音色来判断歌手是谁,故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对固体和液体而言最慢,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当我们休息或学习时,乐声也影响我们,因此也是噪声,故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10(2019山东初二期末)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B医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C声音在真空中和空气中都以340m/s的速度传播 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9、答案】B【解析】A、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故错误;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所以医生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故正确;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故错误;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故错误。11(2019广西初二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现象B超声波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C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D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

10、以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利用电子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答案】D【解析】A、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多次反射造成的音响效果,故A正确;B、超声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实际上是利用了超声传递能量,故B正确;C、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时我们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故C正确;D、飞船内有空气,航天员可以直接交流,飞船外没有空气,就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交流了,故D不正确。12(2019广西初二期末)如图所

11、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音调与乙的音调相同 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振动的幅度比乙振动的幅度大【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程度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偏离程度大即甲振动的幅度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综上所述ABD说法正确,C说法是错误的。13(2019广西初二期末)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图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图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

12、需要介质D图丁: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答案】D【解析】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A正确;B、当小球接触到发声的音叉时小球会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即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B正确;C、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D、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14(2019辽宁初二期末)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说话时响度小些 B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闻其声识其人,是根据

13、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因为超声波的速度较大【答案】A【解析】A、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教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不能大声说话,即响度放低些,故A正确;B、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D、用超声波能清洗眼镜是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15(2019安徽初二期末)如图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甲音叉上,当用小锤敲打右侧的乙音叉,我们能听到乙音叉发出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甲音叉弹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乒乓球被弹开说明甲音叉

14、也在发声 B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停止敲打,乙音叉会立即停止振动 D停止敲打,甲音叉会立即停止振动【答案】A【解析】甲图中,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会弹起这是因为声音由空气传播到左边的音叉,使左边的音叉振动,故A正确,BCD错误。16(2019山东初二期末)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1分钟内振动了600次的物体,能发出人耳容易听到的声音 B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音调C同一个发声体发出90dB的声音比50dB的声音振幅大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从声源处降低噪声【答案】C【解析】A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物体在1分钟内振动了600次,则f10Hz不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不能听到;故A错误;B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dB)来表示;故B错误;C同一个发声体发出90dB的声音比50dB的声音响度大,振幅大;故C正确;D安装噪声监测器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