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含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21080424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熟练掌握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表现以及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2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认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古代城市的发展与演变。2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 、整体感知古代商业的发展本课要学会概述我国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深刻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充分认识到认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感受到经济发展与统治政策之间的辩证关系。二、古代城市的发展与演变 (1)从城市的功能上看,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

2、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来看,从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市镇。(4)从城市的分布上看,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三、古代商业的发展趋势(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2)交易物品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场。(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贝等货币。北宋时还出现纸币“交子”。(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如晋商和

3、徽商的出现。(5)流通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及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四、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其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五、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内容链接点政治二府三司制,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日益完善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宋词在民间兴起,描绘市井生活的风俗画成为画坛亮点;政治上的重文轻武使士这一阶层尤为活跃,儒学有了突破性发展理学产生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较发

4、达;重农抑商政策松动文化理学产生,宋词、风俗画兴起,印刷术六、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1)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大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晓市”等形成并发展。(3)商业交通发达,水上和陆上商运十分兴盛,长途贩运发达。(4)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了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会。(5)商人群体活跃。汉代商人就已成为社会交往活动中最活跃的人群之一,到明清时期,则出现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如晋商、徽商等。(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易误辨析

5、 “市”“草市”“夜市”“晓市”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草市”主要是指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夜市”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晓市”即早市,也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素质拓展】问题探究一:材料(中国古代的海上探索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朝贡关系的确立证明中原王朝的合法性。而朝贡贸易也并非以利润为导向,而是以政治关系为基础的,依照“薄来厚往”的原则进行,基本上可以说是经济利益单向输出(明清时期)在禁海政策的影响下,中国海洋活动发展逐渐偏离了正常轨道。

6、海洋观的落后使中国对于海洋的认识始终没有达到西方近代海权的高度。 摘编自刘小军关于中国当代海权的若干思考归纳中国古代海洋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答案: 问题探究二: 材料: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 全球通史中这么写道: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生产了爆炸性的影响。”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思考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像西方社会的商业革命“生产了爆炸性影响”的原因。答案原因:经济: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新的生产关系的萌发。政治: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展。文化:理学的保守

7、性使社会陷于僵化;科举制度限制了新观念的萌发。民族关系: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打断了商业革命的进程 【解题技巧指导】逆向型选择题解题技法首先逆向型选择题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 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技巧体验:1“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唐以来“

8、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答案】A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丝绸之路2史书记载:“会子(南宋的一种纸币)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关于南宋时期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是( )A交通发达B会子得到广泛使用C商业繁荣D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这种纸币的用途是“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可以看出,这体现出南宋时期长途贩运的内容,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到的是货币带来的问题;B选项错误,我们无法得到“广泛”的结论;C选项不是材料所要展现的具体内容,过于笼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