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杰出的中外科学家检测人民版选修4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078750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杰出的中外科学家检测人民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杰出的中外科学家检测人民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杰出的中外科学家检测人民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杰出的中外科学家检测人民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杰出的中外科学家检测人民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杰出的中外科学家检测人民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杰出的中外科学家检测人民版选修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为了弄清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不顾危险,亲口尝服曼陀罗花酒,亲笔记下感受。这说明李时珍()A.性格比较执拗B.只信自身所见C.治学态度严谨D.轻视前人经验答案:C2.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药物学著作,李时珍能够写成这部巨著的最主要原因是()A.李时珍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B.中国古代有大量的医学成就可供借鉴C.中国各地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药物资源D.明朝政府极其重视对传统医学的总结答案:A3.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曾说:“我国

2、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他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最大贡献是设计和修建了()A.淞沪铁路B.唐胥铁路C.青藏铁路D.京张铁路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詹天佑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最大贡献是设计和修建了京张铁路。答案:D4.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这一事实说明()A.地质力学理论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B.只要实践有理论指导,就能成功C.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成功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答案:D5.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根据李四光的理论,我国勘探部门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油田。

3、这些油田的建成适应了我国()A.改善国际形象的需要B.工业化建设的需要C.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D.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答案:B6.“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这是对哪一学科领域特点的概括()A.地质学B.微体生物学C.第四纪冰川学D.地质力学解析:注意结合题目中“地质学”“力学”两个关键词,可推断为地质力学,故选D项。答案:D7.李四光在许多科学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成昆铁路的选线就运用了他的()在崇山峻岭间穿行的成昆铁路A.地质力学理论B.古生物学理论C.冰川学理论D.地震预报理论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四光亲自组织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三线地

4、区,为成昆铁路的选线做出了重大贡献。答案:C8.“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质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恩格斯这段评论针对的是()A.牛顿B.伽利略C.巴罗D.笛卡儿解析:材料中提到了光学、数学和力学三个方面,选项中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只有牛顿。答案:A9.有学者评价牛顿:“以他对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提出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B.运用了“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C.提出引力中光线会发生弯曲的观点D.第一个充分

5、运用了实验的研究方法解析:材料体现了牛顿在解释和预见物理表达形式的方法。其中“对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体现了数学表达形式的精微,而实验的方法“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故本题选D项,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答案:D10.1933年纳粹上台以后,爱因斯坦发表了不回德国声明:只想生活在实行公民自由,宽容,以及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的国家,国家是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2005年德国把这个信条刻在德国政府大楼上,以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这说明()A.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B.相对论得到了美德两国的认可C.爱因斯坦崇尚民主、自由和科学D

6、.德国政府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解析:爱因斯坦在德国的纳粹时代离开德国,迁居美国,正是体现了启蒙运动中民主与法制的思想,并以自身的行动对抗法西斯的专制,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不完全相符。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1题8分,第12题11分,第13题12分,第14题14分,第15题15分,共60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四时用药例中记载:“经云: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

7、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光绪蕲州志卷三十七艺文志李时珍传中记载:李时珍年十四发愤读书,十年不出户阈,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备究时珍晚年学尤笃,昼夜不辍,自号濒湖山人。著医案二十卷集唐律六卷又著天文、地理、奇门遁甲诸书。(1)根据材料,概括李时珍用药的哲学思想。(4分)(2)根据材料,分析蕲州志中对李时珍评价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4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李时珍的哲学思想可以理解为顺应自然规律,天人相应整体观。第(2)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第一小问阐明观点:正确。第二小问“理由”:可以从其研究除涉及医学、药学之外,还涉及哲学、天文、地理、文学

