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878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74779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878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878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878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878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名词解释1 DNA 解链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 m )【答案】DNA 解链温度是指DNA 变性过程中单链达到一半时的温度或DNA 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增值一半时的温度。 2 反式剪切(Trans-splicing )【答案】反式剪切是指一种保守的mRNA 加工机制,已经在包括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等多种生物体中发现。SL 反式剪切是反式剪切的一种,是将一段相对保守的剪切引导序列(SL )加到前体mRNA 的5 端作为一个外显子,从而提高成熟mRNA 的稳定性,

2、并且可能参与翻译的起始。 3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答案】蛋白质印迹法是指将经过凝胶电泳分离的蛋白质转移到膜(如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等)上,再对转移 膜上的蛋白质进行检测的技术。转移可用电泳法等,检测常用与特定蛋ft 结合的标记抗体或配体,由此可判断特 定蛋白质的存在与否和分子质量大小等。 4 TATA 框【答案】TA TA 框是指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30p-25bp(真核)或-10bp (原核)的一段保守性较高的序列,控制转录起始的准确性和频率,因共有序列为TATAAAA 而得名。 二、填空题5 测定蛋白质分子质量的方法有_、_和_。【答案】凝胶过滤;沉降分析

3、法 6 原核生物DNA 聚合酶III 中亚基二聚体的一个主要功能是_。【答案】提高酶的持续合成能力【解析】大肠杆菌的DNA 聚合酶III 包含有10个亚基,生物活性为二聚体。其中亚基的功能犹如夹子,两个亚基夹住模板与引物双链向前滑行,使聚合酶在完成复制前不再脱离DNA ,从而提高酶的持续合成能力。 7 在蛋白质序列测定中必须先用对蛋白质的多肽链进行部分水解成较小的肽段,才能进一步采用_法进行肽段的序列测定。【答案】蛋白酶或化学试剂;Edman 降解 8 含HTH 的DNA 结合蛋白多以_结构插入DNA 双螺旋的_以识别DNA 的特定序列。【答案】a 螺旋;大沟【解析】这一类蛋白质分子中有至少两

4、个螺旋,中间由短侧链氨基酸残基形成“转折”,近羧基端的合。螺旋中氨基酸残基的替换会影响该蛋白质在DNA 双螺旋大沟中的结合。与DNA 相互作用时,同源域蛋白的第 一、二两个螺旋往往靠在外侧,其第三个螺旋则与DNA 大沟相结三、简答题9 转座子与逆转座子转座机制的区别。【答案】(1)转座子介导的转座是一段DNA 序列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环化后插入另一位点,并对其后的基因起调控作用。转座子的转座由转座酶催化; 转座的结果是原位不存在该转座子,转座不会增加其拷贝数。(2)逆转座子介导的转座是以RNA 为中介,通过DN -RN -DNA 的方式进行,将在基因组内存在着通过DNA 转录为RNA

5、后,再经逆转录成为的cDNA 并插入到基因组的新位点上的因子。逆转座子的增殖以RNA 为中介,通过DN -RN -DNA 的方式选行,涉及反转录过程逆转座过程的关键酶是反转录酶和整合酶; 转座的结果是原位点仍保留有转座子,转座会增加其拷贝数。 10简述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技术原理与基本过程。【答案】(1)基本原理在活细胞状态下固定蛋白质-DNA 复合物,并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然后通过免 疫学方法沉淀复合体,特异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 片段,通过对目的片断的纯化与检测,获得该蛋白质 与DNA 相互作用的信息。(2)基本过程首先用甲醛处理细胞,使DNA 和蛋

6、白质固定在交联状态;接着用超声波法或酶法等处理处理细胞,获得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 之后加入目的蛋白的抗体,使其与靶蛋白 随后加入ProteinA , 结合抗体-祀蛋白与DNA 相互作用的信息。 11简述真核细胞内核小体的结构特点。【答案】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 和组蛋白构成。核小体的结构特点:复合物结合; 复合物,并沉淀,清洗沉淀下来的复合物; 片断进行PCR 检测与分析,获得蛋白质 得到富集复合物,解除交联,对纯化富集的(1)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 左右的DNA 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以及一个分子的组蛋白H 1(2)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由H 2A.

7、,H 2B ,H 3和H 4各两个分子所形成。 (3)有146bp 的DNA 分子直接以左手方向盘绕在八聚体颗粒的表面,其余的DNA 片段连接相邻的核小体。(4)一个分子的组蛋白H 1与DNA 结合,锁住核小体DNA 的进出口,从而稳定了核小体的结构。 12什么是转录因子?如果你找到了一个转录因子,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该转录因子与某一顺式作用元件间的互作关系。【答案】(1)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是指转录起始过程中,RNA 聚合酶所需要的辅助因子,是参与正调控的反式作用因子,通常识别位于基因上游启动子附近的顺式作用元件。(2)可以使用Dnase I足迹实验来证明转录因

8、子与顺式作用元件的互作关系。DNase 工足迹实验的原理为: 蛋白质结合在DNA 片段上,保护结合部位不被Dnase I 破坏,这样,蛋白质在DNA 片段上留下“足迹”。在电 泳凝胶的放射性自显影图片上,相应于蛋内质结合的部位没有放射性标记条带。足迹试验特异性好,定位精确,使用广泛。其技术流程为: 待检双链DNA 分子用作末端标记,通常只标记一端;蛋白质与DNA 混合,等二者结合后,加入适量的DNaseI , 消化DNA 分子,控制酶的用量,使之达到每个DNA 分子只发生一次磷酸二酯键断裂,同时设未加蛋白质的对照;从DNA 上除去蛋白质,将变性的DNA 加样在测序凝胶中做电泳和放射性自显影,与

9、对照组相比后解读出足迹部位的核苷酸序列。 13PCR 技术的基本原理、步骤和应用。【答案】PCR 技术是根据天然DNA 的复制机制在体外通过酶促反应有选择地大量扩增(包括分离)一段目的基因的技术。(1)PCR 技术的基本原理:DNA 聚合酶以单链DNA 为模板,借助一小段双链DNA 来启动合成,通过一个或两个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与单链DNA 模板中的一段互补序列结合,形成部分双链。在适宜的温度和环 境下,DNA 聚合酶将脱氧单核苷酸加到引物为起始点,沿模板方向延伸,合成一条新的DNA 互补链。(2)PCR 由变性一退火一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模板DNA 的变性:模板DNA 经加热至93C 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 双链或经PCR 扩增形成的双 链DNA 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模板DNA 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 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C 左右,引物与模板DNA 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引物的延伸:DNA 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 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 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末端,并以此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