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8、实用类文本阅读(二)(新闻、科普文章等)(解析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08480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8、实用类文本阅读(二)(新闻、科普文章等)(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8、实用类文本阅读(二)(新闻、科普文章等)(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8、实用类文本阅读(二)(新闻、科普文章等)(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8、实用类文本阅读(二)(新闻、科普文章等)(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8、实用类文本阅读(二)(新闻、科普文章等)(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8、实用类文本阅读(二)(新闻、科普文章等)(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8、实用类文本阅读(二)(新闻、科普文章等)(解析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十八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新闻、科普文章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宇宙是唯一的吗?吴炎上世纪 70 年代,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假设,即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许多宇宙之一, 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物理学定律和错综复杂的结构,生命就在其中一切条件都恰好适宜的宇宙中出现。到了 80 年代,现代宇宙学中的某些理论则证明,这样的“平行宇宙”的确可能存在。近年来, 英国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个“宇宙” 在我们的宇宙中遗留的痕迹,他们认为有可能证明了多元宇宙的存在。“宇宙膨胀”产生更多宇宙?科学家通过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辐射证实,宇宙曾经历过一个转瞬即逝的超高速扩张阶段,科学家将这个阶段称为“暴涨宇宙

2、”模型。简单地说,就是宇宙在极其短的时刻( 远小于 1 秒),将其体积瞬间扩大,就像吹气球一样。而如果膨胀的速率稍微改变一点儿, 那我们的宇宙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因此,许多科学家开始怀疑“暴涨宇宙”模型。他们提出 ,我们现在观测到的宇宙空间, 更贴切的说法是类似一个泡沫,在宇宙之外还存在无数个泡沫,也就是说, 存在无数个宇宙。所有的宇宙有着同样的或者说类似的机制进行各种限制,每个宇宙都经历了一次大爆炸, 他们都是在大爆炸中诞生,并且存在着相同的物理定律。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宇宙都能“存活” 下来,只要将大爆炸的“ 参数” 进行细微的调整,各种宇宙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了。多元宇宙论的观点支持“ 宇

3、宙永恒膨胀论” 的科学家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只是一个更大宇宙中的其中之一 ,不管是我们的宇宙还是其他的宇宙都处于不停地膨胀当中,同时之间也有更多宇宙产生, 此论点也被称为“ 多元宇宙论” 。其他宇宙的特性与我们存在差异,但与我们所处的宇宙共存。虽然宇宙膨胀说仍然没有切实的理论模型,但理论表明,的确可以有若干宇宙以不同的速率同时膨胀。在这个更为广大的“多元宇宙” 中,我们的“ 宇宙”只不过是极渺小的一个单元罢了。其他的宇宙中可能无法产生银河系、恒星、行星和生命,甚至根本无法产生物质。然而我们所认为的必备条件也许并不唯一,同时修改若干常量或定律,组合得出的物理学定律体系与我们的条件大相径庭,但却可

4、能营造同样适于生存的和谐世界,甚至可以有生命在其中诞生。另一个“ 宇宙”被发现的证据不久前,英国科学家罗杰彭罗斯称已经发现了宇宙大爆炸之前还存在另一个宇宙的证据。他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中,发现了神秘的同心圆现象 ,可以认为宇宙诞生之前还有宇宙,并且提供了在前一个宇宙中所发生事件的痕迹。根据他的研究报告称,一共发现了 12 个同心圆辐射“ 印迹 ”,其中有 5 个圆具有特别的意义,分别对应着宇宙演化历史上 5 次大规模的事件。出现星系团附近的神秘“圆环” 的变化幅度在背景辐射上看却显得非常低。因此研究人员似乎开始抛弃“ 暴涨” 宇宙模型 ,“暴涨 ”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中, 并在将

5、来会继续膨胀直到一个临界点,这种宇宙模型不仅有开端,也有结束。这一发现并非是对大爆炸理论的否定,相反,它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大爆炸可能发生过很多次。科学家们解释说我们生活于一个“循环”的宇宙中,当我们的宇宙终结 ,标志着一个“世代”的结束。但是它会立即引发一次大爆炸,从而产生一个新的 “时代”, 也就是一个新的宇宙,这样永恒循环。宇宙进化过程是循环往复的,大爆炸每一万亿年发生一次, 每一次都伴随着新物质和新辐射的产生,并形成新的星系、恒星、行星以及生命。我们不过是最近一次循环的产物。(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者运用吹气球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

