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2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21023599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2必修二六国论、阿房宫赋学案目标1.系统归纳两篇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并“瞻前”而“顾后”,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2.背诵其中的主要段落,对关键句进行精准翻译。3.把握重要的古今异义词古今同形异义词。1解释下列多义词。患使暴举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决定)/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座,所)B后秦击赵者再(第二次),李牧连却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C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丧失,丢失)/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趋向)咸阳D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底)/六王毕,四海一(结束)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 D4指

2、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其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_未云何龙:_义不赂秦:_朝歌夜弦:_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5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 D.6说出下面的句式特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洎牧以谗诛:_秦人不暇自哀:_赵尝五战于秦:_7名句名篇默写,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汉字。与_而不助五国也。_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各抱地势,_心斗角。_房水_,矗不知乎几千万落。_铛玉石,金块珠_,弃掷_。奈何取之尽_,用之如泥沙。(一)“可怜”、“与”的理解1解释下面句中的“可怜”。可怜焦土:_可怜身上衣正单:_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_2.(

3、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与”的意义和用法与嬴而不助五国也:_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_则与一生彘肩:_夫六国与秦皆诸侯:_客亦知夫水与月乎:_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_无乃尔是过与:_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_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_(2)迁移练习: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09安徽卷)(08浙江卷)(07山东卷)答:_(二)如何掌握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实词从大范围看,古汉语中存在而现代汉语仍保留的词语都可看做古今同形词。其中包括单音词如“山”,也包括双音节词如“成立”;既有实词,也有虚词。这里主要谈双音节实词。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同形同义,如“可怜”、“可以”、“逦迤”、“戏

4、弄”等。这不是重点。同形异义。看起来与现代双音节词完全一样,但它是两个词,须要拆成两个词。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普遍存在,因而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3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解释其义,并体会其特点。其实百倍:_思厥先祖父:_可谓智力孤危:_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_而气候不齐:_璧有瑕,请指示王:_于是相如前进缻:_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_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_4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古今同形异义词现象。(清廷)购仰(田仰,人名)妻子急,踪迹至通明(沈通明,人名)家。(09江苏卷)译文:_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08山东卷)译文:_“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08山东卷)译文:_(三)精准翻译句子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文:_随堂训练1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举以予人,如弃草芥2.请辨别下面一段文言文中加点的10个词语,解释正确的是(填序号)_。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