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师恩难忘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030898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师恩难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师恩难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师恩难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师恩难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师恩难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师恩难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师恩难忘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同步练习)苏教版1.师恩难忘一、读拼音写词语。mo shng z rn chu yn xi jio( ) ( ) ( ) ( ) nin dao wi wi dng tng shn ln q jng ( ) ( ) ( ) 二、温故知新。来源:学&科&网1.本学期要求我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是要 ,二是要 。2.读书做笔记有三种式: 、 、 。来源:学科网ZXXK3.师恩难忘是一篇 。作者是著名作家 ,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位 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 。课文中的田老师是一 位 的乡村老师。 4.我对文中“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

2、学的种子。”这句话的理解是: 5.赞美老师的名言:a.春蚕到死丝方尽, 。 b.随风潜入夜, 。6.八字成语:十年树木, 。生于忧患, 。螳螂捕蝉, 。千里之行, 。7.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 )的故事,( )地讲给我们听。我常常听得入了迷,恍如( )。答案:1.一是读书做笔记 ,二是要随时使用工具书。2.摘抄 、编写提纲 、写读后感3.记叙文,刘绍棠。教学有方,尊敬和感激之情。 可亲、可敬。 4.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到了文学的启蒙。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5.a.蜡炬成灰泪始干 b.润物细无声6.百年树人,死于安乐,黄雀在后

3、,始于足下。7.引人入胜 娓娓动听 隔世三、活学活用,填成语。1.读了迷人的张家界我仿佛(),完全陶醉在奇山秀水之中了。2.演奏会上,音乐(),听众一片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3.奶奶摇着蒲扇,( )地给我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4.田老师将小诗编成()的故事,事隔多年,我仍然()。5.“(),()” 是说培养人才不容易,也是长久之计。来源:学&科&网答案:1.身临其境 2.戛然而止 3.娓娓动听 4.引人入胜 记忆犹新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四、修改病句。 1.我虚心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克服了错误。 答案:我虚心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改正了错误。(解析: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

4、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这句话的语病是搭配不当,应改为:改正了错误。)2.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许多一个个精致的节目_答案: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许多精致的节目。(解析:这句话的语病是用词重复,“许多”与“一个个”重复了,应该删去一个。)五、按要求完成练习。1.时光匆匆,我们必须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请你写一则关于惜时的名言挂在自己的书房里。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列两个句子合起来。我们要取得好成绩。我们必须要勤奋刻苦。 答案: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如果我们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要勤奋刻苦。(解析:前后两句应该是假设关系,要注意的是使用关联词语后,要将两个句子之间的句号改为

5、逗号。)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师恩难忘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来源:学科网ZXXK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的意思是_,第二个“树”的意思是_。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_。2. 用“”画出表现“我”对田老师“深深感谢”的句子。3.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理解是:_ _ 4.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的是_ _答案:1种植树木;培育人才;树木成材需

6、时十年(虚数),而培育人才却是关系到百年的事情,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2最后一句。(解析:表现“我”对田老师“深深感谢”的句子,很明显的从最后一句中可以看到“深深感谢”这样的词语。)3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到了文学的启蒙。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来源:Zxxk.Com(解析:句话的含义怎么理解,就是要想想这句话包含了哪些意思,或者说,传达了哪些信息。这句话中,要考虑的是,“我”为什么“深深感谢”田老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田老师什么样的感情。显然,是田老师为我开启了文学之门,作者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与怀念之情) 4

7、.田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道理。(解析:田老师的恩情是什么,那就要看田老师为我们付出了什么。显然,作为一名教师,田老师用她独特的教学艺术,教给了我们许多的知识和道理。)(二)擦不掉的鼓励18年前,他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天生的顽皮及对画画独具的天赋,让他意识深处有一种当画家的梦。曾经有人问他:“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他回答:“当画家。”迎接他的是一阵嘲笑声,于是,他退缩了,在别人的嘲笑声中,重重地低下了头。 那时候,他家太穷,买不起画笔和画纸。但上学的时候,内心迸发出的画画冲动让他偷偷拾起老师扔过的粉笔头,在黑板上一展风采。 有一天,一个戴着眼镜、鹰钩鼻子、笑嘻嘻的“人头像”出现在黑板上。同学们进来

