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118134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B.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尊重C.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独:只、唯独D.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抵押【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平时积累,立足于课堂和课本,作业和练习,还要扩大阅读范围,广泛涉猎。可以使用代入法、结构分析法、知识迁移法等。C项,独:难道。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我(蔺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会害怕廉颇将军吗?故选C。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会论虞常 会

2、武等至匈奴B. 引赵使者蔺相如 虞常果引张胜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欲因此时降武D.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平时积累,立足于课堂和课本,作业和练习,还要扩大阅读范围,广泛涉猎。A项,会:一起、共同;翻译:一起来审处虞常;会:恰逢,侍奉,正赶上;翻译: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A项不同。B项,引:引见,延请;翻译: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引:牵连,攀供;翻译: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B项不同。C项,因:通过,经由;翻译:廉颇通过门客引领到蔺相如门前谢罪;因:趁着;翻译:想

3、要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C项不同。D项,矜:怜惜,怜悯;翻译: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矜:怜惜,怜悯;翻译: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D项相同。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认真分析每个选项提供的句子,可以采用翻译法判断正误,首先翻译每个句子,重点明确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对每个句子中的加点文言词语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要求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B.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虽才高于世,而

4、无骄尚之情C.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D.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词性,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A项,为:为所:表被动;翻译:我苏武父子没有功劳和恩德,全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为: 动词,成为;翻译: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A项不同。B项,之:代词;翻译:如今能得到牺牲自己报效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大斧砍杀、汤锅烹煮的极刑,也实在是我甘心乐意的。之:结构助词,的;翻译: (张衡)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

5、骄傲的情绪。B项不同。C项,于:介词,在;翻译:单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于:介词,在;我的头将与这和氏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C项相同。D项,以:介词,在;翻译:苏武在始元六年春回到京师长安;以:介词,凭借;翻译:(廉颇)被任命为上卿,凭借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闻名。D项不同。故选C。4.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宁许以负秦曲B. 反欲斗两主C. 空以身膏草野D.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用法的能力,这是一道词类活用的题目。在古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

6、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原来的词性,这就是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记课本中的例子,同时还要掌握各活用类型的特点,做到举一反三,解题时可以使用排除法。A项,负,使动用法,使承担;翻译:宁肯答应秦国使他来承担理亏的责任。B项,斗,使动用法,使相斗;翻译:反而使两主相斗;C项,膏,使动用法,使肥沃;翻译:白白地使身体成为草野的肥料;D项,奇,意动用法,认为奇特;翻译: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故选D。【点睛】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4)数词活用为动

7、词,数词的使动用法(5)名词用作状语5.下列各组语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 求人可使报秦者 畔主背亲,降虏于蛮夷C.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乃设九宾礼于廷,D.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君何以知燕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的类型及特点进行分析。学生要牢记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做到举一反三。A项,都是被动句,意念被动,译文为:(张衡)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见”表被动,译文为: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够得到,

8、白白地被欺骗。B项,定语后置句,“者”为定语后置标志,译文为: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为降虏于蛮夷”是状语后置句,“于蛮夷”作“为”的后置状语,译文为:背叛主上,背离亲人,在蛮荒夷狄之地做投降的俘虏。C项,都是状语后置句,“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作“ 饰”的后置状语,译文为:形状和酒杯相似,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图案来装饰; “于廷”作“设”的后置状语,译文为:于是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D项,都是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为宾语前置,译文为:自从有史书典籍的记载以来,还没有像这样灵验的;“何以”为宾语前置,译文为:您凭什么了解燕王呢?故选B。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9、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 婉约派和豪放派是宋词的两大流派,婉约派的代表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代表有苏轼、辛弃疾。其中,婉约派是宋词的“当行本色”。C. 张衡传中称张衡“遂通五经,贯六艺”,其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D. 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可以展开联想回忆,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五经”是

10、指:诗书礼、易左传,说法错误,左传应为春秋。故选C。7.下列关于三国谋士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肃为董卓的谋士,曾鸩杀少帝,让董卓挟持献帝从洛阳迁都长安;董卓大闹凤仪亭时,他劝董卓把貂蝉赐给吕布,以笼络吕布。最后被司徒王允斩于市曹。B. 贾诩本为李傕谋士,让李傕聚陕人,反攻长安,献计退西凉军。后投奔张绣,劝张绣投降曹操,张绣不堪受辱,他又为张绣谋划,夜袭曹营,大败曹操。C. 陈宫原为县令,原感于曹操忠义,弃官跟随曹操,又因为曹操误杀吕伯奢的家人而离开曹操,后为吕布谋士。吕布兵败后,陈宫宁死不降,被曹操处斩。D. 沮授为袁绍谋士,袁绍兴兵攻打许昌,沮授建议袁绍缓守,被袁绍拘禁;建议袁绍