6、暴涨宇宙” ,但科学家对其类似泡沫的怀疑,意在说明宇宙之外还存在无数个宇宙。B.科学家都认为,宇宙都处于不停地膨胀当中,产生更多宇宙,我们的“ 宇宙”只不过是极渺小的一个单元罢了。C.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 12 个神秘的同心圆现象,提供了前宇宙发生事件的痕迹 ,因此说宇宙大爆炸还存在另一宇宙。 D.“暴涨 ”理论认为宇宙将会继续膨胀,但并非否定大爆炸理论,大爆炸发生一次, 就会结束一个旧“ 世代 ”催生一个新 “时代 ”。E.因为宇宙进化过程是循环往复的,所以大爆炸每一万亿年发生一次,每一次都有新物质和新辐射产生,并形成新的星系以及生命等。解析:C 应是“爆炸前还存在另一宇宙”; B 以偏概全,

7、 这是支持“宇宙永恒膨胀论 ”的科学家的认识;E 强拉因果。答案:答 A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 答 B、E 不给分。2.文章为什么在第一段中较为详细地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一些科学家的观点?答: 答案:说明人类对宇宙的研究从未停止。说明很多科学家都持有“多元宇宙” 的观点,借此引出下文中一些关于这一观点的假说。翔实的资料、严谨的说法会使读者更为信服。 3.作者将标题取名为“宇宙是唯一的吗?”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 答案: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 ,容易引发读者思考, 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标题是“宇宙是唯一的吗?”,而正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宇宙的多元化 ”,标

8、题和正文形成了一种一问一答的结构形式。 4.根据文意,你认为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否可以证明多元宇宙的存在?答: 答案:不可以证明。这些成果是科学家的一种推理,有一定的事实根据, 但是没有经过全面的检验,也没有形成被所有人认可的理论。多种研究成果虽然都承认“ 多元宇宙” 的存在, 但是科学家们所认为的“多元宇宙”的存在形式是一样的。这些研究成果之间的抵触或对立也表明了他们成果的不可靠性。(若答“可以证明”,言之有理亦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为什么死后没有灵魂?方舟子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灵魂不灭、死后有来生, 至今仍有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对这个问题,中外思想家都曾从

9、常识、逻辑的角度加以驳斥。比如晋朝阮宣子不相信人死后会变鬼, 他的反驳角度很独特:声称见过鬼的人说鬼魂穿着生前的衣服,难道衣服也有鬼吗? 东汉王充也曾反驳过,如果死后灵魂不灭,死去的人要比活着的人多得多,现在应该到处都是鬼了。古人说的灵魂,有时指的是我们今天说的意识、精神、心理活动, 那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是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并不能脱离大脑而存在。人一死,大脑活动终止,意识丧失, 所谓的灵魂也就跟着消失了。这是灵魂不存在的科学依据。但是也有人试图用科学实验证明灵魂的存在。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么个实验,有一个美国医生称了人死亡的那一瞬间的体重变化, 发现少了 21克,于是认为人不仅有灵魂,而且

10、灵魂的重量是 21 克。这个实验是美国人邓肯麦克杜克尔早在1907 年做的 ,以后并没有人能够重复出来。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实验结果毫无意义 ,那么小的重量差异可以被当成是测量误差,或是人死时某些生理变化(例如水分丧失)的结果。有的死后有灵的实验则纯属捏造。有一个流行颇广的故事说,某国科学家在一些绝症病人的身上做实验,用电脑把他们的脑电波转化成文字记录心理活动, 在他们死后收到了他们从另一个世界发来的信息。这个故事也仅仅是个故事,而且是编得很拙劣的故事。人的脑电波并不编码人的心理活动信息,不存在能够把脑电波转化成文字的技术 ,否则审问犯人就简单了。何况人一死, 脑电波活动也马上停止。有的人相信死

