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26汉语言文学综合二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35117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26汉语言文学综合二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26汉语言文学综合二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26汉语言文学综合二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26汉语言文学综合二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填空题1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中揭露“清官”之恶的是_。【答案】老残游记【解析】刘鹗的老残游记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涂炭人民的社会现实。书中暴露了当时丑恶的政治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露了貌似“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的面目。 2 山石是唐代_的七占代表作。【答案】韩愈【解析】山石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诗题为“山石”,但并非咏山石,而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 3 所谓_,是指以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答案】边塞诗【解析】边塞诗是指以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

2、材的诗歌。边塞诗源远流长,但其繁荣却在唐代,以盛唐为最。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包括王之涣、王昌龄、崔颢、李欣等诗人。 4 “七子之冠冕”是_。【答案】王粲【解析】王粲,字仲宣。他与孔融、徐幹、陈琳、阮瑀、应玚、刘祯并称“建安七子”。王粲善属文,代表作有登楼赋七哀诗等,被刘腮许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 方东树评之为“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己”(昭昧詹言卷二)。他的诗对后世也颇有影响,锺嵘诗品指出,潘岳、张协、张华、刘馄、卢谌等著名诗人皆源出于王案,连魏文帝曹丕也“颇有仲宣之体”。 5 在汉代,首写京都赋的作家是_。【答案】扬雄【解析】自西汉晚期至于东汉早期,汉赋在思想

3、内容和审美情趣方面明显出现新的迹象和发展趋势,其鲜明标志之一便是京都赋的崛起。京都赋滥觞于扬雄的蜀都赋,但因其所写内容仅限于地方大邑,且无深刻蕴含,故未造成巨大影响,但己为赋的创作开辟出新的道路。 6 “一祖三宗”之说最早见于方回的_一书。【答案】瀛奎律髓【解析】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最早见于方回著的瀛奎律髓。“一祖三宗”指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7 常州词派由张惠言开山,至_发扬光大,蔚为宗派。【答案】周济【解析】嘉庆初年,浙派的词人更是专在声律格调上著力,流弊益甚,常州词人张惠言欲挽此颓风,大声疾呼词与风骚同科,应该强调比兴寄托,反琐屑饤饾之习,攻无病呻吟之作。一时和者颇多,

4、蔚然成风,遂有常州词派的兴起,后经周济的推阐、发展,理论更趋完善 ,所倡导的主张更加切合当时内忧外患、社会急速变化的历史要求,其影响直至清末不衰。 8 两宋词坛上,_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答案】柳永【解析】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于是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9 “元嘉体”的三位代表诗人是颜延之、_、谢灵运。【答案】鲍照【解析】“元嘉体”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出现的一种诗风。其特点是注意描绘山水,讲究对偶,因在宋文帝元嘉年间为一时风气,故名。代表作家有颜延之、鲍照、谢灵运等。 10周

5、密所写关于南宋杭州社会生活的笔记叫_【答案】武林旧事【解析】周密所写的武林旧事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提供了较丰富的史料。 11_的17首词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答案】姜夔【解析】与周邦彦一样,姜夔也长于自度曲。他的17首词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与柳永、周邦彦的因声制词,即先曲后词不同,姜夔有的自度曲是先作词后谱曲。先作词,不受固定格律的限制,可以舒卷自如地抒发情感,这比谨守格律、依调填词的方式要自由得多,因而将姜

6、夔视为“格律派”词人,并不恰当。而且因词制曲,音乐的节奏更能体现词人情感的律动,所以他的自度曲都音节谐婉。 12被王国维称赞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词作是纳兰性德写的_。【答案】纳兰词【解析】纳兰性德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词话和学者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赞其词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己” 13在唐代古文运动中,明确提出“文者以明道”观点的是_。【答案】柳宗元【解析】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始合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小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在这段话中他第

7、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他的古文主张。 14明末“姑苏抱瓮老人”从“三言二拍”选取四十篇作品编成话本小说选集_。【答案】今古奇观【解析】明末,有署“姑苏抱瓮老人夕者,见“与“二拍”共200种,故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15曹丕的_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答案】典论论文【解析】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专论。“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祯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

8、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二、简答题16简述元杂剧兴起的原因。【答案】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元杂剧的兴起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1)市场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宋金元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杂剧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是促使戏剧成熟与兴盛的必要基础。(2)农村戏剧演出的兴盛到了元代,农村的戏剧演出也出现了固定的场所,这种舞台也可说是“神庙剧场”,在这种戏台演出的是专业戏班,戏剧演出不如城市勾栏中那样经常,一般当是在庙会、节日才会有演出一、填空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