11、派精兵守乌巢,被袁绍叱责,袁绍兵败,被曹军捕获后,投降曹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本题具体考查了三国演义的有关情节。答题时要认真阅读题干,然后逐项进行分析,注意细节,做好与原文的对比,细致分析有关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等。并且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内课外作品,多欣赏,多思索。A项,“他劝董卓把貂蝉赐给吕布”错误,应是李儒劝董卓把貂蝉赐给吕布。B项正确。C项,“曹操误杀吕伯奢的家人”错误,应是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人,曹操把吕伯奢也杀了。D项,“投降曹操”错误,应是沮授拒绝投降曹操。故选B。【点睛】进行名著阅读时,可以把初读、联读、细读、品读、回读等阅读方法的选择运用作为阅读

12、指导的关键,运用这些阅读方法读出小说的人物、情节、社会环境以及作者、读者的情感态度。同时,经典名著提倡细读。细读促使我们从一本书生发开去,了解更多相关背景,并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探究,是一个把书“从薄读到厚”的过程。注意学生理性思辨地阅读名著的培养。理性思辨一方面是为了达成一些关于作品的基本共识,这些基本共识,就是在打“精神的底子”;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人去亦云,被所谓权威与普世文化牵着鼻子随意地“贴标签”。8.下列关于三国文士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蔡邕被董卓征召,一月三迁其官,拜为侍中,董卓死后,蔡邕感其知遇之恩,伏尸痛哭,触怒太傅袁隗。众官力救之而不得,后被缢死狱中。B. 司徒王允

13、利用董卓、吕布皆好色,以“连环计”挑拨两人关系,策反吕布,诛杀董卓。杨奉、董承杀入长安城,王允不肯逃跑,以身殉国。C. 太尉杨彪施反间计,让郭汜的妻子挑拨郭汜与李傕的关系,使得李傕、郭汜在长安城下混战;献帝迁都许昌后,被曹操疑忌,免官归乡里。D. 曹操让祢衡为鼓吏,祢衡在宴席上击鼓之后,当庭指斥曹操,不识贤愚,常怀篡逆;后出使刘表,被黄祖斩杀,曹操得知此事后叹息不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本题具体考查了三国演义的有关情节。答题时要认真阅读题干,然后逐项进行分析,注意细节,做好与原文的对比,细致分析有关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等。并且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内课外作品,多欣赏

14、,多思索。A项,“蔡邕感其知遇之恩,伏尸痛哭,触怒太傅袁隗”错误,蔡邕感董卓知遇之恩,伏尸痛哭,触怒司徒王允。B项,“杨奉、董承杀入长安城”错误,李傕、郭汜杀入长安城,王允不肯逃跑,以身殉国。C项正确。D项,“曹操得知此事后叹息不已”错误,曹操是有意为之,想了一条借刀杀人之计,他知道荆州的刘表是个性情暴躁的人,如果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依刘表的脾气非把他杀了不可,这样一来,非但可以将祢衡除掉,自己还可不担那杀害名士的恶名。所以曹操得知祢衡被杀后不会叹息不已,表示惋惜。故选C。9.下列关于三国武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赵子龙原为袁绍部下,因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改投公孙瓒。磐河一战中,和刘备相见,二人相见恨晚;公孙瓒兵败自焚后,四处飘零,在卧牛山附近得遇刘备、关羽,从此跟随刘备。B. 太史慈感念孔融对自己母亲的照拂,单枪匹马去救被围困的孔融。北海之围解后,太史慈又跟随刘备、孔融解救被曹操围困的陶谦。后酣斗小霸王孙权,被设计活捉,遂投降孙权。C. 典韦为曹操手下猛将,曹操称他为“古之恶来”。曹操中计陷落濮阳城时,典韦冒烟突火,杀入城中,救出曹操;张绣夜袭曹操营寨时,典韦身无片甲,死拒寨门,让曹操有机会逃脱。D. 徐晃原为杨奉手下将领,曹操请天子驾幸许都时,徐晃当先拦路。曹操爱其才,遣满宠游说徐晃,徐晃愿投曹操,却绝不愿杀杨奉以为进见之礼,满宠称其义士。入见曹操,操大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