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0921611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元月期末考历 史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国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A. 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 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C. 封建等级制度收到冲击 D. 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2.秦朝“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的制度设计是:A. 推行郡县制度 B. 创立三公九卿制 C. 首创皇帝制度 D. 实行世卿世禄制3.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

2、。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的信息是A. 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 B.儒学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C. 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 D. 太学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4.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鉴于苏州的重要地位,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管辖这一区域,在周朝、秦朝和元朝时苏州分别隶属于A. 楚、黔中郡、江西行省 B. 吴、会稽郡、江浙行省C. 楚、黔中郡、湖广行省 D. 吴、衡山郡、河南江北行省5.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3、。”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6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对太极图说评述正确的是A属于唯物主义哲学 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C汲取了佛道的思想 D完成儒学重建任务7.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在苏州,棉布业市镇有南翔镇、新泾镇、月浦镇、江湾镇等;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黄溪镇、濮院镇等,这说

4、明当时A商业分工越来越细致 B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C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8下表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西科技成就对比。这反映出中国西方16世纪末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A. 中国古代科技已全面落后于西方 B. 西方已经进入民主社会时期C当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 D. 西方科技逐渐具有近代化特征9洋务运动中,官办企业汉阳铁厂是清廷

5、督抚的“政绩工程”,政府每年虽然投入大量资金,经营仍十分困难。甲午战后,面临无力继续投资的窘境,洋务企业大多如此。这种现象说明A洋务运动在中国行不通 B商办是解困出路之一C官办是洋务企业的病因 D缺乏兴办洋务的环境10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丑条约11.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时

6、间代表作鸦片战争后四洲志海国图志瀛环志略万国公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戊戌变法后民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C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D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12.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蒋介石在亲自审定的第三战区作战指导计划中指出:“该战区以扫荡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句中处应该是A. 南京 B. 上海 C. 太原 D. 武汉13.1979年,北京东风电视机厂以“散件加工”形式引

7、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经济效益,被国家广电总局认为是打乱了国家计划,挤压了民族工业。某领导则批示:“看来,这个厂要给洋人做加工厂。”这说明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 B. 引进国外技术造成竞争加剧C对外开放政策尚未真正执行 D. 体制和观念的变革任重道远14.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A. 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 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 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 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51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表告台湾同胞

8、书40周年纪念的重要讲话。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得到全体台湾同胞认可 B“一国两制”是两岸的共同追求C 海峡两岸存在的敌对关系全面消除 D和平统一符合民族的根本利益162017年11月,美国时代杂志亚洲版的封面耐人寻味象征五星红旗的红黄底色上用中英文写着“中国赢了”,这是该杂志创刊以来首次使用中英两种文字展示其封面内容。这说明A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B中美对峙的新冷战格局即将出现C“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 D美国“单极世界”梦想彻底破灭17.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权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够买能力赫尔额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

9、足的粮食存储起来 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这说明A. 当时雅典对外战争频繁 B. 雅典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C. 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D. 雅典的工商业经济破坏了民主秩序18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马尼拉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藉此,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C完成了美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1713年,英国内阁会议通过了一份结束欧洲战争的条约,

10、安妮女王将条约提交枢密院,枢密院院长克蒙德里勋爵告诉女王,枢密院需要一段时间讨论,并强调了枢密院决策权的独立性。安妮女王大发雷霆,克蒙德里丢了官职。这件事反映了A. 英王权力仍在强化 B. 内阁与国王共进退C枢密院对内阁负责 D. 君主立宪制尚不完善20下图为共产党宣言两个时期的不同版本。宣言修正观点的依据是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德国立宪政体的完善C英国议会制度的改革 D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21.杰里布罗顿在其文艺复兴简史中发现:19世纪的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与20世纪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形象大相径庭。前者喜欢颂扬文艺复兴的辉煌,后者则热衷于揭示文艺复兴的黑暗。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1、A. 学术竞争导致观点分歧 B. 后人对前人的不断超越C. 文艺复兴运动的两面性 D. 时代变迁影响研究结论22.有学者指出,“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之间的竞争。”由此可知:A冷战下的各国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之中 B冷战的实质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竞争C意识形态分歧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因素 D冷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23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这一改革的主要

12、目的是A援助集体农庄 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C促进农业的发展 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24下图所反映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 B发展中国家教育落后C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D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5、26、27三个小题,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计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朱熹歿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 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时期代表人物对科学技术的认识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改进军队武器装备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中国技不如人,学西洋“为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源”的“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等”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物质上幸福之增进而已”,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