8、了,看着这幅漫画哄堂大笑。因为,他画的是他们的班主任老师,一位头发白了一多半的老人。 大家笑过之后,他开始害怕了,正想要跑上去擦掉那画,班主任老师已大步迈进门来。老师朝黑板上看了一眼,轻咳一声,眯起双眼,表情严肃而凝重:“是谁?请站出来!” 刹那间,教室里一片沉寂。谁都有那种预感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同学们紧绷心弦,始终没人应声。他当然吓得不行,正准备迎接老师一顿更为严厉的责骂时,老师却微笑起来,慢慢地拿起了黑板擦。随着黑板擦在黑板上慢慢地移动,他看见细细的粉笔灰落在老师花白的头发上,同学们的视线也随那黑板擦牵引着,上下左右移动。渐渐地,一些歪歪扭扭的字迹不见了,顶边的淡淡的细线也擦去了,留下来

9、的,是黑板中心的那个人头像。 “好,现在我再问一遍,这是谁画的?”班主任老师再次将目光转向同学们。 同学们将所有的目光又都聚向了他。半晌,他才站了起来,嗫嚅着说:“是我。”然后重重地低下头。 然而老师没有批评他。他来到他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他沾满粉笔灰的脸,然后走向讲台,大声问道:“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人头像谁呀?” 同学们全都屏气息声,谁也不敢说它就像老师。 于是,老师把目光转向了他:“你画的是我吗?” “是的。”他的声音细若蚊蝇。 “那你说说,你画的是我什么时候的神态?”老师笑了,“不要怕,尽管说。” 这时,他抬起了头,他看见了老师一张和颜悦色的脸。一时间,他忘了在黑板上画老师的过错,

10、大声说道:“我画的是老师高兴时的神态!” 这时候,他看见老师笑了,还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他也笑了,他看了看老师,再扫了一眼画像,发现鼻子上有一些偏差。他正羞愧地红了脸时,老师已手抚下巴,慢条斯理地说:“鼻子是大了点儿,不过,这是漫画,漫画是允许夸张的。小画家敢于把我的鼻子拉长放大,说明他准确地抓住了我最明显的特征。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作文,也要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才能又简约,又鲜明。”说着,他拿起粉笔,在人头漫画的嘴角处加了一道笑纹,立即,笑容可掬形态更加生动的人头像出现了。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这时,老师向同学们打了一个手势,又说:“鱼儿在水里才能遨游,我们这位小画家的

11、画应该出现在哪里呢?应当出现在他的画本上,应当出现在学校的墙报上,应当出现在一些漫画家的著作上。画在黑板上,往往容易产生不礼貌之嫌,而且也影响环境美。所以,我得擦掉它!” 然后,他看见老师拿起黑板擦,往那个人头擦去。随着那人头一点一点地消失,他的眼中,也一点一点地湿润起来老师不但没有责骂他,反而将那擦不去的鼓励的声音,深深地留在他的心底。 18年后,他终于成了一名全国有名的青年画家,从将画作出现在画本上,然后墙报上,直至漫画家的著作上。逢人他便提起,是老师那个擦不掉的鼓励,让他实现了他今生的梦。1.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一个 的故事,提醒所有的教师,要 。参考答案:在黑板上给班主任老师画头像的学生在

12、老师的鼓励下成为著名画家 从真诚关爱学生的目的出发,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张扬学生的创造个性,教育学生时,要注意采用不伤害学生的方式。(解析:讲述一个什么样的的故事,需要领会文章的大意。这名学生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会这么样的,那是因为老师的鼓励。提醒老师要注意什么,无非是我们应当从主人公班主任老师的教育方法上受到什么启迪。显然,这位老师善于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机智,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地方。)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语。他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 )一个笑容可掬形态更加生动的人头像出现了。( )参考答案:不明事理;笑容可以用手捧起来,形容极其和蔼亲切的神情。3.他两次“重重地低下了头”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第一次是因为他想当画家的理想被别人嘲笑,自己也因为家太穷,买不起画笔和画纸而感到自己的梦无法实现。第二次是因为在黑板上画了班主任老师的人头像,因而害怕老师责骂他,同时还存在一种内疚心理。(意思对即可)(解析:第一次低头,是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他退缩了,在别人的嘲笑声中,重重地低下了头”。那是因为家太穷,答案就在第二自然段。第二次低头,是文中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