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分课教案第9课推敲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030785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分课教案第9课推敲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分课教案第9课推敲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分课教案第9课推敲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分课教案第9课推敲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分课教案第9课推敲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分课教案第9课推敲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分课教案第9课推敲苏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9课推敲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推敲单元第三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8个生字,并能认真规范地书写。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即使也”造句。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推敲,能够学以致用,会举一反三。并会用“即使也”造句。2、读懂课文,初步学习借助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结构,从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推敲”的意思。(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重点1、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2、了解故事的

2、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难点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古诗题李凝幽居吗?这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写的一首古诗,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题李凝幽居。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2、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3、在描写“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推敲板书

3、课题。4、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生读古诗。来源:学科网ZXXK生借助图片理解。齐读课题。生做动作理解。教师通过文中提到的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导入新课,然后引出文中重点解读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2、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二)自学课文反馈1、出示生字:敲 尚 睡 驴 妥 辆 闯 貌贾 韩 簇 斟 酌 恕 莽(第二行生字只识不写)2、生字写字指导(1)出示部分生字:睡 妥 貌。(2)师指导描红,巡视检查。3、出示生词:贾岛 韩愈 门闩 避让 莽撞 宽恕斟酌

4、 推敲 妥帖 恰当 皎洁 簇拥沉睡 和尚 骑驴 礼貌 街道 幽居即兴(读xn)家境贫寒 犹豫不决 夜深人静。来源:学科网ZXXK月光皎洁 不知不觉 比比划划 4、理解词语的意思。推敲:比喻斟酌字词,反复琢磨。堆:指用力使物体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敲:打、击的意思。皎洁:明亮而洁白。幽居:隐蔽的或僻静的住处。妥帖:恰当;十分合适。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得当。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家境贫寒: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好,不富裕。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重点读好长句。二、精读课文,细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句子“唐朝有个诗人

5、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2、自由阅读第1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1)贾岛是什么时代的人?唐代诗人(2)为什么会当和尚?家境贫寒3、出示相关链接:贾岛。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被人称为“苦吟诗人”。(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句子: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能把“拜访”改为“访问”吗?为什么?“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文中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2、出示句

6、子;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1)“摸”是什么意思?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2)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3、出示句子:“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1)这句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景色?美丽幽静的夜晚。(2)出卡图片:夜深人静月光皎洁4、再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深夜访友留诗相赠5、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句子:“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

7、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1)指名读。(2)“即兴”的意思是什么?“即兴:被景色所感染,触景生情,有感而发。(3) “妥帖”是什么意思?(适当,合适。)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适宜适当等)(4)能把“即兴”改为“即时”吗?为什么? “即时”是立即的意思。“即兴”是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文中用“即兴”是说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的。3、出示句子:“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1)从“不知不觉”可以看出这时候的贾岛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专心致志

8、、如痴如醉、严肃认真。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2)含“不A不B”式的词语:不折不扣、不离不弃、不骄不躁、不闻不问、不三不四、不言不语(3)比较分析: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第二句写出了贾岛推敲字句时认真专注的样子,说明他已经全身心投入到改诗中。4、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一字斟酌反复推敲5、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四)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相关链接:韩愈简介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昌黎先生;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合称“韩柳

9、”。著作有昌黎先生集。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之一。3、出示第四自然段。(1)贾岛不知不觉进入长安,之后发生了什么?贾岛闯进韩愈的仪仗队。(2)为什么行人都避让了,贾岛却闯进了仪仗队?贾岛在斟酌时专心致志,认真严肃。4、出示:“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及第六自然段。贾岛的态度是什么样的?贾岛态度诚恳,请求韩愈的原谅。5、想一想四至六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冲闯仪仗请求宽恕6、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分角色朗读。(五)学习第七自然段1、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名读。2、贾岛冲撞了韩愈结果如何?韩愈认真听了贾岛的故事,然后帮着贾岛解决问题。

10、3、贾岛对于韩愈的意见是什么样的态度?“贾岛听了,连连点头。”4、贾岛与韩愈通过斟酌,留下了千古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为什么这两句诗会成为千古名句呢?首先这两句中“敲”用得巧妙,其次因为贾岛和韩愈两位著名诗人孜孜以求的创作态度。5、出示韩愈说的话。(1)指名读。(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3)能把“宁静”改为“安静”吗? “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很深。文中用“宁静”准确地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

11、特点。(4)把句子补充完整:即使要失败十次,我也毫不气馁。来源:学科网ZXXK即使老师不在,我们也要自觉遵守纪律。这次考试,我们即使考好了,也不应该骄傲。6、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韩愈表态贾岛赞同7、齐读这一自然段。(六)学习第八自然段1、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2、齐读第八自然段。三、巩固提升1、你能体会到贾岛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1)贾岛为了一个字不断做着动作,反复思考吟哦,斟酌到底用哪个字更恰当,说明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人。(2)从他沉思的表情、反复做推敲的动作、低声吟哦看出他是一位创作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诗人。(3

12、)从文中贾岛“连连点头”也可以看出他虚心好学,有礼貌。2、再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推敲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3、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你能讲讲吗?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讨论“绿”字的妙处。这里的“绿”是使动用法。一个“绿”字,不仅充满色彩感,而且又包含了动感,让整首诗的生动性增加了不少,描绘出春意盎然、郁郁葱葱的景象。读要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生描红。互评互议。指名读。开火车读。来源:学。科。网齐读。生理解词语意思。指名读。指名回答。指名回答。指名读。指名读。小组讨论

13、、交流。集体交流。指名读。指名回答。小组讨论。指名读。指名回答。图片欣赏。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指名读。指名读。集体交流。集体交流。小组讨论、交流。集体交流。指名读。小组讨论。生记录。指名读。指名读。小组讨论。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指名读。生读。指名回答。指名回答。指名读。小组讨论。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指名读。小组交流。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指名读。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交流。集体交流。生自主完成。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齐读。小组讨论、交流。集体交流。小组讨论、交流。集体交流。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然后引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精读感悟环节,通过一段一段的引导,将故事的情节一一展示,重点理解“拜访”“即兴”“宁静”三个词的不可替换性。最后引出推敲的引申义。体会出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在巩固提升环节,重点通过“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推敲进行文章理解的提升。知识拓展1、形容推敲的成语。百锻千炼:形容写作时一字一句多次推敲、琢磨。薄批细抹:形容为调谐韵律,选词改字而吟咏诗词。吹花嚼蕊:引申指反复推敲声律、词藻。分章析句:指雕琢推敲文章。一字百炼:形容写作时在文字上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