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117294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32题,每题1.5分,共48分)1公元前516年,齐国上空出现了彗星,按当时的说法,慧星出现是灾祸的象征。齐景公准备举行一次祭祀,以消除灾祸。大臣晏婴认为,如果国君有好的德政,还怕什么慧星?反之,如果国君像夏桀、商纣那样暴虐,违命乱德,那么即使祈祷又有什么用处?这反映出当时A君权神授观念受到彻底批判B形成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D出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2晋文公召周天子参加践土会盟,春秋记之为“天王(天子)狩(视察)于河阳”;臣杀君,子杀父,春秋一律写成“弑君”、“弑父”,反之,杀掉乱臣贼

2、子则一律写作“诛”。这种写法,被称之“春秋笔法”。由此可见“春秋笔法”A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B表达对礼乐秩序的倡导C强调对社会变革的赞赏D寄寓对中央集权的诉求3、墨子里有这样一段话,巫马子对墨子说:“我与你不同,我不能兼爱。我爱邹国人胜过越国人,爱鲁国人胜过邹国人,爱我家乡的人胜过鲁国人,爱我家族的人胜过家乡人,爱我的双亲胜过家族人,爱我自己胜过爱我双亲。”据此判断,巫马子属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4地震发生后,某皇帝第一反应是认为自己得罪了上天,并下“罪己诏”检讨自己的施政得失。这一行为反映了A“敬天保民”思想B“为政以德”思想C“君轻民贵”思想D“天人感应”思想5、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

3、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当时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B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C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D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6宋明时期的设计文化,由汉唐时代追求的雄浑壮美,转向静寂典雅、精致内敛的意境之美,讲究秩序稳定,公正规范,并逐步成为一种时代风尚。这一变化反映出A理学思想影响社会文化生活B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C门阀士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D传统文化价值观被屏弃7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

4、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B国家权力全面深入了基层社会C理学逐渐成为了官方哲学D儒学丧失了社会道德教化功能8、唐宪宗曾将法门寺佛骨迎入宫中供养,韩愈认为“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义”,要求皇帝“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同时他认为道教“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材料反映了韩愈A吸收融合佛教道教思想B迎合君主专制集权需求C主张重振儒学正统地位D论证伦理秩序的合法性9、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

5、教条。”李贽学说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A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文化钳制B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C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D没有出现可供他借鉴的思想10、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把顾炎武视为清代学术开山之第一人,认为顾炎武对清代思想界具有深远影响。梁启超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顾炎武A批道学、离经叛道的思想观点B谈心性、分权众治的治国方略C明义理、扶植纲常的价值取向D兴实学、明道救世的经世主张11、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知府的支持下,刻印了中国第一幅依照西洋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随后,根据这一地图的形制重新刻印的地图不断出现,甚至万历皇帝也令人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

6、。这批地图 图4 坤舆万国全图(翻刻版) A冲击了中国士人的思想世界B动摇了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C带动了中西文化的长期交流D诱导了对外政策的根本转变1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日益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五经博士;楷书;神农本草经 架火战车;明夷待访录;西游记 天问;司南;稷下学宫 玄秘塔碑;“三吏”、“三别”;金刚经 ABCD13、明朝中后期,刊刻通俗书籍的民间坊肆,发行了一种以戏曲小说形式演绎和表现佛教内容的新的文学样式作品,且配有大量版画。这种新文学样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民众消费观念变化B雕版印刷技术改进C佛教影响逐渐增强D市民

7、阶层日益扩大14 19世纪60年代以前,仅有少数学者译介西方物理学著作。此后,格物入门(1868)、电学全书(1879)格物测算(1882)等物理学专著相继翻译出版,物理教育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推动B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C科举制度的改革D近代大学的广泛建立15 1902年,梁启超撰写了古议院考,提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认为上古时期的中国就已经萌生了议院制度的雏形。由此可知,梁启超A鼓吹西学中源减少变法阻力B认为古代政治比西方优越C托古改制宣传民主共和思想D为立宪运动寻找历史依据16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既不同于达尔

8、文的生物进化论,又异于赫胥黎、斯宾塞的人文主义进化学说,而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其直接与国际政治之弱肉强食的从林法则相联系。严复此举意在A警醒国民变革图强B抨击列强弱肉强食C宣传科学开启民智D倡导革命救亡图存17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钱玄同认为“准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鲁迅甚至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材料反映了当时些知识分子A对社会改良主张存在偏颇极端B发扬民主科学精神质疑传统C结合了本国国情研究实际问题D积极响应“文学革命”号召18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的集合体,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华侨;直到19

9、24年以后,国民党才发展为一个开放的、具有广泛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这一变化主要是基于A中国政党政治的成熟B军阀割据政治环境较为宽松C“三大政策”的推动D孙中山加强了革命领导核心19孙中山在谈到民族问题时说:“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重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A强调普遍平等民权B极力宣传反清排满主张C主张推翻封建帝制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20 20世纪20年代后期,毛泽东指出:“每个农村都必须造成一个短时期的恐怖现象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农民)葬入坟墓

10、。”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A主张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C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明确了农民阶级的革命领导权21“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毛泽东的这一论述最有可能出自A井冈山的斗争B中共七大报告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22、苏格拉底经常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通过谈话揭露对方的无知,以此来刺激人的求知欲,因为他的论辩方式,苏格拉底也被看作是智者学派,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A适应现实需要追求功利B研究重心转向人和社会C

11、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D追求知识及人的自我约束23、公元前5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的智者。但是到了后期,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因而有些人又把智者称为诡辩者。材料反映出在古希腊A思想学术走向没落B诡辩亦为社会需要C智、诡界限逐渐消失D个人主义有泛滥迹象24、文艺复兴时期,教堂里面的绘画和广场上的雕刻,主题是宗教,表现的往往却是真实的人生,一些以朝圣或形容神迹的故事,其中又隐含了许多为了信仰而不惜挑战权威的故事。这说明文艺复兴A否定天主教会权威B推动了信仰的自由C追求人的自身价值D恢复古典传统文化25、日内瓦从两方面彻底改革教会组织:一是大大简化教会组织和仪式;二是神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其中牧师、圣师、执事和长老四种教职均“由公众投票选举”产生。民主教会建立的深远意义主要表现在A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的权威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兴起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改革使国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领26、伏尔泰很赞赏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乃是政治和哲学的一种典范,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