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期七年级语文试卷

上传人:liz****ppy 文档编号:120896345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下期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下期七年级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下期七年级语文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下期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质检测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请将选择题1-10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第一页答题表中。选择题答题表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收获的时节,希望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让我们共同去摘取胜利的果实吧! 考试信号发出后,做一次深呼吸,然后拿起笔,进入客观题的选择阶段,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请不要轻易修改。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诱惑(yu) 凝视(nng) 蝣峋(xn) 目眩(xun) B茁壮(zhu6) 伫立(zh) 虬龙(qi) 撤销(ch) C猝然(z

2、) 论语(1n) 湛蓝(zn) 唱和(h) D竦峙(sng) 骸骨(hi) 峰峦(1un) 静谧(m)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苦心孤诣 绝别 宛转 绵延 B豪不犹豫 喧嚣 妄弃 嬉戏 C津津有味 葱茏 弥漫 篡夺 D更胜一筹 花瓣 潦亮 爱慕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1969年之前,人类登月是可望不可即的事。 B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人们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 C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遇事总喜欢多愁善感。 D退休后,他就有闲情逸致养花种草了。4根据对话内容判断,横线处选哪一项最好( )汤姆:主啊,在您眼里,一千年意味着什么?上帝:一刹那。汤姆:在您眼里

3、,一千金又意味着什么?上帝:一个铜板。汤姆:慈悲的主啊,请赐给我一个铜板吧!上帝: A我一个铜板也不能给你。 B原来你想要一千金?不行。 C一个铜板,那可太容易了,给你。 D好啊,请等一刹那。5选出下列修辞手法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夸张) C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拟人) D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些青少年患有“网瘾综合症”,专家们正在有效地寻找治疗方法。B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使我明白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

4、展道路的重要性。C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D遂宁市荣获“全球绿色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7下列关于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骆驼样子等。 C安徒生,法国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D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代表作有春、背影等。二、文言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一l0题。

5、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口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之学必好问 B学而时习之 C人皆吊之 D故时有物外之趣9文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期) 去(离开) 委(委任) 信(信用) B期(约定时间) 去(离开) 委(舍弃) 信(信用) C期(日期) 去(到去) 委(舍弃) 信(相

6、信) D期(约定日期) 去(去往) 委(委托) 信(相信)10对这段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 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D由陈元方的言行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好了,客观题做完了,仔细核对后,请把答案填入指定位置。第二次深呼吸后,进入主观题的作答阶段,答题时绝对不要留下空白,要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切记书写一定要“清晰、整洁、美观”,开始吧!三、翻译、鉴赏、默写(19分)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十则)(2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十则)(2分) 12诗歌鉴赏(5分)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2分)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

8、说明。(3分) 13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漏字、多字、错字均不得分)(1)观沧海中最能反映诗人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 ; , 。(2) 钱塘湖春行的颔联是: , 。(3) 次北固山下刻画破晓日出,江上春早,抒发诗人情怀的诗句是: , 。(4)论语十则中关于学与思关系的一则是: , 。四、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边文字,完成14-18题(15分)在冬末的余威中,早春细微的信息已从很不起眼的角落里渗露出来。春天最初的脚步,轻盈地踏过冬日的叹息,向世人展示先行的姿态和渐进发展的决心。温湿的小南风,刚刚突破严冬的防线,便像涓涓细流一般向冰冻的土地浸润。大地渐渐暖和并苏醒,丝丝温馨湿润的水

9、汽从泥土的毛孔中蒸发弥散出来,宛如绵延不尽的袅袅炊烟,昭示着生命的存在与勃发。高山上的皑皑积雪,在凛冽的冬天里出尽了风头,而春风在她的胳肢窝只温柔地一抓一挠,她便再也不能严肃不能正经,忍俊不禁地嗤嗤一笑,霜冷的脸融化成粉红的花面,澌澌然地从山顶到山麓,再到村落,再淙淙地流入溪河湖海,醉心于横跨千里的春天的旅程。春雨细细地蒙蒙地飘洒,像冰凉的薄翼一般的纱巾,盖在人们的脸上和身上,迷离了极目远眺的视线。早春的雨,从不刻意地张扬,也不赤裸地显露。她像一个温文尔雅盈盈细步的小家碧玉,悄无声息地做着自己的份内之事。在这样的时节夜卧听雨,滴滴答答絮絮密密的天籁之声,将会润湿无数浪漫的关于早春的梦境。早春的

10、梦,其实就是封闭已久的窗户被猛地推开,沉寂麻木的心灵迎着清新的空气自由地放飞;就是新孵的蝴蝶飞飞停停翩跹1起舞,撩起红男绿女们郊游远足的浓浓兴致;就是在湖畔溪边浣纱的江南女子,纤纤的素手触摸到温温的水流的血脉,粉红的脸颊上荡漾的那份惊喜。早春就是这样,总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悄悄滴挪移和靠近,洋溢着生命萌动的灵气。广袤的原野上,早春的景致新鲜而纯情,充满生命成长的欲望。早春尚不是百花竞艳百鸟鸣啭的时节,早春的标志模糊而暧昧,浅浅淡淡的草色,总让人们轻易地忽略它那轻盈为神秘的脚步,忽略那刚刚萌发的,若有若无的春意。放眼远望,野草已经始发,但还没有完全显绿,猛地一看,依然是冬天的枯色。粗心大意的人,

11、也许就这样放弃了探春的努力,在早春已经来临的时候,仍然怀着沉重的冬天的心情。对于早春的虔诚2的恋者,却不会因为冬天设置的迷障,而错失一睹为快的赏心悦目的感受。春风乍起的时候,他们必定会应和季节的脉搏,扑进大自然的怀抱。这时是否能看到野草所渗透出来的绿色?早春望草,须有一种望草的心情和敏锐的感觉。古诗云“草色遥看近却无”,与其说古人“看见”草色,不如说古人以一种观赏的姿态感知到了野草生机始发的势头。这种若有若无却漫山遍野的绿意,这种看似柔弱其实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们看到了早春的活力,从而对一年的生活充满希望。春天是四季的发轫3,而早春则是一段最宝贵最美好时光的起点。早春时节,播下希望的种子,那么

12、在开花结果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注释:1翩跹(pin xin):形容轻快地跳舞。2虔(qin)诚:恭敬而有诚意(原多指宗教信仰)。3发轫(rn):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14读完全文,请你给文章拟一个简洁而恰当的标题(2分) 15请把本文第段中突出春雨“温柔”特点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6选出对早春原野的特点归纳最恰当的一项。( ) (3分) A寒冷而凝重 B隐约而含蓄 C鲜艳而活泼 D热烈而奔放17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春天的景致。请你从文中任选一个比喻句或拟人句进行简要赏析。(4分)比喻旬(拟人句)(1分): 赏析(3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