8、、训诂等多种学科,足见其“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备究”的精神与能力作答。参考答案:(1)顺应自然规律,天人相应整体观。(2)正确。理由:其研究除涉及医学、药学之外,还涉及哲学、天文、地理、文学等多种学科,足见其“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备究”的精神与能力。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明朝有一本书自1606年传入日本后,日本的科学界、教育界、医学界将它奉为至宝。传抄、改编、译刻、研究,历久不衰。仅16371714年,就至少被翻刻9次。他们称这部书“汇揽百学”,认为“未读本草愧为医”。材料二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

9、;但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哪本书。作者是谁?(6分)(2)材料二中“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请列举三位对牛顿有重大影响的“巨人”。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牛顿有哪些重大“发现”。(5分)参考答案:(1)本草纲目。李时珍。(2)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发现:发现二次项定理以及创立微积分;制成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提出经典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13.伟大的历史人物往往以其超凡的人格魅力

10、、与时俱进的理论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时代的前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05年4月20日北京青年报环球光速昨晚耀长城:为纪念划时代物理学大师逝世50周年,全球举行“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这位物理学大师说过这样的名言:“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于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也将其评选为“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材料二1939年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后来,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

11、拉魔盒里跳出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并曾说过:“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原子能之父,我是以一种很间接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实上我没有预见到原子能会在我这个时代释放出来,我只是在理论上认为它是可能的”“由于我不能预知原子能在今后的益处,我只好说目前它是个威胁。但也许这样也好,它可迫使人类在国际事务中采用秩序,倘若没有这种恐惧的压力,这种秩序决不会出现。”摘编自爱因斯坦晚年文集(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阐述这位伟大人物对人类的贡献。(4分)(2)概括材料二中爱因斯坦的观点,并谈谈你对原子能的认识。根据材料,归纳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8分)参考答案:(

12、1)他创立的相对论给科学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根据相对论得出的质能关系公式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的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相对论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2)爱因斯坦的观点:原子能用于战争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原子弹的威胁使人类在国际事务中更加注重秩序。认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大国间的核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核能的放射性污染可能严重破坏环境,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危害。人格魅力:乐于奉献,淡泊名利,生活节俭;关心人类,对社会有崇高责任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等。14.阅读材料,完成

13、下列要求。材料徐光启(15621633),明代科学家、政治家。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改庶吉士,迁赞善。从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学习西方数学、天文、水利、地理、火器等“有用之实学”,译成几何原本泰西水法诸书。万历四十一年,力主以西洋历法修正旧历,遭守旧势力反对,托疾离朝,自购田地,屯垦天津。万历四十七年,为抗击清兵侵扰,累疏自请练兵,遂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练兵通州。天启年间,遭阉党排陷,告病闲住,从事农业科学的研究和农政全书的编写。光启博学强识,治学范围包括数学、天文、历法、地理、水利、火器制造等许多方面,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以几十年精力,潜心探究农业科学,总

14、结中国历代农学著作和当时农业生产经验,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编著成科学巨著农政全书。著译达六十余种,主要有崇祯历书测量法义勾股义九章算法徐氏庖言等,多收于徐光启集之中。(1)根据材料,指出徐光启从事科技研究的贡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专注于科技研究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1)贡献:学习西方实用之学并译著,从而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或促进了西学东渐);撰写了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农政全书,有利于科技的继承与发展(或对数学、历法和农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原因:明朝政治的腐败(或阉党排陷,无心于官场;或守旧势力反对,官场失意);新航路开辟后,传教士来华,受西方文化、科技影响

15、较大(或西学东渐的影响);徐光启博学强识,对科技有浓厚的兴趣;受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或小农经济占主导)。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祖冲之“专功数术,搜拣古今”,广泛收集从上古时代起直到6世纪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天文历法方面,编制了一部新历法,即大明历。曾经设计制造过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以及类似于木牛流马的陆上运输工具。最值得一提的是,祖冲之将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的程度。据隋书律历志记载,祖冲之确定了的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的真值在这两个近似值之间,即3.14159263.1415927。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成果,直到约一千年后,才为15世纪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和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所超过。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祖冲之科学研究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祖冲之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8分)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