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17自然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44103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17自然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17自然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17自然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17自然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简答题1 为什么说近地气层大气的热源主要是地面? 近地气层温度有何变化规律?【答案】(1)地面是近地气层大气的主要热源的原因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但近地气层略有差异。白昼,太阳照射地面,地面升温后,再把热量传递给附近空气,形成近地层空气温度高,上层空气温度低的现象,在太阳辐射最强的中午前后,地面温度可达50以上,而百叶箱内的气温一般只有30左右,则垂直温度梯度很大。夜间,太阳辐射消失,出现近地气层降温快于上层,近地气层内下层温度低于上层温度的逆温现象。(2)近地气层温度变化规律白昼下层温度高,上层温度低,形成空气密

2、度上大下小,在垂直方向容易产生对流运动;夜间相反,很难产生上下对流运动,容易形成风平浪静的局面。 2 顶级群落概念及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答案】(1)顶级群落顶极群落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生产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2)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一块光秃的岩石表面,对于植物的生长来说,生境是非常严酷的。首先,没有土壤,而且极为干燥,温度的变化幅度也极大。最先在岩面出现的是地衣植物群落。在这个演替阶段中,顺序出现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它们凭借所分泌的有机酸以腐蚀岩面,其残体也参加到土壤的聚集和水分的含蓄中去。

3、岩面的生境开始改变。苔薄植物群落阶段。在上一阶段地衣植物聚集的少量土壤上,能耐干旱的苔鲜植物开始生长,形成群落。它们具有从生性,成片密集生长,聚集土壤的能力更强。土壤、水分条件进一步有所改善。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在土壤稍多些的情况下,一些耐旱的草本植物,如蔗类和一年生植物相继出现,代替苔鲜植物群落。接着是多年生植物定居,形成群落。到了这个阶段,原有岩面的环境己经大大改变:土壤增厚,有了遮荫,减少了蒸发,调节了温度、湿度变化,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小动物的活动也增加。生境也不再那么严酷了。于是创造了木本植物适宜的生活环境。木本植物群落阶段。在草本植物群落中,首先是一些喜光的阳性灌木出现,以后形成灌木群

4、落。继而,乔木树种生长形成森林。林下的荫蔽环境,使其他耐荫性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得以定居,原有的阳性灌木逐渐从森林中消失。在这个演替系列中,地衣和苔鲜植物群落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草本植物群落阶段,演替的速度相对最快。而后,木本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又逐渐减慢,这是由于木本植物生长时期较长所致。 3 喀斯特地貌、冰川与冰缘地貌分别发育在什么条件下?【答案】(1)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岩性与构造条件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尤其是石灰岩分布区。这与其分布极广且常露出地表有关。石灰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

5、泥灰岩兼有大量不溶解黏土,白云岩则以白云石为主。按溶解度排序为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因此石灰岩最易喀斯特化。水动力条件水的溶蚀能力、岩石化学性质及透水性对喀斯特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湿热气候区地表水与地下水流量人且活动性强,故喀斯特作用强,反之干旱高寒区喀斯特作用很弱。(2)冰川地貌冰川是改造地球表面形态的巨大力量,其塑造地貌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冰川运动实现的。冰川地貌的发育程度与气候条件、原始地形和新构造运动有关。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山地新构造强烈,地形陡峻,则冰蚀作用强盛,冰蚀地貌和冰债地貌较发育,但因冰期后流水作用较强,破坏较严重;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地形较和缓,则冰蚀地貌和冰债地貌发育较差,但

6、后期流水侵蚀弱,冰川地貌易于保存。(3)冰缘地貌冰缘地貌,又称为冻土地貌,是由于多年冻土层的存在而产生的一些独特的地貌。冰缘地貌是气候地貌的一部分,其分布受气候条件控制,主要分布在地球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由于温度周期性地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不断发生相变和位移,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冻融作用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特有的地貌作用。它使岩石遭受破坏,松散沉积物发生分选和受到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冻土地貌。 4 矿物的鉴定依据有哪些? 举例说服如何进行矿物的鉴定。【答案】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

7、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矿物的鉴定依据有;(1)形态矿物的单体形态分为三种类型:一向延伸型,二向延展型,三向等长延伸型。矿物的集合体形态粒状;片状、鳞片状、针状、纤维状、放射状;致密块状;晶簇;杏仁体和晶腺;结核和鲡状体;钟乳状、葡萄状、乳房状;土状体;被膜。(2)光学性质颜色矿物吸引了白光中某种波长的色光后(黄、绿、红)所表现出来的互补色;对各种色光吸收均匀,即黑色或灰色;基本上都不吸收即白色。条痕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它对于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如赤铁矿有赤红、铁黑或钢灰色,但其条痕则总为樱红色,比较稳定。透明矿物的条痕都是近白色,无鉴定意义。光泽矿物对可见光

8、的反射能力。根据反射能力强弱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脂肪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土状光泽)。透明度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指显微镜下,薄片(3hm 厚)的透光性。一般地,非金属矿物都是透明矿物,金属矿物为不透明矿物,有些金属矿物为半透明矿物。(3)力学性质硬度(相对硬度)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如刻画、压人、研磨等)侵入的能力。矿物学中最常用的是莫氏硬度,它是通过与具有标准硬度的矿物相互刻划比较而得出的。矿物的硬度与晶体结构中化学键型、原子间距、电价和原子配位等密切相关。解理在外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叫做解理。分为:最

9、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无解理)。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的断开面叫做断口。断口出现的程度是跟解理的完善程度互为消长的。弹性和挠性矿物受力变形、作用力失去后又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矿物受力变形、作用力失去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挠性。脆性和延展性矿物受力极易破碎,不能弯曲,称为脆性。矿物受力发生塑性变形,这种性质称为延展性。 (4)以石英为例进行矿物的鉴定首先通过石英的光学性质进行鉴定,纯净石英无色透明,含杂质者分别呈不同颜色,晶面具有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为油脂光泽。再通过力学性质进行鉴定,没有解理硬度较大再通过形态进行鉴定,发育单晶并形成晶簇,或为致密块状、粒状集合体。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