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妙语批试卷长春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871363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妙语批试卷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妙语批试卷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妙语批试卷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妙语批试卷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妙语批试卷长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妙语批试卷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妙语批试卷长春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妙语批试卷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五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康有为的中国式幽默,以及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4、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拓展。教学重点: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康有为的中国式幽默,以及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难点:不仅能感受语言的魅力,还能体认到他的发展的足迹。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累计8节月日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康有为的中国式幽默。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层次。教学过程:一、谈话

2、导入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老师经常写一些评语,有的是赞美,有的是建议,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里的考官,批语可以说是妙趣横生。(板书课题)二、初步感知1、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呢?立刻打开书,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2、你也想读读这个故事吗?大声朗读吧,读过之后向我们介绍一下你所搜集到的有关课文时代背景或人物的资料。3、指名说一说,(你们知道的可真多)4、课文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5、读生字,记忆生字,书写生字,教师指导。三、学习课文1、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到妙语在哪?康有为的批注是什么意思?文中的答卷错在哪?2、小组交流一下你的所得。3、谁愿意汇报妙语在哪个自然段?(1)好,谁来读一读?(2

3、)那么康有为的批注是什么意思?妙在哪?(3)比一比,说一说。完成课后第2题。康有为运用了同试卷错误相同的方法,在比照中揭示错误所在。也就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要告诉我们的。(4)谁来读一读。要注意断句。相机理解“妙趣横生、啼笑皆非、无言以对”的意思。四、教师小结:答卷为什么能闹出这样的笑话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康有为的中国式幽默,以及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3、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拓展。教学重点: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康有为的中国式幽默,以及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难点:不仅能感受语言的魅力,还能体认到他

4、的发展的足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二、学习第一段指读课文第一段,回答:1、课文是怎样介绍康有为的?(对康有为的介绍语言非常简练,把他的人生阅历一笔带过。)2、结合上下文理解“用人唯贤、政治开明”的意思。3、概括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三、学习第二段指名课文第二、三自然段。1、题目的意思是什么?2、答卷为什么能闹出这样的笑话呢?(胸无点墨、不懂装懂)谁找到了?指名读第二自然段。3、理解“胸无点墨、不学无术”的意思4、康有为是怎样批的?他的话是什么意思?四、学习第三段齐读课文,想一想:1、康有为的批语妙在哪里?2、理解“妙趣横生、啼笑皆非”的意思。3、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五、拓展升华本文文言文较多,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五、作业回家查找一些类似的故事。板书设计:谬误比照妙语批试卷妙趣横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