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914662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A.贵族生活腐化 B.血缘色彩浓厚 C.社会等级森严 D. 音乐发展迅速2.“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材料主要反映明朝废丞相后A.权力过于分散 B.行政效率提高 C.中央集权加强 D.君权空前强化3.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

2、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C. 当时社会对君权的藐视 D.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4.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考古存在造假嫌疑 B郡县制的消亡C中山国的地位较高 D分封制的瓦解5.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夏朝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那么夏朝开始于()A公元前20世纪初期 B公元前21世纪初期C公元前20世纪末期 D公元前21世纪末期6.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文宗怒日:“民间修婚姻,不计官

3、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这表明唐朝A.中央集权遭到冲击 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C.门阀政治影响深远 D.婚姻制度变革艰难7.读下列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能够得出的认识是()时期秦汉魏晋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最悠久C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只有二级制或三级制 D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中国 8.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两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

4、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9.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其予以政治放逐。这体现出“陶片放逐法”的根本目的是A. .保证民主政治的安全和稳定 B.保障公民对政治决策的参与C.维护公民政治决策权的平等 D. 防止精英人物参与政治决策10.罗马法规定,在财产继承方面,若遗嘱被认为不符合人伦道德,遗嘱人的近亲可以提起“遗嘱逆伦之诉”,以请求撤销遗嘱。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A.对市民的财产自由进行限

5、制 B.在实施过程中兼顾了社会民情 C.要求在继承关系中近亲优先 D.放松了对公民财产的继承保护11.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保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B.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C.维护了罗马民主政治 D.维护了城邦整体利益12.如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

6、遵从民众意愿13.“一般地说,在农业社会,妇女的状况日趋恶化,繁荣使很多上层家庭把妻子当作装饰品;国家强盛则促使对妇女的非正规政治权力加以限制。罗马虽然实行了严格的家长制,但它却是这一大趋势中的一个例外。”促成这一状况的可能因素是()A罗马法制约身体暴力和家族内惩罚 B罗马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男子平等C罗马法解决了家庭仇怨和纠纷问题 D罗马家庭结构反对强有力的集权体制14.考古发现古希腊的一口井里,有190块陶片写着公元前5世纪一位著名政治家的名字,但陶片上的字迹仅出于14个不同的笔迹。由此可以推论这些陶片()A标志雅典民主制确立 B验证了陶片放逐法的伟大性C主要被用于古希腊书法练习 D被用作

7、反对某人的政治手腕15.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出来以后,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我承认我对这部宪法中的好几个部分并不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永远都不应该同意让其通过,我认为这个系统已经接近完美,而且我认为它也会让我们的敌人感到震惊。”材料表明A.各州对制定宪法存在严重分歧B.美国制宪主要是为了一致对外C.在制宪过程中各州存在着冲突D.该宪法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16.图4所示政体出现的重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充分发展 B.封建统治被推翻 C.内阁权力不断膨胀 D.历史传统的惯性17.英国先贤们留下了良好的制度传统。长久以来,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得了上风,而议会自身却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

8、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基于这个平台,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英国的良好制度传统A.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 B.使国王丧失国家元首的地位C.限碍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D.保证了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18.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不相称19.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

9、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 B说明法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C强调坚定的信仰对大革命的重要性 D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20.1937年10月,上海派遣军司令长官松井石根在会见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记者时发表声明:“今天的事业,与其说是在教训支那人,更应该说是在提醒他们,应该好好考虑如何全力去拯救四亿人民。当务之急是,如何将支那从共产主义势力中拯救出来。这不仅是为了

10、支那本国,也是为了整个东亚。”这一声明反映日本()A重视与英美国家友好关系 B认可西方媒体客观公正C追求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D假借掩饰战争意图21.下图为近代英国对华商品输出额(单位:英镑)变化示意图。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中国赔款增强英国实力 B通商口岸增多科于中国出口C割让香港便于商品中转 D协定关税利于英国对华贸易22.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A.外国公使进驻

11、北京 B.领事裁判权C.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D.片面最惠国待遇2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五四”精神 “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A B C D24.陈旭麓说:“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解正确的是()A革命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不一致 B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C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D未来前途是资本主义第II卷(非选择

12、题)二、主观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25题19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7分,共52分)25.(19分)古代的选官制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演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所谓士人政府者,即整个政府由全国各地之知识分子即读书人所组成。 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 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闽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

13、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 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推动“士人政府”出现的具体措施。(3分)(2)材料二中的“前期地方推举制”是指什么制度?(2分)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所发挥的作用。(4分)(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内容,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8分)(4)综合上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