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 理(PDF)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922516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4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 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 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 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 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 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 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 理(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试卷第 1 页 总 8 页 天水一中高二级 2018 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段中考试 生物试题 理 命题 宋巧娟 审核 马小春 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一 选择题 每题一 选择题 每题 1 分 共分 共 40 分 分 1 制作果酒 果醋 腐乳和泡菜所利用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 A 需氧型 兼性厌氧型 厌氧型 需氧型 B 兼性厌氧型 厌氧型 需氧型 厌氧型 C 兼性厌氧型 需氧型 需氧型 厌氧型 D 厌氧型 需氧型 兼性厌氧型 需氧型 2 下列关于病毒 醋酸菌 毛霉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病毒与后两者比较 没有细胞结构 遗传物质可能是 DNA 或是 RNA B 醋酸菌是好氧菌

2、 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 其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 C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 毛霉能产生蛋白酶 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肽和氨基酸 D 三者在培养过程中 只要培养基中有水 碳源 氮源和无机盐 都能正常生长繁殖 3 制作果酒 果醋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A 菌种为原核生物 B 将原料灭菌后再发酵 C 保证无氧环境下发酵 D 发酵液最终呈现酸性 4 下列关于果酒 果醋 腐乳和泡菜的制作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在果醋的制作过程中 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反复冲洗 这样才可以洗彻底 B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 相应菌种种群数量呈 J 型增长 C 豆腐上长了毛霉以后 需要加盐腌制 8 天左右 这样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3、 避 免豆腐变质 又能使豆腐析出水分 使豆腐块变硬 D 制作泡菜时要选用火候好 无裂纹 无砂眼 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子 坛子需要加水 密封的目的是隔绝空气 抑制细菌繁殖 5 利用葡萄汁发酵生产葡萄酒 当酒精含量达到 12 16 时 发酵就停止了 下列有 关解释错误的是 A 高浓度酒精对酵母菌有抑制作用 B 葡萄汁中的营养物质不足 C 发酵液中 pH 逐渐降低影响酶活性 D 氧气过少导致酵母菌无法进行细胞呼吸 6 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 其中盐与清水的质量比为 4 1 B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具有致癌作用 对动物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C 泡菜制作时可以加入少许

4、陈泡菜水 目的是加入乳酸菌菌种 D 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 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 7 对于胡萝卜素的提取 叙述错误的是 A 养殖岩藻也是工业上生产胡萝卜素的方法之一 试卷第 2 页 总 8 页 B 为了防止明火加热引起燃烧 爆炸 萃取过程应采用水浴加热 C 萃取液的浓缩不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 D 在浓缩之前 还要进行过滤 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8 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 对于样品的处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除去血浆中的葡萄糖 无机盐 B 洗涤时离心速度过高 时间过长 白细胞等会沉淀 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C 洗涤过程中要用五倍体积的蒸馏水重复洗涤三次 D 透析的目

5、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9 乳酸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 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 反而抑制微生物 的生长 原因是 A 碳源供应太充足 B 细胞会发生失水 C 改变了乳酸菌的 pH 值 D 葡萄糖不是乳酸菌的原料 10 下列关于微生物纯化培养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B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C 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 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 平板划线法可以采取连续划线的方法使微生物均匀分布 11 下列有关无菌技术的说法 其中正确的有几项 无菌技术的关键是杀灭实验室中所有的微生物 煮沸消毒法中 100

6、 煮沸 5 6 分钟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所有芽孢 孢子 经巴氏消毒法处理的食品因微生物未被彻底消灭 所以不能在常温长期保存 高压蒸汽灭菌时若不将锅内冷空气排出则达不到预期的灭菌效果 将接种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 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 A 2 项 B 3 项 C 4 项 D 5 项 12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 包括制备培养基 灭菌 接种及培养 菌落观察与计数 下列与此试验相关问题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实验用过的带菌培养基经过加热后才能倒掉 B 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计数 C 观察细菌培养的实验时 最好是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清水作为对照试验 D 培

7、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 淀粉可分別为细菌培养提供氮源和碳源 13 使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 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很多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 原料颗粒的紧密程度 B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C 所使用原料的干燥程度 D 所使用原料的新鲜程度 14 目前 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列属于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是 A 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 加酶洗衣粉因为额外添加了酶制剂 比普通洗衣粉更易污染环境 C 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 但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试卷第 3 页 总 8 页 D 酶的催化功能很强 但需给以适当的营养物质才能较长时间维持其作用 15 现有

8、两种固体培养基 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如下表 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 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 它们适于分离的是 成分 KHSO4 MgSO4 NaCl CaSO4 CaCO3 葡萄糖 淀粉 甲培养基含量 0 02 0 02 0 02 0 01 0 5 0 5 2 乙培养基含量 0 02 0 02 0 02 0 01 0 5 A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 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B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C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D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细菌 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16 利用农

