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020705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高二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计30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47-61位置)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47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 孔子编写春秋来维护君主专制B 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和教化功能C 春秋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D “春秋笔法”有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48对下列材料理解合理的是古有采诗之官,王者

2、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古有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史记孔子世家秦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旨守、尉杂烧之汉汉武帝时诗被儒家奉为经典,始称诗经,成为五经之一A 西周以诗为考查官员政绩的依据B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 孔子整理诗的目的是为“复礼”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4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下列言论与上述材料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B 民为贵,君为轻C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D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

3、化50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51近代学者钻研墨经,发现其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胡适说:“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正是科学的精神。”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这说明A 传统学派蕴含着近现代价值B 战国学者普遍主张求真务实C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领先世界D 唯物与形而下成为文化主流52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

4、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孔子韩非子老子 B 墨子孔子老子C老子孔子韩非子 D 孔子韩非子墨子53西汉末年,一些方士儒生宣扬“汉运将终,应更受命”。汉哀帝决定“再受命”改年号为“太初元将”,以应天命。这反映了A 方士儒生宣传理学 B 道教神仙观念渗透C 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D 儒学神学化的影啊54高二某同学在学习了孟德斯鸠的思想后认为,“三权分立”的主张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有一致之处。这是因

5、为它们A都主张权力制约 B都强调权力集中C都主张分权制衡 D都认可君权无限55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C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56“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对该材料分析错误的是A 朱熹认为穷理应该格物致知B 二陆认为穷理要发明本心C 双方在世界本原立场上根本对立D 双方思想都属于新儒学57中国服饰在

6、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周朝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代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58王夫之认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了人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A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 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C 理性对人性的压制 D 知识分子关怀现实的情怀59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出

7、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材料中的“他”A 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反对埋首书册B 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C 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D 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60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61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欧洲时

8、间中国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据材料可知A 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B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C “东学西渐”历程开启D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第卷(非选择题,共计20分)二、综合题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

9、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4分)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

10、的不同(4分)说明什么问题?(2分)(3)结合以上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高二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7-51 BBDCA 52-56 ADACC 57-61 DBCAD二、非选择题(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2分)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2分)孔子的主张不适合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要求,所以不被重视;(3分)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被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3分)(2)朱熹认为儒家思想是不可改变的;(2分)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2分)说明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2分)(3)儒家思想在初期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很需要作用;(2分)但是后来僵化,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步。(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