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23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44293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23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23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23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23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概念题1 全球定位系统【答案】全球定位系统又称GPS ,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em 的缩写,它是一种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各项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GPS 系统包括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 2 土地监察【答案】土地监察是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单位和个人执行和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者实施法律制裁的行政执法活动。土地监察的特点:土地监察的主体是依

2、法享有土地行政管理职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土地监察的对象是管理相对人,即一切与土地发生法律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土地监察的内容是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者实施法律制裁。法律制裁包括给予违法者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土地监察的目的是实现土地管理职能,保证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3 土地产权【答案】土地产权是指山多种权利共同组成的一个权利束。具体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他物权。土地所有权包括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情况; 土地使用权也分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 土地他物权分为用

3、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4 土地统计调查【答案】土地统计调查就是根据土地管理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关于土地、土地利用和土地权属的原始资料过程。土地统计调查是土地统计管理的初始阶段,是人们研究和认识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起点。离开了对土地利用实际状况的周密调查,认识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决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5 土地评价【答案】土地评价是指以数量形式对土地的构成因子(土壤、气候、植被、地形、水文等)的状况和土地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定。土地评价是合理利用土地和调整土地收益分配的重要手段。土地评价按用地类型和评价对象,可分为耕地评价、林地评价、牧地评价和水面评价以及非

4、农业用地评价; 按评价方法和手段,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按评价因素分为土地自然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 6 可持续发展【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主要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二、简述题7 简述土宜法、模型法和综合法的适用条件。【答案】(1)土宜法的适用条件土宜法建筑在土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依据评价成果资料,并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对农、林、牧产品和建设用地的需要和土宜性特点,对于宜农、宜林、宜牧地以及宜各种农作物、树种和草种地、宜建筑地等加以合理的归并,借以确定农业生产用地结构的方法。应用土宜法的前提条件是土地

5、质量评价工作是否完成。若规划区域已完成土地质量评价工作,其成果可应用于确定土地利用结构; 若规划区域未开展或未完成土地质量评价工作,则在确定土地利用结构时必须先从土地质量评价工作开始。(2)模型法的适用条件土地利用结构的设计涉及多因素,因而错综复杂。为了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各制约因素组成一个达到最优水平的完整体系,可以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建立系统模型,通过定量分析研究,选择其中最优方案。线性规划法在系统工程研究中常被采用。线性规划一般数学形式中的约束条件,在系统工程模型中通常表现为限制资源(生产要素)。因此,在使用模型法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设计时,应该明确土地生产中的限制性因素。为了建立相应的数

6、学模型,必需占有下列各项资料:单位拥有的土地,可提供的劳动力、流动资金等资源的数量;各种行动方式的投入产出系数;卖现这些生产行动所需成本;计划单产、产值纯收入指标;企品销售预计价格。(3)综合法的适用条件综合法(或称综合平衡法)是以国家、地区和个人对农产品的需要量为依据,结合考虑其他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农作物单产指标,在单项用地计算的基础上采取逐项逼近总面积的方法来确定农业生产用地结构的。因此,综合法的适用条件就是对于进行结构设计的土地掌握了相关产品的需求量、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的自然经济条件。 8 简述土地资源核算的内容。【答案】土地资源核算的内容有:(1)实物量核算和价

7、值量核算;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按土地利用方式分年度和地区进行统计核算。2002年1月1日起试行的土地分类体系为一级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3个,二级类15个,三级类71个,据以分类统计核算。土地价值的增加是指国家、企业、个人开展以改善土地资源为宗旨的绿色管理、绿色生产运动而带来的绿色收入,代表国民财富的净增加值。土地价值的减少是因生产和生活的消耗及大自然自身的侵蚀,导致土地资源总量的耗减,以及原有的社会财富积累的净减少和未来生产潜力的降低。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价值增加或减少的核算。(2)数量核算和质量核算;土地数量的核算是指对于土地资源的面积等各类数据的计算与核实。土地资源因利用类

8、型不同而不同的质量,如农弛质量往往与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地形地段有关; 市地质量财与位置、地基、交通、建筑风格、住宅区优势等因素有关。土地资源质量核算应与土地分等定级系统相结合。一般将土地资源质量借助于质量分,如最高分为100分,其他以此为参照系评定相对质量分。(3)个量核算和总量核算,即分类核算和综合核算;就是对各种不同土地资源(例如耕地、园地、林地、工业用地等分类土地)的核算以及对于土地资源总量的核算。(4)静态的存量核算和动态的流量核算。土地资源的存量随着时间变动而发生变化,有必要对土地资源的存量、流量进行核算,其公式为: 式中S t 为t 期末存量; S t-l ,为前期末或期初存量;

9、 H t 为本期增加量; R t 为t 期减少量。本期增加量包括期内新发现量和期内重估算增加量,期内减少量为期内己开发使用量,重估减少量和期内损矢量之和。 9 简述土地使用权转让监督与管理的主要内容。【答案】(1)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让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2)土地使用权转让应当签订转让合同。(3)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登记文件中所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4)土地使用者通过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其使用年限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一、概念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