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自主招生班)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077613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自主招生班)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自主招生班)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自主招生班)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自主招生班)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自主招生班)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自主招生班)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自主招生班)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试卷1、 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A按军功选官 B科举考试选官 C察举制选官 D九品中正制选官2.云梦秦简载“县、都官、十二郡免除吏及佐、官属,以十二月朔日免除,尽三月而止之。”材料中官吏的任职方式是 A.中央任命 B.军功受奖 C.察举征辟D.科举考试3.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

2、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A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B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C. 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4.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只能导致社会的无序。苏格拉底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他认识到 A民主政治不利于社会稳定 B直接民主易导致权力滥用 C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D城邦体制束缚了国家发展5.为扭转货币发行的混乱状况,美国邦联政府根据邦联条例所授予的权限,于1781年进行金融制度改革,成立北美银行,发行纸币;但各州对此不屑一顾,到1786年有7个州继续发行自己的纸币,导致邦联政府金融改革的夭折。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 A. 美国只

3、是名义上获得独立 B各州对邦联条例不满 C. 美国邦联制存在明显弊端 D各州与邦联矛盾不可调和6.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赦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分封制受到冲击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7.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运作方式,这一做法 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 B C D8.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

4、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 共和制 B. 联邦制 C. 代议制 D. 三权分立9.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保守党)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国王的态度 C议会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10.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A损害了贵族的私有财产权 B有了按律判决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据C主要是由平民参与编订 D规定平民和贵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11.“从世

5、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 .实现了民族独立C.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 D.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12.爵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这一变化A导致了皇帝与官员矛盾的激化B表明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C促使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分离D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13.历史上中国社会经常动荡不安,但文化仍能保持传承,这得益于中国有一个以亲缘关

6、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它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这表明宗法制A有助于社会长治久安B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C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D保证了各民族间团结14.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这一变化反映了A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B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C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D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15.罗马民法大全记载: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

7、骡马店伙计。”这反映了罗马法A倡导公开公正 B重视物权保护 C关注人身安全 D强调诉讼程序16.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一方面通过给予资产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选举权,赢得了新兴社会阶层的忠诚;另一方面,成功地抵制了来自中下阶层的压力,令工人阶级的激进运动陷入孤立境地。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A民主政治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B工人的经济状况没有改变C工业革命的开展助推社会进步D社会阶层裂痕进一步拉大17.“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该诗最早可能创作于A1921年B1927年C1935年D1945年18.敌机飞临南京为拉贝日记的南京卷,

8、是德国商人约翰拉贝于1937年9 月至1938年2月在南京撰写的日记,同时还附有拉贝保存的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及其详实说明。该史料可用于研究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始末B中国局部抗战的事迹C日本在中国制造屠城事件D国共联合抗战的原因19.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早产儿。”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马克思理论的空想性 B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不坚定性C正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D他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20.2016年11月,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之际,依据宪法通过了“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的第907决

9、议,认为这是一次“尽历史责任”的“庄严行动”。这样评价的依据是A巴黎公社采取了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C巴黎公社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肯定 D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1.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2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下列选项中属于“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形成了中央集权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C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 D思想控制不断加强23.古代雅典城

10、邦建立初期,执政官从贵族当中选任。到梭伦时期第一、第二等级的公民都有资格当选执政官。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古代雅典A公民可直接参与政治 B实施财产等级制度C地域代替了血缘关系 D正式形成民主政治24.下图的漫画在美国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为改变漫画所反映的状况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共和制 B实行联邦制 C推行两党制 D确立三权分立制25.醒睡录记载:“咸丰三年(1853年)冬,粤逆由扬州两淮至大河南北,扰山东山西界,回窜天津卫京师震动,都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各鸟兽散。”这里记载的军事行动是A英军割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入侵北京C太平军进行北伐 D八国联军进攻天津26.下

11、面是一位同学历史课堂笔记所写的中国近代某一次战争的历史影响。据此推断这次战争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转变;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27.右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D列强攫取了在华北的驻兵权28.学者冯天瑜认为某一历史事件“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为社会进步严重障碍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该历史事

12、件指的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中共诞生 D国民革命29.右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作品把腐朽的清朝廷比作“石磨”,将人民比作“芝麻”。同时,一个清朝官员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清朝官员正用地推动石磨,而榨出的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下列选项,对此漫画解读最正确的是A担负起了宣传民国政府的责任 B揭露了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C暗示清政府对内拼命压榨人民 D展示帝国主义无法满足的贪欲30.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的土墙上残留着革命时代的标语:“消灭新旧军阀战争!”“消灭屠杀工农的国民党!”“红旗飘扬高举起,白匪土豪大恐慌。”这种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31.歌谣“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描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国共关系。上述歌谣中没有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32.春秋初期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