11、后有灵,是因为他们通过灵媒、巫婆能和死去的亲人交流, 觉得灵媒、巫婆描述的那个人与他们记忆中的亲人惟妙惟肖。其实那不过是一种骗术,灵媒、巫婆通过察言观色、诱导性问答、事先派托儿踩点或套话等技巧,再通过营造神秘兮兮的气氛施加心理暗示, 让你相信了你愿意相信的,和算命是一样的道理。近年来关于濒死体验、灵魂出体的话题很热,也让一些人相信了人死后有灵。2010 年上映、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美国电影从此以后就借一个“科学家、无神论者” 的口,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相似的濒死体验,以说明这不是想象出来的, 而是真实存在的;然后再通过神化一个很灵验的灵媒来宣扬死后有灵。但是,即便濒死体验是真实存在的,

12、那也不能用以证明灵魂的存在,只不过证明人在濒死时大脑经历了相似的神经生理变化, 产生了相似的幻觉。事实上,通过一些实验,例如服用某些药物、人为制造大脑缺氧、对大脑某个部位施加电磁刺激,也能够让实验对象产生与濒死体验、灵魂出体类似的幻觉。相信人死后有灵魂,与相信人是万物之灵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是对人类过度自恋的产物。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甚至连太阳系的中心都不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是数十亿年地球生物进化的偶然结果。生物的进化能够产生发达的大脑、高超的智能、复杂的精神活动,却不可能产生没有物质基础的灵魂。人类只是地球上亿万个物种中很成功、但也并不神奇的

13、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特别是类人猿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类人猿不仅在生理上,而且在心理上,都与人类不存在截然的界限。它们也是有感情、有语言能力、能推理的智能生命。如果人死后有灵魂,那么就没有理由不认为类人猿死后也有灵魂。那样的话,天堂、地狱不仅要充斥着自古以来死去的人们 ,还要充斥着自古以来死去的猩猩、大猩猩、黑猩猩,更要充斥着几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上各个阶段的猿人。而如果相信类人猿有灵魂, 那么其他的灵长类呢?其他的哺乳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呢?植物、单细胞生物呢?当然,对许多人来说,相信人死后有灵,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但是相信人死后无灵, 并不因此就让人觉得活着没有意义。(选自新

14、华每日电讯,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中外思想家都曾从常识、逻辑的角度对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人对灵魂不灭、死后有来生的深信不疑加以驳斥。B.古人说的灵魂,有时是指我们所说的意识、精神、心理活动, 存在于人的大脑,其实它是大脑生理活动即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C.灵媒、巫婆通过察言观色、诱导性问答、事先派托儿踩点或套话等技巧,以及神秘兮兮的心理暗示,使人们相信死后有灵。D.相信人死后有灵魂,是过度自恋的结果;科学证明,人类是地球生物进化而成的偶然结果,大脑发达、智能高超、精神复杂。 E.实验证明,服用某些药物、人为制造大脑缺氧、对大脑某个部位施加电磁刺激,也会让

15、人产生灵魂出体的濒死幻觉,即濒死体验。解析:C 原文是说“使有些人相信死后有灵”; A 驳斥的不仅是对灵魂不灭、死后有来生“ 深信不疑”的这种表现,更包括“ 灵魂不灭、死后有来生” 这种认识; 且原文中是说“深信不疑 ”的人是“至今仍有很多人”,而并非是“ 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人”; E 原文没有承认“濒死体验”的真实存在, 只是一种假设;原文说的是“ 能够让实验对象产生与濒死体验、灵魂出体类似的幻觉” ,是“类似” 而已,而且不承认“ 灵魂的存在”。答案:答 D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 答 A、E 不给分。6.令人相信“人死后有灵” 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答:

16、 答案:受人类自古以来 “灵魂不灭、死后有来生” 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误信他人所做的“人死后有灵”的毫无科学根据的实验。灵媒、巫婆等人用一些技巧使人们相信能与死去的亲人交流。近年来关于濒死体验、灵魂出体的话题推波助澜。7.在作者看来,古今之人很多都“相信死后有灵”的思想动机和思想实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 答案:(1) 思想动机:获得一种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 (2)思想实质:是人类过度自恋的产物, 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8.作者在文末说“相信人死后无灵,并不因此就让人觉得活着没有意义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请谈谈你的看法。答: 答案:既然死后没有灵魂 ,人们就要对现实生命更加珍惜, 让生命之火在熄灭之前烧得更旺更亮 ,升华生命存在的意义。 人死后没有灵魂, 但可以有活在世上时创造的美德、美行、美言等传世,使自己的“ 精神”灵魂不灭。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全球大脑”将征服人类?沈致远全世界的电脑科学家们正在考虑一种可能性: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会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