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现代企业制度和会计管理模式

上传人:liz****ppy 文档编号:12111402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视现代企业制度和会计管理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透视现代企业制度和会计管理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透视现代企业制度和会计管理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透视现代企业制度和会计管理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视现代企业制度和会计管理模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现代企业固有的性质和要求,按照世界通行的国际惯例和标准,来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多元化、多角化、集团化经营,并且日益呈现大规模、跨国化、跨行业的经营趋向。现代企业的上述特征,对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立起既和国际惯例接轨,又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会计管理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

2、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不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1. 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征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由于现代企业集团化、跨地区经营的特征,企业总机构必须妥善处理好和下属分支机构之间的财务管理关系。处理好统一性和自主性的关系,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做到既能灵活地集中财力,保证生产重点需要,使资金得到有效使用,又有利于调动下属分支机构的积极性。使其在保证完成总机构下达的各项经济任务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自主权,享受相应的经济权益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由于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广、分支机构多、物资流量和资金流量大,企业必须从商品经营为主转变为以资本经营为主。总机构应成为投资中心和分配中心。分支机

3、构成为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要适当划分各级管理权限,费用计划管理,资金有偿使用。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标,为股东或投资者谋求最大的回报。 (1)适当集中财权,强化管理。资金调度权、资产处置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财力人员的任免权要集中总机构,各分支机构只有经营权,实现由分权型管理向集权型管理的根本转变。同时,缩小管理半径,尽量少设三级或以下的分公司,减少管理层次,有利于适当集中财权,实现有效监控。(2)健全内部机制,强化财务监管。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因此必须保证财务管理的权威地位。财务管理机构设置要科学,财力管理制度要健全统一,执行要有刚性,检查、监管要到位。设立内部结算中心,以便有效融通资

4、金和加强监控。实行公司内部财务信息联网,提高财务监控质量。 (3)实行目标管理,健全激励机制。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考核最终成果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方式,实现对下属分公司的绩效评价和控制,是最理想的激励方式,对调动下属分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的积极性来说,是一种强制约束机制。(4)统一采购物资。实行类似政府采购制度的统一采购制度,以利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仓储费用,加速资金周转。2. 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征的财务会计组织机构。国际上企业财务会计组织机构分为三种类型摘要: (1)超脱型。即在董事长下设财务总监,分管企业财务会计业务。这种机构体现了董事会的授权,又有利于充分体现财务会计的地位和功能,有效地维护股东或投资

5、者的权益。(2)专家型。即在总经理下设和副总经理平行的总会计师,负责分管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目前我国企业大多采用这种设置。这种机构充分体现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专业性和决策中专家意见的权威性。 (3)分权型。即在总经理下设负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副总经理。这在美国的企业中比较常见。在这种机构中,负责业务的高层主管都拥有财务副经理的头衔。直接向总经理报告财务情况。 就我国企业来说,股份制企业可以实行第一种超脱型,而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实行第二种专家型比较适合我国的情况。财务会计机构还是不必分设为好,更有利于讲求效率。3. 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征的会计管理体系。根据我国企业的会计实践和现代企业的要求,企业会计管

6、理体系应该分为一般会计,责任会计和管理会计三个层次。 (1)一般会计。即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具心得计准则及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处理企业各类账目,按时向税务部门和社会保险等部门交纳税费。一般会计是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的基础,它完整地记录企业经营活动的收支情况,并通过分类账、损益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向外报送财务报告,为企业的管理层财务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同时提供投资者(国家)和股东作为投资的参考。(2)责任会计。在西方现代管理会计中,责任会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主要是通过解决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上责任不清的新问题,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

7、济效益。二战以后,非凡是6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大公司对内推行了分权管理,事业部制应运而生。对事业部制的管理控制,在会计方面主要 就是依靠责任会计。事业部制的核算、控制、考核等,无一不是采取责任会计的方法进行的。在我国,非凡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如目标管理、指标层层分解和考核、厂内银行结算等,丰富了我国责任会计的内容。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其集团化、跨地区、分支机构多的特征,而对外又面临着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残酷的竞争,迫使企业内部的管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责任会计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紧密结合,使会计控制的职能大大加强,会计信息的适时

8、反馈功能充分发挥。这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责任会计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会计,主要利用价值形式,通过建立各级责任中心、目标管理、差异分析、责任转账、编制责任报告和责任报表等方法,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耗费、占用和成果进行核算和监督。它通过集中管理,反映、核算、控制和考核企业内部各级各单位的价值运动,并且和班组经济核算相结合,和各级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挂钩,使企业内部做到责、权、利结合,真正解决吃“大锅饭”的新问题,从而达到企业管理目标优化的目的。企业经济责任制和责任会计密不可分,经济责任制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责任会计基础上,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巩固和不断完善有赖于责任会计的进一步参和,没有责任

9、会计,就不会有真正的企业经济责任制。通过责任会计和企业经济责任制的结合,对企业内部各层次、多层次责任管理,建立不同种类的责任中心并对各级责任资金、责任成本、责任效益进行核算、控制、分析,使会计管理真正深入到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中去,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向纵深化、科学化发展。实践证实,在现代企业中,将责任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会计学科,从管理会计中独立出来,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责任会计的理论探究和实践的深化。(3)管理会计。它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积累资料,以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为主,面向未来的规划和控制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数据资料。它主要通过对企业价值的猜测、计划、控制和决策,包括企业财务目标的制订、利润规划、财务预算的编制、财务控制和成本控制、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新产品开发猜测和销售猜测等,为加强企业管理,参和决策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