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34764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一、简答题1 简述操作技能学习的高原现象及产生的主要原因。【答案】(1)操作技能学习的高原现象操作技能的高原现象是指在结构比较复杂的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这一现象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出现一段接近水平的线段,此时曲线不但不上升,甚至还可能出现少许下降。但在高原期后,曲线又继续上升。(2)高原期现象产生的原因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 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 练习方法不当; 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 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 动机强度减弱、

2、兴趣降低甚至产生仄倦等消极情绪; 意志品质不够顽强等。只有消除这些消极因素的干扰,才能避免高原期现象的发生。 2 简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论。【答案】(1)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 他所说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没有目的”实质上是对脱离JL 童而由成人决定的、外在的、终极性的教育目的的纠正。(2)杜威认为,儿童的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对儿童发展的压制,应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3)杜威认为,教育具有社会性目的,那就是引导新生一代适应民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3 列举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主要因素(不少于5个)。【答案】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

3、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内在效度决定了实验结果的解释,没有内在效度的实验研究是没有价值的。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主要因素有:(1)偶然事件在实验过程中,不是作为实验处理的任何事物的出现,都可能影响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周期较长的实验中,更可能成为一个问题。(2)成熟反映被试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后,随时间的推移以及偶然因素的影响,被试自身的身心各方面发生的变化而引起的系统变异,如生理、心理的发展,技能、知识、经验的增长,或者变得疲倦、失去兴趣、焦虑等。这些变化可能与自变量混淆而影响对因变量变化结果的解释,从而降低研究的内在效度。(3)测验教育实验中前测作为一次学习经验可能影响后测

4、的成绩,或积极的,或消极的。常见的有练习效应、敏感效应和选择性效应。被试形成对练习和测验的敏感性,尤其是在前后测之间相距时间较短情况下会影响研究的内部效度。(4)工具指教育实验中测试手段技术或工具的无效或缺少一致性,这就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主持实验者主观情绪状态发生变化(如变得更严格、疲倦或粗心等),或研究者的个性、态度、价值观、信息的影响,如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评判标准不同(前后测难度不同,不同班用不同测验,或评判者的差异),其可能结果是对测定和评级的精确J 险的一个无效评价。(5)统计回归统计回归是在教育实验中有前后测情境下出现的一种效应现象,一种趋向平均数的常态回归。被试前测成绩过优或过劣,

5、则在后测时成绩都有自然向群体平均值靠拢的趋向(集中趋向)。对这种由于统计回归效应而混淆再次测试取得的实验结果,如不加分析,易产生错误结论。(6)被试选择由于选择被试的程序不适当,没有用随机取样和随机分组的方法,因而造成被试组之间存在系统性差异。也就是说在研究处理前,选择的被试在各方面并不相等或有偏性。(7)被试的缺失在一个延续时问较长的研究中,被试的更换、淘汰或中途退出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显著影响。(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由于测试程序、因素控制和实验安排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多种条件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对结果的解释。 4 教育研究为什么要遵守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 简述该原则的基

6、本内容。【答案】(1)教育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人的一些行为、思维等方面,有些研究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身心和权利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研究者应当遵守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2)基本内容尊重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的权利,如知情权、保密权等。避免给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不适当的压力和负担。避免或消除不良后果。 5 简述道德教育体谅模式。【答案】体谅模式是英国学者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侧重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德育模式。该模式强调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体谅,学会关心。该模式通过使用一套包含大量社会情境问题的教材生命线,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

7、进行道德学习。对其具体分析如下:(1)道德教育体谅模式的理论假设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最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道德教育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体谅,学会关心。 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教育即学会关心。(3)体谅模式的特色体谅模式真正的特色与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整套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开放性情境教材,并且为教师理解和使用这套教材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师指南,如中学德育、学会关心等。这类指南详细阐述了生命线丛书各部分各单元的教育目的和意图,还提出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方法、策略和程序方面的建议,使体谅模式具有非常强的可操

8、作性。更可贵的是,指南向教师全面展示了生命线丛书的编纂思想和方法,使得教师有可能根据它的思路开发出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人际一社会情境问题教材。(2)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麦克费尔对十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的描述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可他关于道德感染、道德表率、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的观点又有明显的行为主义倾向。麦克费尔关于社会反应的道德分类学试图揭示社会反应的年龄特征。但是,他的分类只建立在对1218岁的青少年的问卷调查基础上,缺乏对12岁以前儿童的实证研究,因此,麦克费尔对自己概括出来的11种典型的社会反应都未作严格的界定,显得不清晰,他的分类因而难以把握。麦克费尔关于青少年期是人生“社会试验期”

9、的假设,暗示生命线丛书只适用于中学德育,这套教材本来也是为中学设计的。但实践证明,这套教材也十分适合于小学德育。这一方面表明生命线丛书生命力强,适用范围广,另一方面表明麦克费尔的理论假设不可靠,也许人生的“社会试验期”早在少年期来临之前就己经开始了。(4)体谅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如果把“学会关心”视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这个总的教育目的应当分解成层层推进的目标体系:从培养学生对他人需要、目的、利益的敏感性,到培养较为丰富的人际意识,直到培养比人际意识更为复杂的社会意识。这套目标体系应当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内容逼真的、包含人际一社会问题情境的教材体现出来。这套教材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使用,大量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社会戏剧、文字创作、图画创作、小组或班组讨论等。 6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体系的三大命题。【答案】(1)“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