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2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922486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5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2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青岛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2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青岛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2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青岛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2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青岛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2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青岛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2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青岛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2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青岛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n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乘法的初步认识。 n 教学提示本节课内容是在上节课学生用加法解决同数相加的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中首先出示信息窗2情境图,让学生找出已知的数学信息,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解决。学生有上节课同数相加的基础,都能用加法解决。交流连加的方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数个数列算式,可以故意多写或少写一个数,让学生发现老师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深刻体会“几个几连加”的意义,接在学生感觉麻烦时,出示乘法算式,告诉学生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然后绿点问题则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讨论理解同数相加与乘法算式的关系。最后通过大量的同数相加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用加法和乘法来解决,并体会加法和乘法转化的过程。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对于红点问题,充分放手,尝试解决问题,在部分学生感觉8个5相加书写麻烦时,体会学习新知的必要性。适时讲解,学习乘法算式及读写法。对于绿点问题,适当放手,重视交流。最后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理解乘法意义。要经历乘法和加法算式的相互转化过程,体会乘法算式一般意义下的双重性和在具体意义下的唯一性。同时把握好教学要求:乘法算式的结果由对应的加法算式获得。n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经历数

3、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经历乘号的产生,培养初步的符号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意识。n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加法和乘法间的转化。n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磁性学具学生准备:学具盒,学习用品n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直接导入上节课我们看了变花魔术,这节课我们继续看魔术变葫芦(板书生活课题)2、观察情境图,找出信息(1)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描述一下变葫芦的过程生:每次变一

4、串,一串有5个,变了8串,生:一串5个,变了8串(2)图上还有哪些数学信息?生:每个笼子里有4只小鸟,有3个笼子生:每盏灯有6个灯泡,有4盏灯3、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2)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一共有多少个灯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第一个问题设计意图:延续魔术表演,观看魔术变葫芦,找到信息,提出问题。魔术表演通过课件演示变魔术的过程,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描述变葫芦的过程也会非常流利的。(二)探究新知:1、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1)读相应的数学信息,列式计算 生:5+5+5+5+5+5+5+5=40(个)(2)说说

5、这个算式的特点生:加数都是5,有8个生:8个5相加(3)学生自主体验20串这样的葫芦一共有多少个?教师巡视指导(4)说说你的列式感受生:这个算式太长了生:写起来很麻烦生:害怕写错了(5)那我试一下,你们给老师帮忙好吗?师生一起完成20串葫芦有多少个,体验连加算式的繁琐(6)看来真不容易,有困难就要想办法解决,你能想到办法吗?生:用乘法表示生:我知道妈妈教给我了,可以写成205(7)其实,数学家一开始也没有想到用乘法计算,是想到这样的方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5+5+5 20个评价一下怎么样?生:确实变短了生:把语文的省略号都用上了师:他的缺点就是要想知道是多少,还是需要一个一个的写出来,所以数学

6、家就又想到了用乘法计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乘法(板书数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8)认识乘法(出示电脑小博士的话)学生齐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生:8个5相加,可以写成85或58生:我会读85读作8乘5生:我会读58读作5乘8生:我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因数,因数,积(9)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因数8,在加法算式中表示8个因数5,在加法算式中表示相同的数是多少5+5+5+5+5+5+5+5=40可以写成85=40或58=40 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从加号到乘号的过程。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7、让学生在研究葫芦的过程中感受相同加数求和,通过对比发现不足,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借助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比较,让学生熟记乘法的各部分,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为后面学习乘法的计算打下基础。 (三)巩固新知:1、分组完成另外两个问题,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左边组和右边组,男生组和女生组等等)(1)教师进行巡视指导(2)指名汇报交流:生:4+4+4=12(只),34=12(只)或43=12(只)生:6+6+6+6=24(个),46=24(个)或64=24(个)2、填一填3+3+3+3= 2+2+2+2+2+2+2= 7+7+7= 6+6+6+6+6= (1)交流几个几相加(2)改写乘法算式答案:

8、34或43;72或27;37或73;56或65。设计意图: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再一次回到情境图,体验乘法的意义,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四)达标反馈1. ( )个(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 )读作: ( )( )=( )读作: 2.解决问题。(1)每辆三轮车有3个车轮,5辆三轮车一共有几个车轮? (2)爸爸买了2个蛋筒,每个4元,一共用了多少元?【答案】1、4个2,2+2+2+2=8,42=8读作:4乘2等于8;24=8读作2乘4等于8。2、35=15(个)或53=15(个)答:5辆三轮车一共有15个车轮。24=8(元)或42=8(元)答:一共用了8元。(五)课堂小结这

9、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生:我知道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生:我知道几个几等于几乘几。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六)布置作业1、填一填3+3+3+3=( )( ) 5+5+5+5=( )( )85=40读作_.2、看图列式3、我会填 (1)3+3+3+3可写成乘法算式( )( )或( )( ) (2)3个6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 )( ) (3)5乘8写成乘法算式是( )(

10、)(4)6和4相乘写出乘法算式是( )( ) (5)在23=6这个算式中( )和( )是因数,( )是积。4、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4+4+4=4,里填( ) A. 4 B.3(2)35读作( ) A.3个5 B.3乘5 C.3加5(3)6个2相加的算式是( )A.62或26 B.6+2或2+6(4)积是10的算式是( )。 A.5+5 B.52 C.3+7 5、用你喜欢的图形画一画。34266、解决问题一行树共4棵,每两棵之间的距离是3米,这行树长多少米? 答案:1、34或43;4 5或5 4;读作8乘5等于40。2、2+2+2+2+2=10,2 5=10,5 2=103、(1

11、)34或43(2)36或63(3)58(4)46或64(5)2和3是因数,6是积。4、(1)B(2)B(3)A(4)B。5、略6、33=9(米)答:这行树长9米。n 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连加 乘法5+5+5+5+5+5+5+5=40 8540 读作:8乘5等于40 5840 读作:5乘8等于40 因乘因 积数号数n 教学反思整节课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非常轻松自在,而且教师一开始组织很到位,后来解决20串葫芦时,我是采用的先让学生自己体验,说感受的方法,学生说起来阵阵有词,感受真真切切,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再一次得到了真实的体会,还有我给学生引入了“

12、省略号”表示法,体会了数学家已不是一下子就想到了乘法,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一点一点地来,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也发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有许多同学对乘法的意义理解还不透彻,如7个6相加,有些同学列式为6+7.而求8+8+8+8+8+8+8+8的和是多少,有些同学列式为88.另外,学生对生活中的题目解决不够好,(1)一星期有7天,3个星期有( )天。(2)我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大约是6小时,一周(过双休)在校学习时间大约是( )小时。这两个题目可以说是拔高的题目,仍有大部分的同学做对了,但也有老师讲解完还是不明白的同学,还需多进行生活实践类题目的指导。 n 教学资料包教学资源: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2+2 1+1+1+1+1+1+1 5+5+5+5+5+5+5 A+A+A+A+A + 【答案】22 71或17 75或57 A5或5A 5或5 资料链接: 教学精彩片段:师:其实,数学家一开始也没有想到用乘法计算,是想到这样的方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5+5+5 20个评价一下怎么样?生:确实变短了生:把语文的省略号都用上了师:他的缺点就是要想知道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