9、作物秸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 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微生物将秸秆水解或用酶水解 其主要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酒精发酵前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 过程 加入的是葡萄糖苷酶 C 酒精发酵接种的酵母菌需在无氧条件下发酵 D 可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过程 所需的纤维素分解菌 17 下列有关酶应用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加酶洗衣粉能提高一些衣物的洗涤效果 但不适于丝 毛衣物的洗涤 营养学家建议适量吃含纤维素食品 因为人消化道中有纤维素酶 嫩肉粉中含有木瓜蛋白酶 用于牛肉烹调时可先用开水溶解 溶菌酶含片有消炎作用 含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的多酶片可助消化 A B C D 18 下列有关果胶酶及

10、与果胶酶实验探究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时 pH 温度不影响实验结果 B 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胶分解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等 C 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时 温度 苹果泥 果胶酶用量及反应时间等都是变量 D 可以用相同时间内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来确定果胶酶的用量 19 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A 频繁使用的菌种 可采用甘油管藏法保藏 B 甘油管藏法保存菌种时用固体培养基 C 甘油管藏法一般保存温度为 20 D 甘油管藏法每 3 6 个月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 20 下列关于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过程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将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 有利于酵母菌的活化

11、 B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进行小火或间断加热 试卷第 4 页 总 8 页 C 将溶化并冷却的海藻酸钠溶液转移至注射器中 D 将制备好的凝胶珠放入氯化钙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左右 21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 吹吸三次的目的是使菌液获得充足的氧气 B 参与制作果酒 果醋和腐乳的菌种中只有毛霉是真核生物 C 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髙会导致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 D 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22 洗衣粉是生活的必需用品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 将一种无酶 洗衣粉分成 3 等份 进行 3 组实验 甲 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

12、 1 种或 2 种酶 丙组不加酶 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 2 种污渍 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下表为实验记录 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组别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清除血渍时间 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 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中的酶和温度 B 甲 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 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C 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 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13、蛋白酶和脂肪酶 D 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不适宜洗涤毛织品 棉织品 蚕丝织品 23 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 乙 丙 丁 戊五种蛋白质分子 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电荷 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甲与分子乙所带电荷性质不同 B 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蛋白质 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慢 C 若将样品以 2 000 r min 的速度离心 10 min 分子丁存在于沉 淀中 则分子甲也一定存在于沉淀中 D 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 12 h 若分子丙保留在袋内 则分 子乙也一定保留在袋内 24 下列有关凝胶色谱法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不同大小的分子所经的

14、路径不同而得以分离 B 目前经常使用的凝胶有交联葡聚糖 聚丙烯酰胺和琼脂糖等 C 大分子物质后被洗脱出来 小分子物质先被洗脱出来 D 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25 下列关于电泳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电泳是指不带电的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B 电泳的过程要在一定的 pH 下 所以一定要使用缓冲液 C 葡聚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 D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 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电泳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 试卷第 5 页 总 8 页 分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26 分子量不同的两种蛋白质在凝胶色谱柱中的行进过程 可表

15、示为图中 A B C D 27 将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 2000r min 的速度离心 10min 后 离心管中的溶液分 为四层 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 A 血红蛋白 甲苯层 脂质物质层 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B 甲苯层 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血红蛋白 脂质物质层 C 脂质物质层 血红蛋白 甲苯层 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D 甲苯层 脂质物质层 血红蛋白 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28 受中医古籍 肘后备急方 中将青蒿 绞汁 用药的启发 屠呦呦采用低温提取的方 法 从黄花蒿中直接提取得到青蒿素 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青蒿素为脂类性物质 易溶 于有机溶剂 不溶于水 不易挥发 对热不稳定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疟

16、原虫细胞吸收青蒿素不需要消耗 ATP B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时 应采用萃取法 D 青蒿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29 下列对胡萝卜素及其提取过程的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A 在把新鲜的胡萝卜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 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 B 与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相似 可用纸层析法将萃取液中的胡萝卜素和其 他色素完全分开 C 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茎 叶和果实中 D 萃取时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的目的是防止胡萝卜素的挥发 30 下列关于玫瑰精油提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玫瑰花瓣和清水的质量比为 4 1 B 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 精油提取量会减少 C 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原理是玫瑰精油易溶于水 不溶于有机溶剂 D 玫瑰精油提取过程中加入的 NaCl 和无水 Na2SO4 都是为了促进油水分层 31 下图是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石灰水浸泡 漂洗 压榨 过滤 静置 再次过滤 橘皮油 A 石灰水浸泡能破坏细胞 水解果胶 能提高出油率 B 压榨液中需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