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部分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076217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部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部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部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部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部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部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部分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赣州市五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50分,2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有人认为 “在过去两千年中的绝大部分时期,孔子的思想都是中国的灵魂。”此观点意在强调()A孔子思想深刻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B孔子思想被历代统治者利用C孔子思想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D孔子思想的官学正统地位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陆九渊主张“民为邦本”,黄宗羲提出“民为主,君为客”由此可见()A儒家“民本思想”常有传统B儒家“仁”的学说停滞不前C历代统治者均奉儒家为正统D儒家

2、学者都主张“民贵君轻”3下图形象地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状况。下列对其中四个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状况解读正确的是() Aa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之一 Bb点:秦汉时期发展成为主流思想Cc点:隋唐时期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 Dd点:两宋时期进一步巩固其主体地位4在于都五中的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抄袭作业”这一现象发表不同见解:甲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请问这些同学分别受到诸子百家思想中哪家思想的影响 (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C.甲墨,乙法,丙道 D.甲道,乙墨,丙儒5战国时期某

3、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6.南宋思想家陆九渊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他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7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明清

4、思想家的民主思想 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宣告宋明理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D.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已出现8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A形象化的发展方向B逐渐走向繁复化 C将写意发挥到极致D实用性不断增强9.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A文人画B元杂剧 C京剧 D小说10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千多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书变化较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B王献之擅长草书和行书,被称为“书圣”C张旭和怀素的草书作品有

5、极高审美价值 D秦汉以后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11某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参观博物馆时,对秦朝残缺不全的“左丞相印”封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对封泥字体特点争执不下。以史为据,可知该封泥字体()A字形方正,笔画详备,规矩严整B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C字形略长,笔画圆勻,富于图案美D工整清晰,飞洒活泼,雅俗共赏12宋代绘画特别注重形体刻画,追求“穷形”,如画花要“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目取之,则花之四面得矣”。由此可知,宋代绘画()A以自然景物为主要题材B注重刻画人的情感世界C具有风俗画的突出特征D深受理学格物思想影响13.中国近代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其学习对象经历的演变是( )A

6、.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C.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14鸦片战争爆发后的十年间,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动向。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充分认识到“悉夷情”的重要性,编纂了一批介绍外部世界史地知识和各国社会情况的著作。当时这些著作侧重点是学习西方的( )A.风俗习性 B.历史地理 C.社会制度 D.军事技术15“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风头甚健,洋务派以“体用”“本末”的关系来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够互补,极力证明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洋务派极力宣扬“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目的是( )A.调和中西文化冲突 B

7、.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D.遏制革命形势发展16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这种久受崇敬的衣服,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下列人物及其历史活动符合马克思这句话内容特点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康有为维新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172015年,时值新文化运动百年,著名学者秦晖重溯传统文化与新文化运动的若干问题,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真正令人反思的,是在不该彻底否定的方面否定得太过了,但在应该彻底否定的地方,却又没有否定掉,或者说没有注意。”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西学缺乏一种

8、批判精神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对新旧文化应接续和融合 D.应大力的宣传马克思主义18指出:“白话文运动带来的确乎远不止是文学形式甚至也不只是文学精神的问题,它反映和标志着现代民族的觉醒。”下列对白话文运动理解错误的是()A肯定西方文化B呼唤思想革新C倡导平民文学D彻底摒弃传统19.李大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的文章()A是在对辛亥革命进行反思 B极力宣传中共的政治纲领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批判袁世凯尊孔复古思潮20“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

9、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一观点属于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理论 B民权主义理论 C民生主义理论 D民本主义理论21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2邓小平在一次接见外宾时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这表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扩

10、大公有化规模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2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20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关于上述巨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三次巨变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这三次巨变密切相关使中国人民醒过来的巨变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B C D24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三代领导人,以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

11、思想分别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2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武器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5分,第27题14分,28题21分,共50分)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彻首先

12、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其宗旨经过综合,则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他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3、材料三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他进一步继承儒家思想,提出“塞兼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材料四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利用左传中提出的民为“神之主”和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题,指出君主是“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的大害。(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5分)(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认识论?(2分)(3)董仲舒和黄宗羲都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从材料三、四来看,他们分别继承了哪些不同的内容?他们的发展又有何不同?(8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4分)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请回答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