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922696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 月考试题月考试题 满分 100 分 时间 60 分钟 第 卷 选择题 第 卷 选择题 共共 4848 分 分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共共 2424 个小题 个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证 西周至春秋早期 一些相距甚远的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 在形制 纹饰和工艺上 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 此现象说明 A 手工业实现了器物标准化生产 B 分封制推

2、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C 宗法制确保同族文化的延承性 D 周王以赏赐青铜器物笼络诸侯 2 出土于嘉峪关的彩绘 驿使图 图 7 绘 于公元 3 世纪前后 图中红鬃色驿马四足腾空 马尾飘扬 驿使稳坐马背 头戴进贤冠 身穿 宽袖衣 足登长靴 手举文书 五官独缺少了 嘴巴 该文物 A 是研究西汉时期邮驿制度的第一手史料 B 是研究古代邮驿制度和绘画艺术的重要史料 C 纯艺术作品 史料价值不高 D 反映古代西北边境军事状况 3 宋代之前 士庶不通婚 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入宋之后 士庶之间的界线已被突破 取士 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 这种变化 A 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 B 抑制门阀士族地主势力 C 有利于

3、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D 选拔出大量实用型人才 4 在中国古代 作为股份公司制雏形的合伙经营形式相当普遍 且常常采取家族合伙的方式 如在明代徽商中有 伯兄同钱 昆季 兄弟 同财 等记载 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宗族关系成为经济的基础 B 商帮主要采用合伙经营的模式 C 股份公司制度已开始确立 D 宗法社会结构对经济影响深刻 5 黄遵宪的 日本国志 1887 年就已成书 因得不到总理衙门的首肯印行 一直未能出版 该书的遭遇主要反映了 图 7 2 A 中国近代外交机构的不作为 B 洋务派主张变革中国的制度 C 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势力强大 D 洋务派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6 20世纪初 梁启超等知识分

4、子将 美国独立记演义 1903年 多少头颅 1904年 和 苏 格兰独立记 1906 年 等外国文学介绍到中国 其主要意图是 A 培育国人的民族精神 B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C 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论依据 D 宣扬民主与科学 7 1953 年下半年 上海市报社 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 连环画 故事书 越剧 沪 剧 话剧 相声 说唱等形式 大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 这是为了 A 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造舆论氛围 B 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 C 庆祝朝鲜战争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 D 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8 观察下面 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 图 图 2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大于指数主要得益于

5、A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C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9 早期罗马法规定妻子必须服从丈夫 妻子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 而公元 6 世纪的法律规 定 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 这一变化 A 体现了公民法的灵活性 B 适应了帝国建立的需要 C 蕴含着罗马自然法精神 D 使妻子和丈夫分庭抗礼 10 1834 年 英国通过了 济贫法修正案 它规定 不再无条件地向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救 济 而贫困劳工必须通过工作才能得到救济 这一 修正 体现了 A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 C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D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11

6、1917 年 列宁在 四月提纲 中指出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 的第二阶段过渡 7 月 他又在 国家与革命 中阐明 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 代替 不能通过 自行消亡 来实现 以上论断 图 8 3 A 明确指出暴力夺权已经成熟 B 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 指明了俄国革命方向和途径 D 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12 推动下表所列国际金融组织成立的主要因素是 名称 成立时间 西非货币联盟 1962年 非洲开发银行 1964年 加勒比开发银行 1970年 伊斯兰开发银行 1974年 A 新兴国家对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应对 B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 资本主义世

7、界金融体系的逐步瓦解 D 经济全球化扩展到金融领域 13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 施恩图报非君子 恩将仇报是 小人 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 衣能蔽体 食能果腹 足矣 得饶人处且饶人 浪费一 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 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A B C D 14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 或 存心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 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 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 均以 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15 人性之善 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

8、 水无有不下 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之口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庄子 16 某书云 中国的 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 而不是新思想 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 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 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 并不像西方人那样 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 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 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 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 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17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 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 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 中世纪的政府 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 促使一

9、批爱国知识 分子在比较中思考 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4 A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一切的黑暗 B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 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 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 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 废除专制 实行共和 18 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阐述错误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 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C 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19 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 A 夫不

10、可变者有伦纪 圣道 心术也 非工商器械 工艺也 B 立国之道 尚礼仪不尚权谋 根本之固 在人心不在技艺 C 当世恶疾 帝制为最 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 顺者昌 逆者亡 D 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 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 二者斯强也 20 康有为认为 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 必须推行 公养 公教 公恤 的社 会福利制度 儿童 6 岁入 小学院 11 岁入 中学院 16 岁入 大学院 20 岁毕 业 经过长达 14 年的义务教育培养 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 材料表明他 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 A B C

11、 D 21 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敢于试验 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 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 没有一点 冒 的精神 没有一股气 呀 劲呀 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这一时期 好路 的 路标 是 A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 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2 1911 年 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奴杜发表的的一篇论著中 第一次宣称有种艺 术是继建筑 音乐 美术 雕塑 诗歌 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 它是把所有这 些艺术都加以综合 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 这里 第七艺术 是指 A 电视 B 电影 C

12、歌剧 D 网络游戏 5 23 马克思曾说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 借用他们的名字 口号和衣 服 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 用这种借用的语言 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这一观点适 合评价 A 毛泽东思想 B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 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 24 孟子主张 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 君权神授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 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C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D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41 4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5

13、25 分 分 材料一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是铁路全面建设时期 在这10年中 铁路的总里程增长了4倍多 达到30000 英里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 铁路发展更为壮观 美国内战后的几十年都使前面的时代黯然失 色 到 1890 年又修筑了 140000 英里的铁路 到 1916 年铁路总长超过 250000 英里 19 世纪 推动人们进行运河 铁路和汽船投资的基本动力是地理扩张和分工 1800 年 美国经济活动 集中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 而且主要是其中的沿海地带 这个过程以早期多种交通工 具的竞争和铁路的最终胜利为特征 铁路的成功应归功于其选址的灵活以及满足日益增长 的需求的能力 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铁

14、路业生产率的增长大大快于其他部门 而实际运输费 用相应降低 而且 支持铁路成功进入市场的政策 也为其减少了大量成本 从 19 世纪 60 年代直到一战 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 美国的铁路部门受到外国投资者更多的关注 英国人 以及北欧人对美国的铁路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兴趣 摘编自 剑桥美国经济史 第 2 卷 材料二材料二 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 1881 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 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 建铁路的序幕 但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的政策 早期修建铁路的阻力很大 到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夕 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 400 多公里铁路 甲午战争后 英 俄 法 日 德 比 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乘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 攫取中国的铁路权益 他们或强行修 筑 或假借 合办 或通过贷款控制 一万多公里的中国路权被吞噬和瓜分 形成帝国主义 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 在清政府时期 1876 1911 共修建铁路约 9400 公里 其中帝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