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927187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1.原电池的正极所发生的反应及得失电子情况是( )A. 氧化反应、得电子B. 还原反应、失电子C. 氧化反应、失电子D. 还原反应、得电子【答案】D【解析】【分析】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角度进行分析;【详解】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D正确;答案为D。2.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

2、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 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吸热,但X的能量不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不一定低于N的,A错误;B、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B错误;C、反应吸热,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错误;D、反应吸热,因此反应物总能量高于产物总能量,即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故D正确;答案选D。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份是CH4,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2CH4(g)+4O2(g) =2

3、CO2(g)+4H2O(l) H=+890kJmoI-1B. 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I-1C. 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I-1D. 1/2CH4(g)+O2(g)=1/2CO2(g)+2H2O(l) H=-890kJmo1-1【答案】C【解析】【详解】A、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热量,1molC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I-

4、1,故A错误;B. 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热量, 1molC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CO2和液态水,放出890kJ 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I-1,故B错误;C、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 热量,1molC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CO2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 =CO2(g)+2H2O(l) H=-890kJ.moI-1,故C正确;D、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

5、热量,1/2CH4(g)+O2(g)=1/2CO2(g)+2H2O(l) H=-445kJmo1-1,故D错误;所以答案为:C。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 + 1/2 O2(g)= ZnO(s) H= -3511 kJmol-1Hg(l) + 1/2 O2(g)= HgO(s) H= -907 kJmol-1 由此可知Zn(s)+ HgO(s)= ZnO(s)+ Hg(l)的反应热H为A. -2604 kJmol-1B. +2604 kJmol-1C. - 4418 kJmol-1D. + 4418 kJmol-1【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将已知的两式相叠加,即前

6、者减后者得到Zn(s)+ HgO(s)= ZnO(s)+ Hg(l),所以反应热为351.1 kJ/mol90.7 kJ/mol260.4 kJ/mol,所以答案选A。5.下列反应在常温下均为非自发反应,则在高温下仍为非自发的是A. 2CO(g)=2 C(s)+ O2(g)B. 2CuO(s)=Cu2O(s)+1/2O2(g)C. MgCO3(s)=MgO(s)+CO2 (g)D. SnO2(s)+C(s)=Sn(s)+CO2 (g)【答案】A【解析】【分析】G=HTS,若G0,则反应非自发。【详解】A、H0,S0,任何温度都不能自发进行,故正确;B、H0,S0,若使G0,S0,若使G0,S0

7、,若使G c a C. 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答案】C【解析】【详解】A.图像中横坐标是B2起始量,B2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反应速率abba,B错误;C.若T2T1,由图像可知T2时AB3体积分数大于T1时AB3体积分数,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正确。D. B2的起始浓度越大,达平衡时A2转化率越大,所以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cba,D错误;故选C。【点睛】增大一种反应物的量,另一反应物转化率提高,它本身的转化率降低。8.在2L 密闭容器中充有2 mol SO2和一定量的O2,发生下列反应2SO2O22SO3,假设反应过程

8、中温度恒定,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测得SO2为0.4 mol,若反应进行到2 min时,密闭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为A. 1.6 molB. 1.2 molC. 大于1.6 molD. 小于1.2 mol【答案】D【解析】【详解】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0.4mol,此时反应的速率为v(SO2)=0.2mol/Lmin;反应进行到前2min末时设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x,依据速率定义可得v(SO2)=;进行到2min时的物质浓度大于4min时的物质的浓度,所以反应时4min的反应速率小于2min的反应速率,即v(SO2)= 0.2mol/Lmin;整理得,x1.2mol,故选D。9

9、.CO2和H2的混和气体加热到1023K时,可建立下列平衡:CO2+H2CO+H2O(g),在该温度下,平衡时有90%的氢气变成水蒸气(平衡常数K=1),则原混合气体中CO2和H2的分子数之比是( )A. 9:1B. 1:5C. 1:10D. 1:1【答案】A【解析】【详解】设原混合气体中CO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体积为1L,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有90%的H2变成了H2O,消耗氢气0.9y,则依据平衡常数K=1,有c(CO2)c(H2)=c(CO)c(H2O),得到:(x-0.9y)0.1y=0.9y0.9y,计算得到x:y=9:1,故选A。10.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10、( )A. 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B.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C. 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D. 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1个条件,则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该原理适用于所有的平衡体系。【详解】A. 熟石灰的悬浊液存在溶解平衡,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加热熟石灰的悬浊液,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固体质量增加,故A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是可逆反应,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浓度较大的Cl-,因此可以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11、故B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汽水瓶中溶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是可逆反应,打开汽水瓶,压强降低,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故C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 盐酸是被稀释,浓度降低,所有不能用该原理来解释;答案选D。11.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NH4+、Ag+、PO43-、Cl-B. Fe3+、H+、I-、HCO3-C. K+、Na+、NO3-、MnO4-D. Al3+、Mg2+、SO42-、CO32-【答案】C【解析】【详解】AAg+与PO43-、Cl-均能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Fe3+与I-、HCO3-均能发生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K+、Na+、N

12、O3-、MnO4-在同一溶液中,不发生离子反应,可大量共存;DAl3+与CO32-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Mg2+与CO32-能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答案为C。【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2.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 mol/L 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B. 01 mol/L NH4Cl溶液:c(NH4)c(Cl)C.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CH3COO)c(H)c(OH)D. 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答案】A【解析

13、】【详解】A.符合质子守恒即水中氢原子守恒,正确。B.NH4水解,所以c(NH4)c(Cl),B不正确。C.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可知,选项C是错误的。D.根据物料守恒,NaNO3中Na和N等量,所以c(Na)c(NO3),因此D是错误的。答案选A。13.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H4+、Mg2+、SO42-、Cl-B. Ba2+、K+、OH-、NO3-C. Al3+、Cu2+、SO42-、Cl-D. Na+、Ca2+、Cl-、AlO2-【答案】A【解析】【详解】pH=1的无色溶液是酸性溶液。B中OH-与H+,D中AlO2-与H+不共存,C中Cu2+是蓝色。只有A正确。14. pH=13的 强碱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为A. 9:1B. 1:11C. 1:9D. 11:1【答案】C【解析】【详解】设强碱与强酸的体积分别是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