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 陶罐和铁罐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20854222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 陶罐和铁罐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 陶罐和铁罐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 陶罐和铁罐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 陶罐和铁罐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 陶罐和铁罐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 陶罐和铁罐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 陶罐和铁罐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第2课时设计理念:每个寓言故事背后都蕴含有丰富多彩的道理,学会从故事主人公陶罐和铁罐的神态、语言中总结归纳,透过文字表象发掘文字背后的内涵。学文时受到思想熏陶,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基本方法。理解词语,理解句子是理解文章的前提,除了使用工具书,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学会联系上下文,寻找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前后互相照应着读。抓关键词句并体会其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意。在朗读过程中感受人物情感,性格品质,感受故事中生动、形象、简洁的语言风格。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

2、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作者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还有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教学目标:1、 抓关键词,推理出句子前因后果,并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2、依据陶罐、铁罐的

3、神态,指导学生读好他们的对话内容。3、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把握陶罐、铁罐的性格品质,进而理解寓意。4、改编故事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关键词,寻找句子间的联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文本,领悟寓意。教学过程:一、回忆故事内容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看陶罐和铁罐这个寓言故事吗?它讲了什么内容?2、出示课件填空。二、抓神态,感悟角色1、看无声视频,说说他们俩的心理活动。2、你是依据什么来猜测他们心理活动的?3、书中哪些词语是描写陶罐、铁罐的神态。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来。4、你画的对吗?看这只小猴,它也想找一找,它准备和大家一起摸着石头过河。课件出示读词

4、语。(设计意图:看无声视频猜测心理活动,让学生明白神态的作用,找关于神态的词语,读一读加深学生印象,初步感知人物形象。)3、 品课文,分析角色(一)品读第一个场景内容1、听刚才视频中的声音,听听他们俩说了什么?这节小故事发生在哪里?主要讲的什么内容?2、解释“奚落”3、找出文中对话说说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凭什么奚落?为什么奚落?4、课件出示前三句对话,指导分析朗读,体会傲慢,谦虚,轻蔑的神态语气。预设:第1句“你敢碰我吗?陶罐子。”一开口就说你敢碰我吗?并且直呼其名,没有礼貌。铁罐对陶罐的态度是?傲慢无礼的,谁来读一读?你认为怎样读出傲慢的语气?第2句“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说。面对傲

5、慢无礼的铁罐,陶罐是怎样回答的呢?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客气的称他为兄弟,说明他很谦虚。第3句“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轻蔑的神情。1、 解释“懦弱”,找近义词。2、 陶罐懦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轻蔑的语气该怎么读?谁来试试。(设计意图:确定重点词语的主要依据是其对文本表达是否起作用。语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不是说说那个意思就行了,而应引导学生意识到词语的存在,在词语表达方式上揣摩、体会,并确有发现才行。)5、分析朗读中间两句对话。、你看看他们后人说的什么?谁来读。、铁罐为什么恼怒?(陶罐竟然敢争辩,没有羞辱成功)、有因才果,同学们很会读课文找到了句子和句子之间的紧密联系,阅读课

6、文就应该这样。(设计意图:寻求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询问铁罐为什么恼怒,让学生去注意之前陶罐说了什么话,再读懂是这话里面的个别词,是什么触怒了铁罐?揣摩人物心理,理解句子的内在联系,回过头来又促进对课文的朗读。)6,分析朗读,最后一次对话、铁罐的神情由傲慢到恼怒,再后来呢?、生填提示语。、陶罐为什么会火冒三丈,气势汹汹大发雷霆。“和睦相处”的意思。(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理解文字的方法,再次寻找句子间的联系,填写提示语,体会人物心情。)、导读:铁罐瞧不起陶罐,陶罐却希望与它和睦相处,所以她火冒三丈地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铁罐想羞辱陶罐。现在陶罐却希望与它和睦相处。所以他大发雷霆地说:

7、“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7、 小结:抓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不光可以帮助我们把人物说的话读好,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以及人物的性格品质,同学们在阅读写作时多关注人物的神态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阅读理解写作。8、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对话。(设计意图:在知道了人物心情,神态的基础上朗读人物对话,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读中悟情、悟理。)(二)、品读第二个场景内容1、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国王御厨里的铁罐和陶罐的命运到底如何呢?2、生自由读。3、找出描写他们最终命运的句子。(分析他们俩长处、短处)4、陶罐被掏出来时她说了什么?由此可见陶罐怎么样?5、小结:学到这儿通

8、过文中的语言、神态,你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铁罐?什么样的陶罐?三、各抒己见,理解寓意1、你想说点什么吗?课件:我想对铁罐说我想对陶罐说我想对自己说2、如果陶罐很骄傲,他可不可以奚落铁罐?如果铁罐没氧华,陶罐却被摔碎了。铁罐可不可以看不起陶罐。3、还记得陶罐说“我们是盛东西的,而不是相互碰撞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4、刚才你们所说的就是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板书寓意)(设计意图:设计几个对不同人物来说话,设计几个“如果”,再追问陶罐的话意,旨在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更全面、深刻地挖掘寓言。)四、总结提问,习得技法本文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了傲慢无礼的铁罐和谦虚善良的陶罐?五、作业放飞思路,大胆想象。仿写一篇寓言故事,赞扬铁罐,批评陶罐。注意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题目为铁罐和陶罐。(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仿写是中年级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想象是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抓住这两点设计作业。)板书设计:陶罐和铁罐短处奚落长处神态语言性格品质寓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