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923016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季延中学季延中学 20182018 年春高二年 理科 期末考试化学科试卷年春高二年 理科 期末考试化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需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a 40 O 16 Na 23 Cl 35 5 第 卷第 卷 选择题 单选 选择题 单选 每题每题 2 2 分 分 共共 4848 分 分 1 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 NO C2H5OH HNO3 I2 B CaO N2 HCl H2O C NH3 H2S Si CO D CO2 SiO2 CH3COOH H2SO4 2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SO2 SiO2 CO 均为酸性氧化物 B 稀豆浆

2、 硅酸 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 烧碱 冰醋酸 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 福尔马林 水玻璃 氨水均为混合物 3 中国不少古诗词清晰的描绘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如刘禹锡的浪淘沙 日照澄 州江雾开 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 尽是沙中浪底来 下列有关本诗中蕴含的 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 沙中浪底来 指的是金的氧化物 B 淘金原理与化学上的萃取一致 C 雾的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是 1 100nm D 沙子的主要成分是 Si 4 浓度为2 mol L的盐酸V L 欲使其浓度变为4 mol L 以下列出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 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HCl 气体 44 8 L B 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 0

3、5V L C 蒸发掉 0 5V L 水 D 加入 10 mol L 盐酸 0 6V L 再将溶液稀释至 2V L 5 已知反应 2Cu IO3 2 24KI 12H2SO4 2CuI 13I2 12K2SO4 1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CuI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Cu IO3 2作氧化剂 Cu IO3 2中的铜和碘元素被还原 C 每生成 1 mol CuI 有 12 mol KI 发生氧化反应 D 每转移 1 1 mol 电子 有 0 2 mol 被氧化 I 5 6 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2B Z2 B2 2 Z 2A2 B2 2A3 2B 2XO4 10Z 16H 2

4、X2 5Z2 8H2O 根据上述反应 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要除去含有 A2 Z 和 B 混合溶液中的 A2 而不氧化 Z 和 B 应加入 Z2 B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A2 B Z X2 2 C X2 是 XO4 的还原产物 B2 是 B 的氧化产物 D 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 XO4 5 A2 8H X2 5A3 4H2O 7 已知 还原性 HSO3 I 氧化性 IO3 I2 在含 3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人 KIO3溶液 加入 KIO3和析出 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 a 段发生反应 3HSO3 IO3 3SO42 I 3H B a b

5、段共消耗 NaHSO3的物质的量为 1 8mol C b c 段反应 氧化产物为 I2 D 当溶液中I 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1时 加入的KIO3为 1 lmol 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 22 4L CHCl3中含有碳原子数为 1 0 10 3NA B 58 5 g 的 NaCl 固体含有 NA个氯化钠分子 C 7 2 g CaO2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 0 2 NA D 1L 0 5mol L 1氨水中含 NH4 为 0 5NA 9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H 57 3kJ mol 则 H2S

6、O4和 Ca OH 2反应的中和热 H 2 57 3 kJ mol B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 H 890 3 kJ mol 1 则 CH4 g 2O2 g CO2 g 2H2O g H 890 3 kJ mol 1 C 已知 500 30 MPa 下 N2 g 3H2 g 2NH3 g H 92 4kJ mol 1 将 1 5 mol H2和过量的 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 放出热量 46 2 kJ D CO g 的燃烧热是283 0kJ mol 则2CO2 g 2CO g O2 g 反应的 H 566 0kJ mol 10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A 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B

7、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3 C 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 D 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11 反应 P4 s 3NaOH aq 3H2O l 3NaH2PO2 aq PH3 g H 0 制得的 NaH2PO2可 用于化学镀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4分子中 P 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B 反应中 NaOH 作还原剂 C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则 S 0 D 反应中生成 1 mol NaH2PO2 转移电子数目为 3 6 02 1023 12 将浓度为 0 1 mol L 1 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 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 H B Ka

8、HF C c F c H D c H c HF 13 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序号 pH 11 11 3 3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A 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 两溶液的 pH 均增大 B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 所得溶液中c H c OH C 分别加水稀释 10 倍 四种溶液的 pH D V1 L 与V2 L 混合 若混合后溶液 pH 7 则V1 V2 14 草酸 H2C2O4 是二元弱酸 K1 5 9 10 2 K2 6 4 10 5 向 10mL 稀 H2C2O4溶液中滴加 等浓度 NaOH 溶液 H2C2O4 HC2O4 C2O42 的浓度分数 随溶液 p

9、H 变化的关系如图 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A HC2O4 的浓度分数随 pH 增大而增大 B 交点a处对应加入的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5mL C 交点b处c H 6 4 10 5 D pH 5 时存在 c Na c H c C2O42 c HC2O4 c OH 15 某温度下 向 H 1 10 6 mol L 1的蒸馏水中加入 NaHSO4晶体 保持温度不变 测 得溶液中 H 1 10 3mol L 1 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温度高于 25 B 所得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来的 H 的浓度为 1 10 11mol L 1 4 C 加入 NaHSO4晶体抑制水的电离 D 该温度下 此N

10、aHSO4溶液与某pH 11的Ba OH 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则消耗的NaHSO4 溶液与 Ba OH 2溶液的体积比为 100 1 16 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a Al3 HCO NO B OH Cl HCO K 3 3 3 C NH Na CH3COO NO D Na NO ClO I 4 3 3 17 现在污水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 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 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镀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铁电极应与 Y 相连接 B 反应过程中甲中右边区域溶液 pH 逐渐升高 C 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e H Cl D 当外电路中有 0

11、2 mol e 转移时 A 极区增加的 H 的个数为 0 1 NA 18 银锌蓄电池应用广泛 放电时总反应为 Zn Ag2O2 H2O Zn OH 2 Ag2O 某小组以银锌蓄电 池为电源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 Na2SO4溶液制备 H2SO4和 NaOH 设计如图所示装置 连通电路 后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电池的 a 极反应式为 Ag2O2 H2O 2e Ag2O 2OH B 气体 Y 为 H2 C pq 膜适宜选择阳离子交换膜 D 电池中消耗 65gZn 理论上生成 1mol 气体 X 19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是化学反应原理所要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 5 进行的方向和限度

1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A g nB g pC g 平衡时 A 的浓度等于 0 5mol L 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 达到新 的平衡后 A 的浓度变为 0 3mol L 则计量数 m n 0 20 H2S2O3是一种弱酸 实验室欲用0 01 mol L 1的Na2S2O3溶液滴定I2溶 液 发生的反应为 I2 2Na2S2O32NaI Na2S4O6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该滴定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示剂 B 该滴定可用甲基橙作指 C Na2S2O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D 该反应中每消耗 2 mol Na2S2O3 电子转移数为 4 mol 21 在1 0 L恒容密闭容器中放入0 10 mol X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X g Y g Z g H 0 容器内气体总压强 p 随反应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 3 2 B 从反应开始到 t1时的平均反应速率 v X mol L 1 min 1 C 欲提高平衡体系中 Y 的百分含量 可加入一定量的 X D 其他条件不变 再充入 0 1 mol 气体 X 平衡正向移动 X 的转化率减少 22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 不能析出原溶质固体的是 A Fe2 SO4 3 B KCl C FeCl3 D Na2CO3 23 利用如下实验探究铁钉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氧腐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