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4课少年王冕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031138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4课少年王冕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4课少年王冕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4课少年王冕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4课少年王冕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4课少年王冕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4课少年王冕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4课少年王冕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24课 少年王冕 教学设计课题 24. 少年王冕单元 7学科语文年级 五学习目标1. 会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 学习人物刻画和景物描写的方法3. 通过对人物的言行等的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重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语句的品析,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美好品德。难点学习课文刻画人物和景物描写的细腻笔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让我们一起欣赏两幅名作荷花图。 2.你们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吗? 元末明初画家王冕。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少年王冕4.板书课题少年王冕。5.这篇课文出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是一

2、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欣赏名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讲授新课一 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禾秦、眉媚、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耽”左右结构,左小有大,注意整个字的笔画。 min yn zn dn 王冕 腌鱼 攒钱 耽误 qn yng mi zi秦国 晶莹 明媚 装载教师领读 词语理解:耽误:由于某种原因而未能赶上,未能做好或未能完成。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

3、,唯恐落后。(3)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孝敬母亲。他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2、 精读领悟1. 全文共分几部分,每部分内容是什么?第一部分(1):王冕七岁,父亲去世,家境贫寒。第二部分(2-4):王冕十岁时体谅母亲的艰难,辍学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孝顺母亲。(1)品读第1自然段,你对王冕有了哪些了解? 所在朝代:元末明初籍贯:浙江诸暨家境: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做些针线活供他读书。3.第二部分(1)品读第2-4自然段,眼看, “眼看三个年头过去”能换成“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三年日子对于他母亲不好过。夫丧

4、子幼,年成不好,只靠针线活勉力维持生活,日子非常艰辛。(2)“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你怎样理解这段话?“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这几年,王冕眼看着母亲受苦受累,他不能心安理得地坐在学堂里读书。“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放牛可以贴补家用,为母亲分忧,王冕心里感到快活。带几本书去读说明耽误不了我读书。(3)从这句话你看出少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4)母亲舍得王冕弃学放牛吗?母亲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这种心情的?无可奈何、伤心只靠、这点、实在、只好(5)王冕母亲是怎样叮嘱王冕做事的?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

5、晚归,免得让我牵挂。(6)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处处小心”就是处处细心,母亲在叮嘱王冕,做事,要认真细心。“早出晚归”母亲在叮嘱王冕要努力工作,不然会被秦家赶走的。“免得让我牵挂。”流露出对王冕的慈爱。(7)“王冕一一答应”说明了什么?来源:学_科_网Z_X_X_K(8)你还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体会到王冕的孝顺母亲、勤奋刻苦?孝顺母亲: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勤奋刻苦: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4.第三部分(1)品读第5-6自

6、然段,此处的三四年,为何是“不知不觉”?因为这时候王冕能够补贴家用,为母亲分忧,不再闷得慌,因为这时候他能读书。(2)朗读大雨过后的美景,这幅画都有哪些景物?作者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天上的云到地上的湖,山上到山下,山下的树木、湖里的荷花。又远到近,突出点“荷花”景物错落有致,景色鲜明有别。(3)这些景物都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作用?黑云 白云 湖水通红 树木青翠欲滴 树叶绿得尤其可爱 色彩对比强烈,色调彼此协调。(4)这段话中运用了哪些动词?你有什么体会?这些词,让静态的景物充满了动感,把景物写活了。动静结合,让人感受生机勃勃的美。(5)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王冕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想:人在画

7、图中把这荷花画下来。做:自此以后,王冕就把攒下来的钱托人到城里买些颜料,学着画荷花。(6)“三个月之后,便有大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说明了什么?(7)想象王冕会在这三个月付出了怎样的努和艰辛呢?王冕起初画得不好,可他毫不气馁,每天来到池塘边反反复复得画荷花。曙光初现的清晨,他画朝阳中的荷花;夕阳西下的黄昏,他画余晖中的荷花;烈日炎炎下,他依然思索如何如何能够画的更好更逼真;狂风暴雨中,他告诫自己要坚持下去;遇到困难时,王冕安慰自己不能半途而;受到讥笑时,王冕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得到夸奖时,王冕告诫自己不能骄傲;就这样,三个月之后,王冕的画技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

8、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8)“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你觉得王冕明白了什么道理?无论什么事,只要努力,终能做成。一切皆有可能。5.第四部分(1)品读第8自然段,画荷花给王冕和他的家庭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到了十七八岁,王冕离开了秦家。他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2)你认为母亲因何“心里十分欢喜”?因为儿子终于长大成人,自力更生了。6.课外拓展(1)王冕是一个成就很高的画家,尤其以画梅花著称:他还是一个成就很高的诗人,为后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诗。 墨梅我家洗砚池上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

9、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2)对于王冕的成功,你又会联想到哪些名言警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男女生比赛朗读学生查字典,理解词语含义。来源:学*科*网懂事、孝敬母亲来源:学科网ZXXK舍不得孝顺母亲镶 透 照 缭绕 掩映 滴 洗人在画图中把这荷花画下来。刻苦,聪慧。无论什么事,只要努力,终能做成。一切皆有可能。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可以减轻学生的难度,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识记新的生字。通过课件,检查生字的读音。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源:学科网ZXXK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结构,

10、从而掌握课文的脉络。了解王冕少年时生活艰难。理解词语的运用,感悟王冕家境困难。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感悟少年王冕的优秀品质。让学生感悟母亲的对王冕的爱。来源:Zxxk.Com通过运用不同的时间词语,让学生感悟王冕家境好转。让学生分别从顺序、颜色、动词三方面感悟这幅美景的描述。让学生展开想象,感悟少年王冕的努力。感悟王冕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进一步了解王冕。让学生感悟,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巩固提升1.我会写词语枕(枕头)载(装载)媚(明媚) 耽(耽误) 栽(栽树) 嵋(峨眉) 2.读一读耽误 晶莹 孝敬 明媚 贴补 牵挂让学生对生字、词语进行熟练掌握。课堂小结正因为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像

11、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像墨梅一样淡泊名利,所以中国历史名人传称王冕为儒林楷模,学者榜样。总结全文,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哪些教育。作业布置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完成课后习题。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板书 少年王冕七岁父亲去世孝敬母亲十岁辍学放牛勤奋刻苦十三四岁自学画荷自强不息十七八岁 离开秦家让学生简单明了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反思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细读之下,感染力强,有内在的深刻的教育意义。在教学中,以课文叙述王冕两件事例中的重点语句为抓手。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感受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美好品德。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